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隨著交通網絡的快速發展,道路維護管理、快遞運輸等行業以及個人出行等對精確化道路天氣信息保障服務的需求日益顯著。本文通過對突泉縣道路交通氣象服務現狀的分析,提出提高突泉縣道路交通氣象服務能力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夠使氣象部門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為實現道路交通運輸安全、暢通和高效保駕護航。
天氣是影響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現代公路運輸體系所追求的“高速、高效、安全、舒適”,在很大程度上受氣象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尤其是在結冰、暴雨、大霧和大雪天氣的時候,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因惡劣天氣導致的交通事故接近30%。隨著交通網絡的快速發展,道路維護管理、快遞運輸等行業以及個人出行等對精確化道路天氣信息保障服務的需求日益顯著。我盟現階段提供的公眾交通氣象服務并不能有效的滿足行業及個人用戶的服務需求。
一、突泉縣道路交通氣象服務現狀
1、道路交通氣象服務基礎和專業氣象監測站網沒有形成
針對道路交通的氣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氣象觀測業務系統不夠集約化、智能化、標準化,觀測站網布局還不能滿足道路交通氣象服務需求。目前突泉縣共有各類自動氣象站35個,但是沒有專門針對道路的交通氣象觀測站。針對道路交通的精細化氣象服務需求,直接的觀測遠遠不能滿足,應采用更加專業的交通自動氣象站觀測。區域自動站不能代表公路上真實的天氣狀況,監測站點密度小,不足以滿足道路交通精細化氣象服務需求。
2、道路交通氣象服務產品單一,難以適應全方位、多層次市場需求
目前突泉縣已基本具備了針對一些主要的道路交通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但針對公路交通的氣象服務,基本上還是以公路兩側常規的鄉鎮的災害性天氣預報和預警為主,尚未開展真正服務于公路的交通氣象服務。缺少針對市場需求多樣化、精細化、有針對性的道路交通氣象服務產品。尚未開展專門針對交通氣象災害預報的方法、預警指標的研究,沒有形成道路交通氣象服務體系。
二、關于提高突泉縣道路交通氣象服務能力的思考
1、加強道路交通氣象觀測站網建設
實況監測是一切氣象服務的基礎,應圍繞道路交通氣象服務需求,以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災害性天氣監測為重點,升級原有公路沿線區域站點,增設能見度觀測和視頻實景觀測;在各級公路積極推動建設專門的交通氣象站,逐步建成集監測、預報與預警信息于一體的公路交通氣象預報預警信息服務系統。
2、建立、健全道路交通氣象服務體系
建立交通氣象災害指標、預報預警方法和模型。重點針對影響公路交通運行的低能見度、冰凍雨雪、大風、強降水四類主要惡劣氣象災害,為道路養護、交通運營管理以及公眾出行提供準確實時的交通氣象風險預警信息。
根據服務需求,進一步提高對影響公路交通的低能見度、冰凍雨雪、大風、強降水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水平。開展道路交通氣象服務需求調查,研發個性化的服務產品,逐步針對不同的用戶提供針對性更強的道路交通氣象服務產品,通過傳統手段以及新媒體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對外發布。
明確服務流程,制定道路交通氣象服務規范。規定影響交通安全的道路氣象條件等級劃分、產品內容、產品格式、工作流程內容與要求,從而規范業務工作流程,不斷提高道路交通氣象服務的業務支撐能力。
開展道路交通氣象服務效益評估。通過用戶反饋,及時發現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尋找解決的方法進行改進,最終使服務產品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提高,實現服務效益最大化,促進道路交通氣象服務能力與時俱進,不斷提高。
3、加強部門聯動,實現信息共享
要通過政府的協調與支持,與公安、交通等部門加大合作力度,實現信息共享,明確信息共享的具體內容、傳輸時間和傳輸方式等。建立應對災害性天氣的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加強雙方協同配合,定期溝通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研究解決有關技術問題,聯合開展道路交通氣象預報預警、影響評估,共同為社會公眾、各相關部門提供全方位的道路交通氣象服務信息。
突泉縣是興安盟西南部,緊靠東北三省,臨近京津冀,以北京-呼倫貝爾加格達奇111國道、廣西北海-呼倫貝爾阿榮旗省際大通道、突泉-洮南省際二級通道為主的公路交通四通八達,直接連入呼海、京齊、佳沈、長白、通霍公路網。公路是突泉縣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對人民生活生產影響巨大。做好道路交通氣象服務,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對突泉縣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也是氣象部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工作。因此,氣象部門應提高道路交通氣象服務質量,制定相應的道路交通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提高氣象為公路交通安全運營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從而最大程度地減輕或避免因氣象災害對公路交通和人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滿足公路交通安全運營管理和公眾出行的需求。
(作者單位:137400內蒙古興安盟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