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樹利
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新階段,更加重視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環境質量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環境工程主要是通過對環境保護、資源保護以及生態規劃三方面進行管理,因此,城市應當根據環境工程的相關要求改善當前的生態環境問題,從而綠色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最終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1、環境工程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其不僅對社會的穩定造成了威脅,還不利于國家的長久發展。若想在當前這種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就務必做好環境工程的相關工作。環境工程不僅能夠保證生態系統的穩定,與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也密切相關。
(1)水體生態與可持續發展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如果水資源保護不到位,將對人類的生活與生產產生重大影響。保護地下水資源,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飲用的大部分都是地下水,地下水資源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身心健康。但在實際社會生產中,存在部分企業將污水倒入地下井的現象。例如,近些年國家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力學,金屬鍍鋅行業中會產生大量的酸洗廢液,部分小企業沒有進行污水處理直接將其倒入滲水井,從而對地下水資源造成污染,類似這種的發展模式極其不利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國家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水體生態系統的保護必須嚴格執行,以改善我國的水體生態現狀。
(2)建筑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基礎設施、工業廠房及居民小區等建筑越來越多,在進行這些建筑時各種資源消耗的也是逐年攀升?,F階段有利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但從長遠角度觀察不利于我國的持久發展。據相關文獻報道,近些年來我國建筑行業迅猛發展,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但建筑行業發展迅速的地區周邊的生態環境卻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造成了大量的資源開墾污染,這就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因此,為了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監督,在建筑工程方面進行環境保護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有效的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危害,從而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農業與可持續發展
我國國土遼闊,同時作為一個農業生產大國,加強對農業種植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農業種植時會對進行農作物施肥、灑農藥等農業活動,這些均不利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過度施肥會導致土壤板結,肥力下降;過度噴灑農藥一方面會造成大氣污染,另一方面會造成農藥殘留較多難以清洗,進而危害人們身體健康。
近些年來,由于對農產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導致不合理的開墾土地現象頻發,在土地開墾過程中造成對周圍環境的破壞,部分地區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對山坡、山地進行開墾,從而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這些行為都不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因此,應該對農業進行合理的管控,以保證生態可持續發展。
2、提高環境工程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
(1)科學治理污水
縱觀我國各省市均可以發現不同程度的水資源污染,如果不進行科學的治理,就無法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而不同地區產生的污水不同,因此應當因地制宜的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污水處理。首先查找污水源,分析是工業生產產生的污水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對于不同的污水采取不同的處理手段,例如,對于工業生產中,常見的有酸堿性污水,應當要求企業安裝污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達標之后才能進行排放;對于生活中的污水,應當由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環保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監督。
(2)加強建筑環境建設
工程建筑往往會對周邊的生態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主要有粉塵、噪音以及水土污染等。對于這種現象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改進,一方面控制資源消耗。對于新型的高層建筑按應當注意能源的選擇及控制,傳統的建筑中一般采用電能進行取暖或制冷,大量空調的使用不利于城市環境的保護,因此在建筑耗能方面應當進行充分的優化。另一方面是對生活垃圾的分類,生活垃圾也是個較大的污染,通過合理的分類從而降低生活垃圾的污染。
(3)科學農耕
農業耕種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必須進行科學的耕種。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是合理的進行休耕或交叉耕種,不可一味地種植同一種農作物,同時控制農藥及廢料的使用量;二是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督,責任到人;三是完善相關制度,并嚴格按照制度執行。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工程在可持續發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我們應當充分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從水體生態、建筑環境及農業耕作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整治,以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250409山東省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平陰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