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裕桓
我市是個養豬大市,是我省重要的生豬生產基地,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和行業自律,生產快速發展的同時帶來了不少問題,環境污染、鄰里矛盾、防疫難度加大等,現就推進生豬健康養殖的存在問題進行調研分析,尋求解決發展生產和保護環境協調統一的途徑。
早在2013年,我市就著手發展生豬生態健康養殖,建立了三和、燊闊、建國、寶江等生態綠色養殖示范場,但由于意識、觀念、習慣等因素,我市生豬生態健康養殖發展緩慢,現在生豬養殖又受到非洲豬瘟疫情的重創,養豬場(戶)、政府均意識到必須進行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由小散養殖向規模養殖升級,由單純養殖向養、加、銷一體化升級,由數量向質量升級。
所以,面對實際問題,政府更是下定決心,高質量、高標準重建養豬業,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我市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部署推動轉型升級
一方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牽頭成立了高州市生豬養殖一體化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部署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給工作。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生豬養殖一體化發展工作,確定通過引入農業龍頭企業,高質量、高標準發展我市生豬產業,著力解決我市生豬產業小而全、大而不強、污染大、防疫難等問題。
另一方面,我市積極加強政策導向作用,出臺了《關于養殖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擬定了《關于穩定生豬生產推進生態健康養殖的意見》,為穩定生豬生產提供政策保障。同時,根據我市養殖業發展現狀和工業發展規劃、環境保護要求等,制定“三區劃定方案”,我市養殖業發展由全面發展轉向分區發展、適度發展。我局根據三區劃定方案,也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措施:禁養區內不再審批新建養殖場,不再安排項目,指導養殖場關閉;限養區內引導養殖場建設糞污治理設施,禁止盲目擴大生產規模;準養區內引導群眾要根據土地承載力、人畜分離、環境保護等要求改擴建養殖場,保持適度有序發展。
二、農業農村局履職盡責,推動生豬生態健康養殖
根據“兩意見一措施”,局加強了宣傳,引導各地樹立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理念,遵循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原則,堅持走生態健康養殖之路,大力推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維護區域性種養平衡,大力推進生豬養殖場標準化建設,提升生豬生產、環境控制、動物防疫、糞污資源化利用等,采用節水、節料、節能養殖工藝和干清糞、微生物發酵等實用技術、加強精細化管理和規范化飼養。開展省級現代化美麗牧場示范創建和省級標準化養殖場創建活動,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同時,優化生豬養殖布局調整,將高州水庫、鑒江流域、小東江流域納入生豬養殖業約束發展區;鎮江、沙田、荷塘、石板、荷花鎮為生豬生產基地,著力引進康達爾、溫氏、海大等公司在該區域布局生豬養殖一體化項目,為加快項目順利落地實施,局也成立了生豬養殖一體化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積極為項目公司服務,為他們牽針引線,協助企業落實建設用地,引導養殖場(戶)向龍頭企業靠攏,合作建設高效家庭農場、養殖小區。此外,還努力探索生豬養殖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三、大力發展生豬產業一體化養殖
我市一改之前封閉發展方式,決定引進行業翹楚帶動、促進、倒逼本土養豬場(戶)轉型升級,不改變則淘汰。積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招引龍頭企業進來,推動我市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我市與深圳市康達爾集團簽訂了年出欄100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生豬養殖合作框架協議。擬投資30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約12億元,擬選址荷花鎮大村村委會兩頭塘、烏石塘(永豐公司果場36、37、38、39、51區),建設年出欄50萬頭生豬基地。
二是我市沙田鎮與茂名市得一牧業有限公司簽訂了生豬養殖場地承包經營協議,擬投資約3億元在結彩林場建設1個種豬場,采取“公司+農戶”模式,年出欄約10萬頭供港生豬。
三是溫氏集團、海大集團與我市簽訂生豬產業鏈項目生豬養殖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鎮江、沙田、石板、荷塘四鎮建設年出欄60萬頭的生豬一體化項目,采取“公司+農戶”“公司+農場”“公司+基地(小區)”等模式發展生豬生產。溫氏集團擬在高州市投資10億元建設年出欄6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配套建設1個年產30萬噸飼料廠、3個高效化種豬、3個技術服務中心、行政中心等,并視情況配套生豬屠宰加工業務。
四、完善病死豬統一收集、集中無害化處理機制
為貫徹落實國家扶持生豬生產政策,探索建交生豬無害化處理工作長效機制,遏制病死豬隨意丟棄或流向市場現象,解決病死豬疫病傳播和環境污染問題,促進現代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
要以對公共衛生安全與食品安全,以及對保護環境,促進我市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切實建立起政府的監管部門,無害化處理企業,保險部門及養殖戶聯動機制,進一步加強引導與鼓勵我們的養殖戶,并贏得其積極的配合,共同做好無害化處理與生豬的保險工作,最終實現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以及生豬保險的規范化與常態化。
對死豬的收集,各鎮(街道):各鎮政府(街道辦),要根生豬養殖量等等的實際情況,要建設一到兩個死豬收集點,各鎮(街道)的動物衛生監督分所,也要切實安排一定的人員,以及時間來對養殖場送來的死豬進行妥善收集。
總之,豬肉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以及生產環節的質量控制問題,是我們當下與未來一段時間須解決的重點問題,為畜牧生產能夠健康發展與人類的長久安全,推進生豬健康養殖,無疑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單位:525200廣東省高州市石鼓鎮畜牧獸醫水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