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周
海倫市耕地面積較大,全市農作物種植面積465萬畝,種植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水稻、雜糧雜豆及經濟作物等,海倫市為了適應農作物種植業(yè)結構調整,加快鄉(xiāng)村發(fā)展振興,使農民脫貧致富本小康,縮減大豆玉米種植面積,調整為種植附加值高的白蕓豆種植上來,近幾年來白蕓豆的種植面積在逐年加大,發(fā)展了萬畝富硒雜糧雜豆科技示范基地。基地種植白蕓豆近百畝,畝產白蕓豆165公斤以上,每公斤白蕓豆7元,畝產值1155元,公頃產值17325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經過試驗示范研究,在整地、品種、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并通過采用大壟栽培,增加保苗株數,提高產量,海倫市白蕓豆的種植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產栽培技術體系,主要栽培技術措施如下:
一、地塊選擇
蕓豆不宜連作或重茬,連作或重茬都會造成減產。今年海倫市在萬畝富硒雜糧雜豆高標準科技示范區(qū)落實白蕓豆面積100畝,地塊坐落在海倫市雙泉村,距市區(qū)西9公里處雞訥路路南。所選地塊有機質含量高、土質疏松的平崗地,土壤酸堿度適宜,前茬為玉米茬,前茬無除草劑危害。
二、整地作業(yè)
整地的目的是構建地下部分良好生長環(huán)境、促進根系生長發(fā)育。尤其是高產栽培技術措施對整地的要求更加嚴格。提倡秋季深松整地。沒有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要先進行深翻或深松,采用大型液壓旋轉犁深松30厘米以下,進行秸稈粉碎還田,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打破犁底層保障蕓豆根系發(fā)育良好。有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可進行秋耙茬(需撿凈茬子),深12~15厘米,耙平耙細,然后起壟鎮(zhèn)壓,達到待播狀態(tài)。
三、起壟標準
秋起壟,起成110厘米大壟,做到寬窄行栽培,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70厘米,這種田間分布可有效改善和增加田間植株的通風、透光狀況,實現擴源、強流、增庫,提高資源利用率、增加產量。通過大壟栽培可適當增加種植密植,增加單位面積上的保苗株數,提高產量,同時大壟雙行田間植株葉片之間空隙較大,中下層葉接受的光斑多于常規(guī)壟地塊中下層葉片,光照充足,光合作用相對提高,提高產量。起壟標準要做到高、寬、平、齊、勻、直。
四、品種選擇及處理
1、品種選擇
選擇品種是影響白蕓豆產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品種的優(yōu)劣對作物產量的貢獻率據資料記載可達到3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40-50%,所以種植白蕓豆要選擇熟期適宜,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強的蕓豆品種,如品蕓2號,該品種為小粒白蕓豆,生育期95天左右,株高40-60cm,主莖分枝21個,單株莢數20個左右,百粒重18-22g,籽粒蛋白質含量為25.7%。適應性廣,比較抗病;或選擇龍蕓豆10、龍蕓豆5號等品種。種子要做到2-3年更新一次。
2、種子精選
種子精選可機械選種或人工粒選。選擇籽粒飽滿有光澤的種子,剔除病斑粒、破碎粒、雜粒,種子純度≥98%、浄度≥97%、發(fā)芽率≥95%、含水量≤13%。
五、合理施肥
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要做到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施用,基肥、種肥、葉面肥全方位施用。
1、基肥
每畝施充分腐熟好的優(yōu)質農家肥1-2噸,結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2、種肥
播種時畝施二銨7-8公斤,鉀肥3-4公斤。化肥總量三分之二側深施于種下8-9厘米,三分之一側深施于種下2-3厘米。
3、葉面肥
在蕓豆開花初期及結莢鼓粒期進行葉面噴肥,每畝用磷酸二氫鉀0.1公斤對水13公斤進行葉噴,隔7-10天再噴一次。
六、播種
1、播期
當土壤5厘米處地溫穩(wěn)定通過10-12℃時可以進行播種,一般海倫市播種期在5月下旬-月末播種最為適宜。如必須種植早熟品種可以適當晚播,晩熟品種應適當早播。
2、播量
播量要按不同品種的密度要求,在做好發(fā)芽試驗的基礎上,根據保苗株數,百粒重來確定。一般百粒重小于30克的種子,播量為每畝4-5公斤;百粒重大于50克的種子,播量約為每畝7-8公斤。
3、播種方式
采用壟距110厘米壟上雙行精量點播,株距3-4厘米,播深以3-5厘米。壟上穴播株距15-20厘米,每穴播4-5粒種子,穴保苗3-4株。播后及時鎮(zhèn)壓。播深應看當地土質和土壤墑情來定,土壤墑情好,整地質量好的應當淺播,反之應當深播。
七、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整個生育期間要進行2-3次中耕除草。幼苗期進行中耕除草,封壟前鏟趟第二遍,中耕除草一定要在開花前完成。生育后期應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拔掉地里的雜草。
2、化學除草
以苗后莖葉處理為主,土壤處理為輔(遇低溫多雨易發(fā)生藥害)。苗前土壤處理可使用除草劑有氟樂靈、異丙甲草胺等。苗后可使用烯禾啶、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喹禾靈與氟磺胺草醚混用或選用氟磺?烯草酮精喹?氟堿胺等混劑。
3、灌溉與排水
天氣干早,土壤絕對含水量低于10%時,有條件的地方適當澆一次小水,澆水后及時中耕。開花結英期當土壤含水量低于13%時應及時灌水,以防止落花、落英。雨水過多易造成田間積水,應及時開溝排水。
4、病蟲防治
普通花葉病毒病:發(fā)病初期,2%寧南冪素水劑300-400克/畝,同時防治傳毒蚜蟲,可在蚜蟲點片發(fā)生期選用10%吡蟲林可濕性粉劑30-40克/畝,連續(xù)噴2-3次。
蕓豆根腐病:在播種前用62.5克/升亮盾或適樂時進行種子處理,用量為種子量2.5%,發(fā)病初期噴施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
蕓豆炭疽病:在發(fā)病初期用80%炭疽福關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蕓豆白粉病:在發(fā)病初期用25%三唑酮乳油噴霧防治。
蚜蟲:可選用高含量啶蟲脒、叱蟲啉或抗蚜威等藥劑,噴霧防治。
八、收獲
收獲分兩段進行收獲,第一階段為割拔(機械割根),第二階段為脫粒。割拔后要在田間晾曬3-4天,使植株上部將粒充分后熟,待將粒達到安全水分16%左右,即可脫粒。
(作者單位:152300黑龍江省海倫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