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敏
病蟲害的發生對我國林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打擊,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林業病蟲害進行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傳統病蟲害防治中,多采用化學防治的措施,但不僅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病蟲害的抗藥性,也對環境造成了破壞。因此對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進行研究分析對林業發展、生態平衡均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林業病蟲害高發原因
目前我國林業病蟲害頻發,由于過去長期過度砍伐造成林業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降低,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降低,而我國人造林業大多樹種較為單一,結構簡單,難以抵御病蟲害的入侵,造成我國林業病蟲害頻發并容易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監督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監督管理制度體系不夠健全,管理較為混亂,相關工作人員對自身實際工作內容和要求認知不夠充分,加上部分工作人員責任意識較差,引起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有很多,難以高效高質量完成病蟲害防治工作,造成我國林業病蟲害高發的現狀,對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及行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二、我國目前林業病蟲害防治情況
由于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許多外來物種傳入我國,我國缺少與之相對的天敵,同時我國對于該種病蟲害了解程度不夠,造成外來病蟲害入侵后我國難以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治理。而我國目前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措施也不夠成熟,在某些病蟲害發生初期不能及時處理,防治工作效率較低,使得林業病蟲害越來越嚴重。在現在階段,我國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仍以化學防治為主,通過大面積噴灑化學藥劑治理病蟲害,但這種防治措施弊端也較為明顯。雖然治理初期見效快,但難以將病蟲害消滅完全,增加病蟲害整體抗藥性,無形中加大了下一次病蟲害防治的難度。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性,不斷加強對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三、采取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的必要性
由于我國林業對病蟲害抵御能力較低,病蟲害高發,而通過化學防治病蟲害并非長遠之計。為提高我國林業自我調節能力,降低我國病蟲害發生的破壞程度,提高我國病蟲害防治技術刻不容緩。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不僅對環境無污染無破壞,還可以增強我國林業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在林業經濟方面占據較大的優勢。同時,加快我國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可以降低病蟲害發生帶來的經濟損失,維護生態平衡,促進我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其中生物防治技術可以有效對病蟲害進行防治,通過合理引進病蟲害天敵,既可以高效消滅病蟲害,也可以豐富我國林業生態系統物種豐富度,加強林業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因此,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在經濟、環境和行業發展等方面均有重要意義,加強無公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十分必要。
四、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措施
1、合理選取并引進樹種
我國人造林樹種單一、結構簡單是造成林業病蟲害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發展林業時注意合理選取樹種,在種植時注意不同樹種合理種植,適當采用樹種“穿插種植”的方式,把不同的樹種混在一起,增加我國人造林物種多樣性,提高林業自我調節能力。在選種時盡量選取抗蟲抗病性強的樹種,對樹苗抗病性和抗蟲性進行檢測,推廣性狀優良的樹種。在引進時注意樹種的健康情況,防止引進患病患蟲的樹木,對林業造成破壞,在源頭上降低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可能。
2、合理應用生物、物理防治技術
在我國病蟲害的治理中,應遵循防治結合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治理病蟲害的方法技術,綜合考慮經濟、環境等多項因素選用防治技術,盡量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程度。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應合理根據食物鏈食物網,引進林業病蟲害天敵,通過以蟲治蟲,以微生物治蟲等生物防治措施,消滅病蟲害。也可與物理防治相結合,通過誘蟲等方法降低病蟲害的數量。也可采取合成昆蟲性信息素引誘劑,破壞昆蟲之間的交配繁衍,對病蟲害進行治理。多種病蟲害治理方法相結合,力求在無公害的前提下,高效完成病蟲害防治工作,減少病蟲害對林業經濟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3、加強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
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強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對林業樹木生長狀況和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進行監督管理,確保病蟲害發生時能第一時間發現并采取措施。由于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除可通過定期巡邏對林業病蟲害進行預防監督外,也可通過安裝攝像頭、紅外線檢測設備等,更加準確有效的對林業病蟲害進行檢測。工作人員在引進樹苗時也應做好檢疫工作,避免病蟲害入侵。在日常工作中,對工作人員的任務等也應做好監督管理,對工作內容進行數據記錄等,防止病蟲害防治工作出現遺漏,降低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可能,從監督管理層面對林業病蟲害進行防治。
根據上文可知,病蟲害對我國林業造成了較大的損害,開展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工作在經濟、生態、社會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重點分析目前我國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現狀,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加強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點措施,以促進林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262400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林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