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國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毫無疑問,綠色發展是現階段我國精準扶貧工作的一種全新理念,也是整個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在要求。筆者在本文就綠色發展視域下的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議,以供參考。
新中國創建至今,我國政府在整個扶貧工作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我國大部分貧困人口通過政府扶持和個人努力都已經脫貧致富奔向小康。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在現階段應該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計劃,將綠色發展理念科學化、全面化的引入到當前扶貧各項工作之中,著重發展綠色經濟,明確精準扶貧的方向和標準,讓貧困地區的百姓從根本上真正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核心含義。
一、解讀綠色發展與精準扶貧兩者之間關系
毫無疑問,我國現階段的“綠色發展”核心理念長期且長效的影響著“精準扶貧”各項工作。客觀而言,從宏觀經濟學角度來看,現階段綠色發展全新理念的升級和創新,讓精準扶貧工作充滿了全新的生命力和廣闊未來,一定程度上也為我國精準扶貧指引了新的方向。就定義來講,綠色發展的核心內容是以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綠色循環為主體思想,對現階段精準扶貧各項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其在建立生態發展以及環保的基礎上,全面創建和發展各類優質生態產業,為精準扶貧尋找新的機遇和挑戰。據筆者了解,現階段我國貧困地區以生態和環境為主打的扶貧項目和工作已經成為農民們脫貧致富的首選之道。而實事求是的講,綠色發展無疑是當前我國精準扶貧工作的大前提和核心點,精準扶貧也能夠在客觀上對綠色發展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兩者之間形成了一種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合作共贏的密切關系。
二、綠色發展理念下精準扶貧的三大發展策略
1、應全面改善生態環境提升經濟發展速度
眾所周知,中國地理狀況多樣且幅員遼闊,導致扶貧途徑也逐漸變得多元化、多樣化,這種轉變已經為精準扶貧工作拓展了更多的空間和增加了無限的可能性。但某種程度上講,鑒于地理風貌存在較大差異,這也對精準扶貧中各類可開發項目提出較高要求,形成了不少阻礙。想要全面解決和落實這個問題,筆者認為相關部門應當因地制宜綜合考慮,結合當地現有條件,對生態環境進行綜合性治理,然后充分結合當地特色和發展優勢,進行全方位的精準扶貧。生態良好無疑是全面進行綠色發展理念下精準扶貧的首要條件,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那么相對應的綠色生態產業以及旅游產業等特色產業完全能夠提升當地經濟發展總體速度,讓人民走向脫貧致富之路。
2、力爭全面構建穩定的綠色發展長效機制
毫無疑問,全面構建一個穩定的、長效的綠色發展機制是當前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筆者認為,由于知識水平有限且受發展環境影響和制約,許多地區的農民在脫貧之后還是缺乏一定的可持續發展意識,雖然精準扶貧工作能夠讓這些農民擺脫現有的貧困,但卻不能確保為未來時間里能否將致富經驗和致富成果進行延續和傳遞。鑒于此,我們必須在整個扶貧過程中對綠色發展機制長效性加以關注和重視,要轉變扶貧對象的陳舊思想觀念,讓其發自內心的接受和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全面樹立起綠色環保意識,全面進行建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各項規劃工作,力爭讓精準扶貧的各項工作能夠抓住重點、落在實處。
3、持續發展為目標創新綠色發展制度
現階段想要以綠色產業的全面發展促進整個貧困地區鄉村生態經濟水平的提高,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必須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環境條件以及發展特色,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全面發展和扶植綠色產業以及相關生態產業。其發展核心理念就是以持續發展為總體目標和方向,對相應的綠色發展制度不斷創新和改良,力爭達到以特色創效和以成效創收的最終目的,為現階段的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有力的生態支持,真真正正的將精準扶貧和綠色發展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完美融合。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綠色發展視域下的精準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必須要全面提升貧困地區人們的綠色發展理念,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鉆研、不斷創新,采取科學化、合理化的精準扶貧理念和方法,真正意義上精準扶貧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125300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