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韻妍, 吳婉君, 何月清, 何秀貞
(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 老年精神科, 廣東 東莞523000)
精神障礙為嚴重心理障礙類疾病, 病態心理作用可引起認知、 行為、 情感異常, 嚴重者出現過激、 危險行為, 如自殺、傷害他人等, 給患者家庭、 社會帶來嚴重影響[1]。 現階段, 臨床治療老年精神障礙以抗精神藥物、 物理療法為主。 老年患者合并軀體疾病較多, 且肝腎功能下降, 使抗精神藥物的劑量、加藥速度受到限制, 加大治療難度。 無抽搐電休克 (MECT)是精神障礙性疾病的常用物理療法, 但其對腦部功能、 認知功能的影響, 尚無明確定論[2]。 本研究探討老年精神障礙患者MECT 治療后腦部功能及認知功能的變化, 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選取2017 年6 月至2019 年4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礙患者60 例。 納入標準:臨床檢查確診為老年精神障礙; 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承諾書。排除標準: 嚴重肝腎功能障礙; 嚴重心腦血管疾病; 器質性疾病伴發精神障礙。 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兩組各30例。 對照組女16 例, 男14 例; 年齡60 ~78 歲, 平均 (68.49± 4.06) 歲; 病程1 ~36 年, 平均 (17.26 ± 6.53) 年; 精神分裂癥9 例, 抑郁癥14 例, 雙相情感障礙7 例。 觀察組女15 例,男15 例; 年齡60 ~79 歲, 平均 (68.82 ± 4.21) 歲; 病程1 ~34 年, 平均 (18.02 ± 7.14) 年; 精神分裂癥10 例, 抑郁癥14例, 雙相情感障礙6 例。 兩組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 (P >0.05)。
1.2 治療方法 ①對照組單純給予藥物治療: 有精神癥狀者使用利培酮 (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310),起始劑量為0.5 mg/d, 口服, 逐漸加大至1 ~2 mg bid; 或奧氮平 (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2688),起始劑量5 ~10 mg/d, 漸加量至10 ~20 mg/d, 口服。 抑郁癥者給予舍曲林 [萬特制藥 (海南) 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80019], 起始劑量為50 mg qd, 口服, 逐漸加大至100 mg bid; 或艾司西酞普蘭 (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80599), 起始劑量為5 mg/d, 口服, 逐漸加大至10 ~20 mg/d。 雙相情感障礙者使用丙戊酸鈉緩釋片 [賽諾菲 (杭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595], 起始劑量為0.25 g bid,口服, 逐漸加大至1 ~1.5 g/d; 或丙戊酸鈉片 (湖南省湘中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3020873), 起始劑量為0.2 g bid, 口服, 逐漸加大至1 ~1.5 g/d。 持續治療12 周。 違拗或興奮躁動者短時靜滴地西泮10 ~20 mg/d。 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MECT 治療。 使用SPECTRUM 5000Q 思倍通無抽搐電休克儀, 禁食禁飲8 h, 平臥位, 靜脈推注阿托品0.01 mg/kg,隨后靜脈推注丙泊酚2 mg/kg, 睫毛反射消失后, 靜脈推注氯化琥珀酰膽堿1 mg/kg; 肌肉無緊張、 無顫動時, 開始治療。 3次/周, 共治療6 ~12 次。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 治療4 周、 治療12 周以韋氏記憶量表 (WMS) 評估兩組的腦部功能, 評分越高, 功能越好。 ②治療前、 治療4 周、 治療12 周以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成套測驗共識版 (MCCB) 評估兩組的認知功能, 包括語言記憶、 數字序列、 視覺記憶等, 評分越低, 認知功能損害越嚴重。 ③治療前、 治療4 周、 治療12 周以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 (PANSS)評估兩組的病情改善情況, 評分越低, 病情改善情況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WMS 評分 治療4 周, 觀察組的WMS 評分較治療前及對照組顯著降低 (P <0.05); 治療12 周, 兩組的WMS 評分無顯著差異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WMS 評分比較

