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紅
肉蛋奶和水產品是居民生活必需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養殖業發展遇到新的困難,飼料供不上、物資運不進、產品銷不出、用工回不來等問題普遍存在,如不迅速妥善解決,不僅會影響產業穩定發展,而且很快會影響城鄉居民基本生活和疫情防控大局。
各地各部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針對養殖業面臨的特殊困難,采取特別的支持幫扶措施解決問題堵點,推動養殖業復工復產。各地農業農村部門也積極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養殖業產銷秩序日趨恢復正常。
一、養殖業面臨的挑戰分析
據有關官方統計,今年來,全球共有20個國家和地區發生4113起非洲豬瘟疫情,世界范圍內禽流感疫情也呈高發趨勢。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這些疫病的傳播,給國家動物衛生體系造成巨大壓力,并對相關動物產品市場造成沖擊。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全球大暴發提醒我們,亟需從同一糧食系統視野下審視人類、動物和自然環境三者的關系。
動物患有疾病,既會降低畜牧產品的質量,也會威脅人類健康。特別是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傳入中國以來,養豬業遭受了災難性打擊。2019年以來,全國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強度明顯降低,2020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勢總體平穩,但是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非常嚴峻,防控工作不容忽視。
二、養殖業復工復產措施
1、加快飼料企業和畜禽屠宰加工企業復工復產
優先飼料和畜禽屠宰加工企業復工,保障相關企業的人員防護物資需求和水、電、氣等供應。優先安排相關企業用工返程返崗,并實行優惠政策,開綠色通道。建立飼料原料供需調度機制,推動當地糧庫與飼料企業緊密對接,增加政策性玉米投放供應,適時調配投放庫存稻谷、小麥等替代原料。加快豆粕等上游原料生產企業開工,充分調動相關行業協會力量,促進豆粕等飼料原料產銷對接。
2、確保物資和產品運輸暢通
將飼料產品及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種畜禽、仔豬禽苗、水產苗種、出欄畜禽、生鮮乳、乳制品、鮮活水產品、冷鮮豬肉、轉場蜜蜂等納入生活必需品應急運輸保障范圍,切實落實綠色通道政策,確保“三不一優先”,便捷快速通行。盡快打通養殖業所需物資下鄉和產品進城進廠的運輸通道,不攔截仔畜、雛禽及種畜禽、飼料原料及產品、畜禽水產品運輸車輛。對一些縣、鄉、村封村封路、一概勸返等不恰當做法,要堅決予以糾正。
3、千方百計推進當前養殖業解困
家禽業要突出解決好養殖缺飼料、禽苗運不出和禽肉禽蛋賣難問題,幫助重點養殖場(戶)和飼料企業、屠宰企業建立對接機制,協調金融機構解決家禽養殖企業流動資金貸款,落實活禽交易市場分類管理、不搞一刀切,確保飼料不斷供、產品不滯壓、資金不斷流,必要時地方政府要采取禽肉、禽蛋產品臨時收儲措施。生豬要合力抓好生產恢復發展,加大保障力度,確保各地新建和改擴建生豬養殖項目盡快開工復工、投產達產。水產養殖要解決好對蝦、羅非魚、小龍蝦等產品壓塘嚴重問題,協調主產區和大中城市構建銷售流通對接關系,充分發揮電商等渠道優勢,幫助重點水產加工企業盡快復工復產。
4、促進畜禽水產品產銷銜接
加強畜禽水產品產銷調度分析,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作用,建立產銷銜接平臺,收集發布產銷信息,引導及時精準對接,解決產品“賣不出”和“買不到”的問題。重點解決貧困地區特色養殖產品銷路問題,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產銷對接活動,確保貧困群眾的養殖產品有銷路、賣得出。加強對家禽產品消費的科學宣傳和正確引導,促進市場消費恢復正常。
5、把復工復產支持政策落實到企業
各地要組織飼料、養殖、屠宰加工和水產品加工等骨干企業按要求積極申報,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組織開展銀企對接,將國家專項再貸款和貼息政策落實到位,爭取享受稅收減免等政策。疫情防控期間,對相關企業用電、用水、用氣實施階段性緩繳費用。對因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給予穩崗補貼,實施“五險一金”費用緩繳和階段性減免。
三、多項舉措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人們要求不僅吃得好,更要吃得安全。保障畜牧產品的質量安全,需要從生產到消費全產業鏈嚴格管理,轉變養殖觀念、提高動物福利,從根本解決食品安全隱患,進而促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防控動物疫病,保障人們“舌尖上的安全”,農業農村部采取了一系列的針對性措施,大體有四個方面:
第一,與公安、交通等部門聯合行動,從4月1日開始啟動了為期60天的針對違法調運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
第二,對于全國生豬網絡交易平臺進行監控,對于價格明顯偏低的異常行為,一旦發現立刻進行核查、排查。
第三,向重點省份派出了督導組,開展為期一個月督導工作,督導各地壓實責任,進一步落實好生豬生產和非洲豬瘟防控兩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時與地方一起協調解決發現的問題。
第四,進一步加大宣傳和執法力度,對違法犯罪分子形成震懾,對養殖場戶起到足夠的警示提醒。
動物疫病的防控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聯合國糧農組織倡導“同一福利”“同一健康”的方針,主張在同一平臺上統籌人類、動物和環境健康之間的關系。它表明,是時候從整個糧食生產和食品衛生安全的角度出發,探索受疫情威脅的更有效應對方法了。所以,我們要面對未知問題和不確定性,結合實際,依靠科技,將先進的疾病控制技術與社會、政治和環境科學,有效助力養殖業復工復產。
(作者單位:525200廣東省高州市石鼓鎮畜牧獸醫水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