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哲
漢麻屬于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其能夠應用于食品、醫藥、建筑、紡織乃至國防軍工等各個領域,其纖維表現出較好的吸濕排汗性、抗菌保健性以及良好的吸附性。漢麻作為一種具有極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它的皮、籽、根、葉、花等都能夠應用,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研究,探討了漢麻種植過程中如何開展好機械化管理。
1、種子選擇處理
首先是合理進行品種選擇。要盡量結合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選擇抗病性較強且產量較高的品種。種子純度應當超過98%,發芽率不低于85%。如慶麻1號以及龍麻3號,其生長時間大概在100天。其次是對種子進行科學處理,在正式播種之前需要對其進行晾曬5天左右,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同時選擇種衣劑實施拌種,利用處理器催動種子發芽。
2、機械化整地
首先是進行深翻整地。如果前茬為玉米地,使用農機收獲結束可以把秸稈粉碎之后拋灑在土壤上,秸稈粉碎長度控制在10cm之內,留茬高度不超過10cm,可以選擇凱斯210、迪爾2204等拖拉機配合液壓翻轉犁實施翻地作業,翻地深度一般在30cm,確保秸稈能夠與土壤混合,隨后用中耙對角耙地,實施碎土處理,整平耙細達到待播狀態。深翻過程中應當密切控制,避免存在塹溝和回垡問題,保證耕幅平整,隨后地表平整細碎,地表高低差控制在10cm之內,殘留茬控制在10%之內,避免中途停車,100m內直線誤差要保持在20cm之內。選擇中耙對角耙地2次,耙后保證地面平整,土壤細碎,深度一般為12cm到15cm左右,避免出現重耙和漏耙的問題,應當結合輕型耢子,耙耢配合進行作業。對于具體情況不同的地塊應當有針對性的選擇耙土方法,確保作業效率和質量。結束之后必須要保證地塊平整,表土不存在較大的土塊。其次要進行深松整地,若前茬屬于玉米地,可以把秸稈打包出地,選擇大型拖拉機結合聯合整地機實施土壤深松,確保深度能夠到35cm,直到打破犁底層。同時使用拖拉機配合折疊重耙進行對角耙地,隨后開始碎土處理,確保秸稈與土壤能夠完全混合。整地結束之后必須要保證上虛下實,表土不存在過大土塊,為隨后的播種做好準備。
3、機械播種
一是合理選擇播種日期。播層溫度應當保持穩定,可以在每年4月時進行播種,播種時間控制在10天之內;二是實施機械化播種,選擇條播機開展播種工作,每公頃達到播種苗數320萬到350萬株,每公頃播種量控制在120kg左右。使用機械化播種方式能夠更加精密的控制行距與播種深度,同時播種機械還配置了電子監控,避免出現漏種的問題。播種行距保持在14cm,深度為3到4cm之間,播種作業應當保持勻速進行,真正實現不漏播、不重復播種,深淺度均勻;三是在播種作業的過程中施加氮磷鉀含量在51%的復合肥料,每畝施用肥料20kg,施肥深度控制在土壤下8到10cm之間。
4、田間管理
一方面要做好滅草工作。播種之前需要實施封閉除草作業,可以選擇無人植保機,施用金杜爾乳油稀釋之后均勻的噴灑在田間來實現雜草的有效防治;另一方面要開展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出苗20天之前應當每日定期對病蟲害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漢麻種植過程的病害防治必須要結合具體的氣候環境和病情,第一時間實施噴藥防治避免病情擴散,而漢麻主要蟲害基本上是粘蟲和草地螟等,可以選擇氯氰菊酯或者溴氰菊酯等藥物實施噴霧噴灑,最合理的防治時間是幼蟲2-3齡。對于化學農藥的噴灑都能夠選擇無人植保機進行,可實現全天候均勻噴灑。
5、機械收獲
8月時即可收獲漢麻,此時籽實并未完全形成,漢麻開始轉入工藝成熟期。所謂工藝成熟期即是麻田中雄株的花粉已經散盡,植株轉變成淺黃色,葉片開始變黃但并未全部掉落,雌株花絮基部的一些種子逐漸開始進入乳熟期,同時植株基部葉片轉變成褐色并逐漸脫落。在采收過程中應當選擇漢麻專用的割曬機,應當對其進行橫向放鋪,保證厚度相同,以便于漚露。
6、田間漚麻
漢麻采收作業完成之后,將其均勻鋪放于麻田中實施雨露脫膠,選擇專門的翻麻機每日定期進行翻麻。漚麻的基本步驟是割麻機完成收割任務后,將漢麻均勻鋪放在地面,借助于露水進行漚麻,沒確保莖稈脫膠保持一致性,必須要定期實施翻麻作業,即是把離地更近的麻翻到上部予以脫膠。漢麻脫膠結束之后,全株變為銀灰色且到安全水分后實施捆麻和立麻處理,隨后運輸到相應的加工廠實施纖維加工處理。
總之,漢麻屬于產量相對較好且效益較好的重要經濟作物,在種植過程中必須要合理應用各種農業機械,實現更加科學規范的種植管理,以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漢麻種植機械化管理有助于提升作業效率,增加漢麻產量,確保收獲質量,減少種植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真正實現社會、經濟與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
(作者單位:150090黑龍江省工業發展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