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北京羽尋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3月27日,一網公司(ONEWEB)向美國破產法院按照《破產法》第11章的規定遞交了破產保護申請,并在申請中提交自救計劃:5月11日前收到至少一份無線頻譜許可意向,6月12日前進行拍賣,6月22日前完成頻譜許可證出售。
這一消息在業界引起轟動。在眾多評論中,抓住機遇和深刻反思形成了兩大主流陣營。ONEWEB公司稱,“Ku和Ka頻段的頻譜資源是其最具價值的資源”,而業界對此卻有著更客觀、冷靜的分析。
2020年4月21日,外媒一篇《想競購ONEWEB頻譜權,先搞清規則“陷阱”》文章對ONEWEB公司涉及的頻譜權益與國際電信聯盟(ITU)規則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建議競購者好好讀讀2019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9)的“無線電規則修訂最后法案”(以下簡稱WRC-19最后法案)。本文對該篇文章中的兩個最主要的觀點進行了提煉。

衛星公司作為衛星操作者,通過國家主管部門申報、處理衛星網絡資料,國家主管部門經本國政府授權代表該國在ITU國際組織行使權力和義務。ITU是聯合國負責電信事務協調的國際分支機構,職能之一是負責衛星頻率軌道的管理與使用規則,即《無線電規則》的制定和實施。2019世界無線電大會對衛星通信星座的管理規則進行了多處重大修改,其中對ONEWEB公司頻譜權的影響主要有兩點。
ONEWEB公司頻譜的用途無法調整,無法服務于與“一網”(OneWeb)星座不同的其他星座。對于任何不同于OneWeb星座構型的其他星座,ONEWEB公司的頻譜幾乎沒有價值。因此,買家只有兩個選擇:按照預期建造星座,或對其不采取任何行動(ONEWEB競爭對手可能希望采用使其資料“過期作廢”的策略)。
ONEWEB公司的Ku頻段屬于英國,其主管部門為英國通信管理局(OFCOM);Ka頻段屬于法國,其主管部門為法國國家頻譜管理機構 (ANFR)。任何新買家都不能取代英國或法國成為OneWeb星座頻譜的監管國。假使任一歐盟國家通過收購的方式,成為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星鏈”(Starlink)的制衡力量,但英國脫歐的現實也使其必須同時得到英國和法國的同意。
對于那些基于現有基礎且希望繼續發展OneWeb星座的買家來說,事情也并不簡單。OneWeb最具價值的Ku頻段的網絡資料是通過英國OFCOM機構申請到的“L5”,Ka頻段的網絡資料是通過法國ANFR機構申請到的“MCSat LEO”。盡管ONEWEB公司后來又通過英國機構提交了新的Ka頻段資料申請,但與通過法國機構申請的Ka資料相比,它在ITU數據庫中的位置更靠后,甚至落后于SpaceX通過挪威和美國相關機構為“星鏈”申請的資料(STEAM-1/2)。因此,就頻譜價值而言,“L5”(Ku頻段)和“MCSat LEO”(Ka頻段)網絡資料是ONEWEB公司最寶貴的資產。
目前,ONEWEB公司已經發射了三批衛星—2019年2月發射了6顆衛星,2020年2月和3月分別發射了兩批34顆衛星。前6顆衛星在ITU規則要求的最后期限內發射,并在1200km的軌道上連續運行了90天后,就由英國和法國頻譜主管部門通知到ITU,使其申請到的網絡資料“投入使用”。
根據ITU最新規則,ONEWEB公司必須在2023年2月之前發射至少10%的星座,并在2026年2月之前發射50%,而剩下的衛星需要在2028年2月之前發射。
多年來,ONEWEB公司創始人格雷格·懷勒談到了多個OneWeb星座網絡設計,列舉了數百和數千顆衛星。該公司的第一代系統通常被視為720顆衛星,包括在軌備用衛星,高度為1200km。其中,受破產保護申請影響,3月最后一批發射的34顆衛星保持在600km高度軌道,而沒有立即定位到1200km的運行軌道,以延長使用壽命。除了ONEWEB公司自身發布的星座計劃之外,值得關注的是,英國在Ku頻段網絡資料有2692顆衛星,法國在Ka頻段網絡資料有774顆衛星。
在首次“投入使用”后,ITU對OneWeb星座的下一個審查節點是2023年2月部署10%。但是,10%究竟指的是哪部分的比例:是英國網絡資料,還是法國網絡資料,亦或是新買家的星座總數量?假設以英國網絡資料為準,而OneWeb星座最終卻是位于1100km的720顆衛星且沒有其他衛星,那么將引發ITU對新的軌道構型是否滿足其承諾的等效功率通量密度(EPFD)限值的審查,以保護地球同步軌道(GSO)衛星。此外,競購得到OneWeb頻譜權的新擁有者還需要證明其新的軌道構型不會對任何其他非地球同步軌道(NGSO)星座造成干擾。
稀缺頻譜資源的價值毋庸置疑。可以理解ONEWEB公司從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損失最小化出發強調甚至夸大其頻譜權價值,也能夠看到行業競爭者希望從拍賣中獲益,并尋求解決低軌寬帶星座頻譜資源難題所做出的努力。然而,如果想通過簡單的頻譜權買賣,繞開ITU規則和那些復雜且艱難的協調程序,解決所有頻率問題,則是不切實際的。進行全面、客觀、前瞻性的態勢評估和深入、嚴謹、專業的技術分析是正確認識頻譜資源現狀和尋求解決方案的必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