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華
隨著我國建設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經濟與生態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這實際上給我國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均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和影響。林業作為我國經濟建設中的主要內容,只有積極加強生態林業的發展,才能更好的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才能有效的優化經濟與生態之間關系,進而更好的推動生態環境以及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生態林業的發展情況也并不樂觀,急需有效的對策來加強對生態林業的保護,推動生態林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生態林業保護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對策。
在新的發展背景下,我國生態環境以及經濟建設在發展中逐漸的突出一些問題,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推動經濟與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應該積極加強對生態林業的保護,注重保護生態環境,進而有效的緩解我國的生態環境壓力,減少生態環境對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影響,以便更好的促進生態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生態林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的突出一些問題,導致水土流失情況以及一些自然災害也頻繁發生,所以必須要提出有效的對策,改善我國生態林業的發展情況,促進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1、生態林業發展的現狀
在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生態環境同時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一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過度的對林業進行肆意的砍伐,導致我國的植被覆蓋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由于林業資源的減少,導致水土流失情況、沙塵暴等自然災害情況也在不斷的加劇。而且在春秋季節,由于氣候干燥,林木也很容易出現一些火災等情況,這實際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國樹木的數量。然而影響林業資源減少的主要原因,依舊是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所致,比如說工業生產、娛樂野營以及不合理的管理等因素,再加上缺乏環保意識,導致我國的生態林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給人類的生活以及國家的發展均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對此,結合我國生態林業的發展現狀,提出有效的對策,加強對生態林業的保護,促進林業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迫在眉睫。
2、林業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1)加強林業生態保護科學研究
林業建設應該根據當地氣候狀況,林業分布情況進行,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制定、調整相關林業生態保護政策,以確保林業生態保護政策的科學、合理,規避不利于當地林業生態保護的做法。當地林業部門應該做好本地森林分布情況調查,并將數據記錄在案,了解本地林業資源現狀,然后根據本地氣候特點,進行科學研究,制定出符合當地進行林業生態可行性政策。甘肅古浪縣由于地理位置靠近沙漠導致氣候干燥炎熱,不適合植被生長,當地林業部門在充分考慮環境因素的情況下,大量引進適合沙漠環境生長的樹木,如刺槐、旱柳、新疆楊、胡楊、樟子松等抗旱耐寒的林木,這些樹木能很好適應沙漠氣候,并具有較強的防風抗沙能力,能有效建立“綠色防護帶”,減少因風沙造成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林業部門也要做好林業系統的安全工作,對于林業災害要提前進行預測,并根據預測結果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將林業損失降到最低,提高林業生態保護效果,促進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
(2)構建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
要想在林業生態中建立可持續發展戰略,首先要做的就是加深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理解,讓可持續發展觀念深入人心。在進行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林業保護部門要根據可持續發展理念完善管理體制,加強對過度開采的限制和懲處力度并鼓勵林業生產。但由于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長期任務,投資和規模相對來說也非常巨大,因此短期內很難看到經濟效益,正是如此,人們對于林業建設的興致不高昂,投資力度也非常小。國家在林業建設方面要加強宏觀調控,鼓勵并支持人們進行林業建設,并在宏觀調控中提高市場運作效能,使人們得到收益,提高全民參與林業生態保護的積極性。
(3)通過互聯網+形式提高林業生態建設宣傳
一直以來,林業生態建設的宣傳力度并不是很大,這也是造成林業生態保護困難重重的原因。所以,在林業生態保護方面不僅要改變觀念,更要加強對林業生態保護的宣傳力度,并且拓展宣傳形式。目前最有效的就是支付寶中的螞蟻森林項目,這個項目通過激發人們玩游戲心理,來促成人們對螞蟻森林的投資,并將投資轉換為相應樹木,用于沙漠綠化,實現長遠經濟效益。因此,傳播林業生態建設要適應時代需求,通過互聯網+形式能有效實現林業綠化建設目的。在宣傳期間,林業生態保護部門也應增強本身的服務能力,使服務更加細化,建設相關林業生態保護平臺,完成林業生態保護目的。
(4)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機制
在我國生態環境脆弱的狀態下,應積極建立生態保護機制,在環境保護中,加入科技創新能力,與各部門協調,加強各部門互動,引進先進人才進行保護,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意識,增加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如專業知識的培訓等,使工作人員具有良好的科技道德素質,并針對生態保護建立完善的機制,并嚴格運行。
(5)建立健全保護生態的法律法規,加強監督機制
為了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杜絕上文出現的情況,需要建立一套嚴格的監督機制,規范企業和居民行為,不斷完善生態森林保護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增強人民的責任意識與責任感,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并對之進行教育,大力宣傳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小事應從每個居民做起。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督意識與防范機制,在此過程中,逐漸建立一個美好的環境家園。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開始慢慢轉型,從原有的粗獷型發展模式漸漸轉向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展生態林業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林業資源能夠對人們生活的環境進行改善,同時也能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獲得很多的經濟效益,所以要注意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再被生態環境的發展絆住腳步,經濟與生態發展理應同步。因此,要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推動生態林業與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118200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國營林場管理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