表1 兩組的WMS 評分比較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P <0.05; 與同期對照組比較, #P <0.05。
時間 組別 n 圖片 聯想 再認 背數治療前 觀察組 30 7.13±0.57 7.19±0.65 7.42±0.59 7.02±0.49對照組 30 7.05±0.62 7.23±0.74 7.50±0.68 7.25±0.61治療4 周 觀察組 30 5.96±0.63*# 6.08±0.82*# 6.39±0.63*# 6.01±0.58*#對照組 30 7.42±0.86 7.62±0.93 7.84±0.79 7.60±0.75治療12 周 觀察組 30 7.75±0.84 7.92±0.95 8.25±0.93 7.85±1.13對照組 30 8.09±1.03 8.25±0.87 8.47±1.06 8.19±0.95
2.2 MCCB 評分 治療4 周, 兩組的MCCB 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 但觀察組的MCCB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P <0.05); 治療12 周, 兩組的MCCB 評分無顯著差異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MCCB 評分比較

表2 兩組的MCCB 評分比較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P <0.05; 與同期對照組比較, #P <0.05。
時間 組別 n 語言記憶 數字序列 視覺記憶治療前 觀察組 30 18.29±2.18 28.63±1.69 24.03±2.05對照組 30 18.41±2.26 29.02±1.85 24.31±2.19治療4 周 觀察組 30 22.46±2.75*# 33.06±2.38*# 26.48±2.82*#對照組 30 26.87±3.04* 36.73±2.94* 29.37±2.49*治療12 周 觀察組 30 34.79±2.35 38.86±1.93 33.24±2.28對照組 30 35.06±2.09 39.18±1.85 33.57±2.36
2.3 PANSS 評分 治療4 周、 治療12 周, 觀察組的PANS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的PANSS 評分比較

表3 兩組的PANSS 評分比較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4 周 治療12 周觀察組 30 78.62±10.09 61.09±8.42 53.08±7.29對照組 30 79.14±10.75 68.17±9.86 61.24±8.03 t 0.193 2.991 4.121 P>0.05 <0.05 <0.05
精神障礙具有病程遷延、 易反復等特征, 存在暴力傾向、自殺行為、 沖動毀物的患者對社會危害極大[3]。 老年患者常伴肺部疾病、 心血管疾病等軀體疾病, 藥物治療為一線療法, 但患者的耐受性低, 且長期藥物治療對記憶力、 認知功能有一定損害, 延長回歸社會時間[4]。 因此, 短期內控制老年精神障礙患者的臨床癥狀, 降低家庭、 社會負擔一直為臨床追求的目標。
MECT 為傳統電休克改良型, 通過加用麻醉藥、 肌肉松弛劑, 使患者暫時性喪失意識, 并抑制骨骼肌神經-肌肉接頭作用, 以減輕抽搐, 減少患者恐懼感, 在精神障礙治療中的應用逐漸廣泛[5]。 MECT 的作用機制為以電刺激大腦皮質, 全面即刻協同多受體, 引起腦內神經遞質代謝改變, 進而使中樞神經遞質系統達到新的相對平衡, 以達到治療精神障礙的目的[6]。本研究中, 觀察組治療4 周、 12 周的PANS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MECT 聯合抗精神藥物治療老年精神障礙患者, 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控制病情進展。 原因可能為MECT可改善皮質、 海馬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等表達, 抑制海馬皮質神經細胞萎縮、 凋亡, 進而改善臨床癥狀; 同時, 聯合抗精神藥物, 二者作用機制不同而產生協同作用, 促進癥狀改善。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4 周, 兩組的MCCB 評分均高于治療前, 但觀察組的MCCB 評分低于對照組 (P <0.05), 提示MECT 治療老年精神障礙患者, 對認知功能具有短暫、 可逆影響, 可于治療結束后4 ~8 周恢復, 與相關研究[7]一致。 本研究還顯示, 觀察組治療4 周的WMS 評分較治療前及對照組顯著降低 (P <0.05), 兩組治療12 周的WMS 評分無顯著差異(P >0.05), 表明MECT 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腦部功能,但停止治療后可自行恢復。 原因可能是MECT 刺激大腦皮質可引起腦功能損害, 同時, MECT 可通過促進修復神經細胞相關因子分泌、 刺激神經細胞自身修復等作用修復腦功能。
綜上所述, MECT 治療老年精神障礙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療效, 但對腦部功能、 認知功能存在可逆性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