劉忠琳
當今世界,栽培水稻并以稻米作為主要糧食的國家很多,我國水稻栽培面積居于世界第二,而水稻產量排名世界第一。水稻產量高、品質優的主要原因,是源于幾代水稻科研工作者的嘔心瀝血、辛勤付出,是水稻種植戶們將科研成果成功轉化與實施。本文通過對寒地水稻生產實踐經驗的總結,分析了寒地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1、選擇品種
要想獲得穩產高產,保證稻米的優良品質,選擇適宜的水稻品種非常關鍵。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以及栽培水平,選擇適應當地自然條件,分蘗率高,成熟期適宜,抗病,抗倒伏的高產優質的中晚熟品種。
2、育苗準備
秋季進行規范化的育苗大棚建設,第二年3月上旬開始進行育苗準備,在大棚結構上覆設棚膜,提高棚內土壤溫度,加快棚內土壤解凍。要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與松軟土壤混拌成苗床土,保證苗床土具有較強的透氣性和蓄水性。手握床土時,土可成團,手松開后自然散落。
3、適時播種
選好品種以后,要掌握好育苗播種的時間。寒地水稻的播種期在4月上中旬。俗話說,不播5月種,不插6月秧。育苗播種必須在4月底前完成,而插秧必須在5月份完成。在進行大棚育苗時,要嚴格按照標準化程序進行種植與管理,確保培育出壯苗。
4、合理稀植
所謂合理稀植,就是說播種量要適當。多年的水稻栽培實踐表明,大棚育苗播種量不易過多,也不易過少,必須保證適量。因為要想培育出壯苗,必須保證合理稀植。采取機械插秧的方法時,可根據機械插秧的技術標準進行育苗,保證種植的密度合理。
5、苗期管理
為確保插秧時水稻秧苗符合標準規格,盡量使秧苗帶蘗插秧,可在育苗時采用三膜覆蓋技術,用以提高育苗時的溫度,促進秧苗長勢良好。育苗時要做好大棚的增溫保溫措施,采取逐步通風的方法對大棚內的溫度進行控制,插秧前進行通風煉苗,保證溫度和濕度適宜水稻秧苗生長,為培育壯苗提供良好條件。為保證帶肥插秧,需在插秧的前一天適量施入氮肥,并將苗床水澆透,使尿素迅速溶解,也可以防止出現肥燒苗的問題。
6、水肥管理
可采取測土配方施肥方法,土壤中缺少哪種養分,就補充什么養分,缺多少就補多少,保證肥料營養素適宜。苗期水分應進行合理控制,要推行旱育苗的方法,要少澆水,勤澆水,不可大水漫灌,保持苗床處于濕潤狀態即可。
7、苗期病蟲害防治
育苗時要經常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防止立枯病和青枯病的發生。當發現病情時,可使用立枯靈,或廣枯靈,或禾枯靈等安全高效的農藥兌水噴霧進行防治。針對潛葉蠅等蟲害,可選用樂果等農藥用水稀釋成適宜的濃度進行噴施。
8、插標準秧
(1)插秧期
寒地水稻插秧一般在5月中下旬進行,5月底前必須插完秧。插秧期因所處的積溫帶不同而稍有差異,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土壤肥力及產量計劃自主確定,前提是要在適期內盡量早插秧,不可耽誤農時。
(2)合理密植
可利用插秧機械進行標準化插秧作業,保證插秧的質量,做到深淺一致、橫平豎直、分布均勻,疏密有序。每穴插秧苗5-7株,每平方米苗數為150株左右。
9、合理灌溉
合理的灌溉可以對土壤的溫度進行調節,保持土壤的肥力,以水提溫、養氣、增肥,促進水稻生長發育。多年的水稻栽培實踐表明,按照水稻各個時期生理要求,采用淺、干、濕交替的灌溉技術,是水稻增產的有效措施。前期要灌淺水,防止秧苗分蘗過盛。中期要注意晾田,可控制分蘗,促進莖稈粗壯,防治病蟲害。后期可采取間斷灌淺水的方式,可促進根系生長發育,保證正常分蘗。要通過淺水間歇灌溉、深水灌溉與晾田相結合的方法,促進水稻的良好發育和如期成熟。
10、合理施肥
由于稻田土壤肥力不同,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根據土壤中的養分含量情況確定施肥量和施肥種類。施肥的種類主要是氮肥,配合適量的磷肥和鉀肥。施肥主要包括基肥、分蘗肥、孕穗肥和攻粒肥。基肥以氮肥為主,加適量磷鉀肥。分蘗肥在分蘗期開始進行噴施,可促進有效分蘗。分蘗肥是用氮肥在水稻移栽返青后施用,施用時間過晚,容易增加無效分蘗,影響水稻產量。蘗肥要分兩次施用,第一次施80%,2-3天后再對長勢差的地塊施用另外20%。孕穗肥和攻粒肥應在水稻的穗粒期,適情況施用。
11、綜合防治病蟲害
對稻瘟病、二化螟等危害嚴重的病蟲害,應首先采取預防的方法,育苗時要對苗床土進行消毒,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培育健壯植株增強其抗病能力。在稻瘟病的防治中,前期要防治葉瘟,中后期要防治穗頸瘟、粒瘟,可使用稻瘟靈、咪鮮胺、施保克、使百克等藥劑兌水后進行噴霧防治。防治二化螟可在水稻收獲后進行深翻地,將蟲害的越冬環境破壞,第二年整地時提早向本田灌水,將蟲和卵浸死。還可選擇殺蛾妙、抗蛾斯等藥劑兌水后噴霧防治。
12、適時收獲
當水稻植株大多數的穗穎殼、穗軸及護穎變黃,整體黃化率達到95%以上時,就可以收獲了。收割后將水稻捆成直徑30厘米的稻捆,碼成人字型進行風干晾曬,在水分降至15%以下,可脫粒入倉或出售。
綜上所述,寒地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是水稻穩產高產的基本保障。種植戶應在栽培中把握好選擇栽培品種、做好育苗準備、適時播種、保證密度合理、進行科學施肥和灌溉、防治病蟲害、適時收獲等環節,確保每個環節都符合農藝標準,為水稻的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作者單位:158419黑龍江省八五八農場第十管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