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玉米作為我國常見的作物類型,種植廣泛,產量高,服務于國計民生。隨著農業技術的創新,玉米耕作技術不斷改良,帶來其產量的提升、口感的改良及土壤肥力的保護等,保護性耕作作為耕作技術改良的代表,備受關注。現將其與當前熱門的機械化種植結合起來進行探討,在論述保護性耕作現狀和機械化種植優勢的基礎上,從玉米選種到整地到播種到收割到病蟲害防治等幾個方面對玉米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進行了詳細論述,以期更好地推動農業增產,助力農業發展。
我國是農業大國,在農業種植與發展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技術的革新,借助科技的創新,發展現代農業。基于該發展理念,我國玉米耕作也逐漸進入到全程機械化發展進程。而全程機械化種植也更多地與保護性耕作結合起來,倡導農業的綠色持續發展,在關注玉米產量品質提升的同時也關注生態的保護,環境的保護,土地的保護等。因此關于玉米保護性耕作及全程機械化種植的研究具有現實必要性。
一、全程機械化耕作的價值
機械化作業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機械化耕作對玉米保護性耕作具有助推作用。首先,機械化耕作節省了人力、物力及財力開支,減少對土壤的人為破壞,提高土壤的存水量和肥力,使得玉米更好地應對自然災害。機械化種植基于科學的計算,使得出苗率均衡與最佳,增加玉米產量。其次全程機械化作業使得玉米種植、管理及收獲實現了規模化作業,規模化作業帶來農業發展的高質高效,解放勞動力,助力其他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形成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最后機械化的保護性耕作,減少了秸稈的焚燒,秸稈還田也能增強土壤肥力。也減少了拖拉機等大型農機器械的使用次數,減少廢氣排放,讓農業發展走上生態化發展的軌道。全程機械化耕作的宣傳推廣勢在必行。
二、保護性耕作的現狀
從古時候的“天人合一”到現在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保護性耕作理念深入人心。其強調農作物種植期間不耕作,結合覆蓋措施防止水分蒸發,確保土壤營養物質的吸收與儲存,從而為農作物種植提供更適宜的土壤環境,帶動農作物的茁壯生長。近幾年在專家學者的技術創新引導下,在基層農業服務人員的宣講下,農民也更加重視土壤保護,堅持保護性耕作。也開始嘗試將保護性耕作與機械化作業結合起來,總結玉米的機械化農業技術內容、特征及效果,分享機械化作業保護性耕作的經驗。保護性耕作理念實現了機械化作業中的滲透。
三、玉米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要點
1、精選玉米品種
精選玉米品種是機械化有效作業的前提。玉米種子類型多,不同土壤基礎,自然環境下需要選擇相匹配的玉米品種。堅持“存活率高、發芽率高”的選種原則,確保玉米的種植產量。優選玉米品種,可以減少種子的死亡率,減少農戶成本開支,優化配置農資。優選玉米品種也能保證玉米植株獲得充足的陽光照射,汲取充足的養分。選種到位才能開啟機械化種植的進程。適宜山東省栽培的玉米品種如鄭單958、登海605、浚單20、金海5號、聊玉22號、登海3622、天泰33號、齊單1號、淄玉14號、天泰55、金海702、魯單818、德利農988、魯單9066等。
2、機械化整地
基于保護性耕作理念,開展機械化整地,確保土壤水分的穩定與適宜。這是玉米機械化播種的前提。土壤中的水含量要保持在15%左右。土壤水分過大,不利于松土作業,水分偏小又會產生土凝塊。正確的機械化整地是對土壤表層進行鎮壓處理,鎮壓處理厚度控制在1厘米,確保土壤的蓄水保持功效正常發揮。在機械化整地過程中,要注意利用中型輪式拖拉機的耢子進行土壤耢平處理,確保土壤表層鎮壓處理的高質高效。整地的目的是為了滅茬而非起壟,土地平整才能更好地播種。
3、機械化播種
玉米作物的高產除了受選種影響外,更與播種密切相關。只有選擇合適的播種設備,選擇合適的播種方式,才能帶來播種作業的高質高效。基于保護性耕作的要求,考慮到春季雨水較少的實際,建議選擇帶有指夾式或者氣吸式排種器的拖拉機進行牽引播種,實現了基于地勢變化仿形結構的播種,無需翻動土壤,還能蓄水保墑,提高播種效率和種子的發芽率。對開溝播種深度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在機械化播種時配合秸稈清理開溝滅茬裝置作業處理。
4、機械化收割
全程機械化作業也體現在收割環節。基于玉米保護性耕作理念,在玉米收割中必須做到機械化高效作業,秸稈還田。機械化收割實現了大規模的收割作業,減少農戶玉米收割的負擔。而機械化收割后秸稈較為整齊,收割過程中進行破碎處理,一步操作秸稈還田,保護土壤肥力。厚厚的秸稈成為土壤的天然保護罩,有助于土壤水分的儲存,有效抵抗低溫惡劣天氣,也能很好地修復土壤,奠定玉米種植的土壤和環境基礎。
5、機械化防治
機械化防治主要是滅草和病蟲害的防治。雜草叢生,病蟲害侵蝕,會掠奪玉米植株的養分。引入機械化噴藥設備,大規模地噴灑藥劑,可以有效處理雜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玉米噴藥時溫度應在10度以上,基于藥劑的濃度和土壤的濕度確定藥物噴灑速度,盡可能地避免重復噴灑及漏噴,從而達到除草及病蟲害防治的目的。
總之,科技創新,農業創新,保護性耕作理念滲透到全程機械化種植中,兩者相輔相成,帶來玉米種植的高產高效,節省農業種植管理成本,帶來農業的現代化、生態化發展。在農業引導發展中,必須加大對保護性耕作的宣傳,加快機械化種植作業技術的推廣,多管齊下,讓農民增產增效,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作者單位:271506山東省東平縣州城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