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武振 梁月蘭

黨史工作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宣傳黨的歷史,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應對意識形態領域挑戰,抵制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圖謀的必然要求,是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我國社會主義前途命運。”新時代的黨史研究者必須主動擔當作為,努力提升自身素養,不斷提高黨史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增強黨史研究成果的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升思想道德素養
要有情懷、有擔當,對黨史研究充滿激情。我國知識分子自古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這些思想為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所尊崇。大格局成就大學問。新時代的黨史研究者要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充分認識到黨史工作在我們黨的事業中的重要地位,認識到黨史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激發自己的研究興趣和熱情,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積極主動地做好黨史研究,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
思想境界要高,要有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黨史研究的成果要向歷史負責,向黨和人民負責,上對先輩、下告子孫。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是黨史工作的最根本要求,是黨史研究者必須具備的工作態度。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也是黨史研究者應具有的基本修養。要堅持“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原則,尊重歷史史實,尊重客觀實際,科學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追尋歷史的足跡研究客觀規律,使黨史研究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新型。
要學會堅守,能夠吃苦。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王國維的“讀書三境界”講明了讀書治學的態度和過程。堅守是讀書人的職業操守,要有穩定的、符合社會和學科需要的研究方向,不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另一方面,必須學會吃苦,要下笨功夫。輕輕松松是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的,黨史研究同樣如此。前輩的榜樣告訴我們,從事黨史研究,應該青燈黃卷,默默無聞,皓首窮經,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底線。只有具備了這種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我們才能搞好黨史研究,真正做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良知,無愧于時代。
提升理論政策素養
要不斷提升理論水平。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是我們正確認識黨史的思想理論源泉,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是研究、學習、運用黨史的重要前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歷史和黨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既是科學歷史觀和方法論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也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發展創新,更是做好新形勢下黨史研究的根本遵循。新時代的黨史研究者要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貫穿黨史研究、宣傳和教學的全過程,把理論修養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要不斷提升政策水平。要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認真學習中央關于黨史的兩個決議、黨的歷代領導人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工作的重要論述。黨史姓黨,具有很強的政治要求。新時代的黨史研究者必須站穩無產階級立場,牢固樹立黨的意識,堅持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的統一,把握好黨史研究的正確方向,用黨近百年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示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
要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黨史研究者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正確處理政治和學術、歷史和現實、研究和宣傳的關系,旗幟鮮明地反對黨史問題上的錯誤認識,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要大力弘揚優良學風,樹立良好的學術道德,自覺遵守學術規范,堅決避免學術不端行為,以深厚的學識修養贏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領風氣,在為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完成黨史工作“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根本任務,不斷推進中共黨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設和創新。
提升黨史業務素養
要認真研讀黨史基本著作。包括《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二卷,《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地方黨史基本著作如《中國共產黨陜西歷史》第一卷,《中國共產黨陜西簡明歷史》等。通過學習準確把握黨史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全面客觀地研究我們黨近百年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及改革開放的奮斗歷程、巨大成就和基本經驗,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歷史借鑒和智慧。
要占有豐富的黨史資料,在搜集、整理、鑒別、利用黨史資料上下功夫。要廣泛閱讀黨史著作和論文,通過已有成果尋找搜集黨史資料的目標和途徑。要把檔案館作為搜集黨史資料的重要基地,把圖書館作為搜集黨史資料的重要目標。有關紀念館、博物館、遺址、舊址也是搜集黨史資料的重要地方,歷史事件的領導人、參與者或知情者是搜集黨史資料的重要對象。需要強調的是,要下功夫搶救黨史親歷者的回憶資料,通過這些親歷者的回憶留下歷史的真實。
要綜合運用各種歷史研究方法。要吸收和借鑒中國傳統史學的理論和方法,將目錄學、校勘學、考據學、編纂學綜合運用于黨史研究。要運用跨學科的綜合分析方法,借鑒社會科學其他領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論,甚至借鑒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對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總體歷史展開綜合研究,將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社會學、民族學、心理學、人口學等諸多科學運用于黨史研究。要運用比較研究法,通過比較進行鑒別和推理,加深人們對歷史事物本質和發展規律的認識,得出歷史的經驗、教訓和啟示。
要有扎實的學術功底。一方面要學習中共黨史學的基本理論,掌握黨史資料征編、黨史專題研究、黨史著作編撰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增強精品意識,在黨史研究的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對于文章、著作的邏輯結構、語法修辭、用詞造句、標點符號等等要反復推敲斟酌,文稿要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