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日曉, 楊勇杰
(安陽市人民醫院 急診科, 河南 安陽455000)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胰腺組織自身消化、 水腫產生的炎性反應, 患者出現惡心、 嘔吐、 腹部放射性疼痛等癥狀。 多數患者病情并不嚴重, 但有20% ~30%的患者為急性重癥胰腺炎,發病急、 病情進展迅速, 且炎性反應不可逆, 常繼發感染、 腹膜炎等嚴重并發癥, 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 藥物治療是臨床常用的干預手段, 主要是在吸氧、 禁食、 胃腸減壓等對癥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質子泵抑制劑, 能夠改善胃黏膜微循環, 保護胃黏膜組織, 減輕胃腸道組織損傷的進一步發展。 有研究[2]指出,質子泵抑制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病情進展, 但仍有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 生長抑素是臨床常用的控制胃腸道出血的藥物, 同時還能應用于急性胰腺炎術后并發癥的防治[3]。 本研究探討生長抑素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以及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 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至10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6 例。 納入標準: ①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4];②首次發病, 且預計生存時間≥6 個月; ③自愿參與本研究且知情同意; ④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 ①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②既往有胰腺炎病史者; ③胃腸道功能異常者;④心、 肝、 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 ⑤合并惡性腫瘤者。 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 各43 例。 對照組: 男性26 例, 女性17 例; 年齡54 ~80 歲, 平均 (68.52 ± 6.23) 歲;發病至就診時間4 ~34 h, 平均 (20.13 ± 2.65) h。 研究組:男性29 例, 女14 例; 年齡54 ~79 歲, 平均 (68.41 ± 6.15)歲; 發病至就診時間4 ~32 h, 平均 (19.96 ± 2.54) h。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參照組: 給予禁食、 胃腸減壓、 吸氧、 抗感染、鎮痛、 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 注射用生長抑素 (廠家: 北京雙鷺藥業; 批號: 國藥準字H20054016) 3 mg 加入50 mL 0.9%NaCl 溶液中稀釋后靜脈泵入, 0.25 mg/h。 研究組: 在參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注射用奧美拉唑 (生產公司: 江蘇奧賽康藥業; 批號: 國藥準字H20059053) 40 mg 加入100 mL 0.9% Na-Cl 溶液中稀釋后靜脈滴注, 2 次/d。 兩組均連續用藥7 d。
1.3 觀察指標 ①療效標準: 痊愈: 癥狀消失, 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正常, CT 顯示胰腺正常; 顯效: 癥狀明顯好轉, 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正常, CT 顯示胰腺形態明顯改善; 有效: 癥狀有所改善, 實驗室檢查指標有所改善, CT 顯示胰腺呈治療后改變; 無效: 癥狀及指標無變化甚至加重。 總有效率= 痊愈率+ 顯效率+ 有效率。 ②癥狀、 體征改善時間: 記錄兩組的腹痛消失時間、 腹脹消失時間、 腸鳴音恢復正常時間、 血清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 ③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抽取患者空腹外周血3 mL 以3 000 r/min 離心后, 取上層清液進行檢測, TNFα、 IL-8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 hs-CRP 采用散射比濁法。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數資料以%表示, 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研究組的總有效率為90.70%, 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4.42%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 [n, n (%)]
2.2 癥狀、 體征改善時間 研究組的腹痛消失時間、 腹脹消失時間、 腸鳴音恢復正常時間、 血清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癥狀、 體征改善時間比較

表2 兩組的癥狀、 體征改善時間比較
血清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參照組 43 5.44±1.52 5.18±1.36 5.02±1.26 5.69±1.38研究組 43 3.82±1.12 3.78±1.03 3.08±0.96 3.67±0.98 t 5.626 5.381 8.031 7.826 P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n 腹痛消失時間腹脹消失時間腸鳴音恢復正常時間
2.3 兩組的血清TNF-α、 IL-8、 hs-CRP 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的血清TNF-α、 IL-8、 hs-CRP 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 (P<0.05), 且研究組均顯著低于參照組 (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的血清TNF-α、 IL-8、 hs-CRP 水平比較

表3 兩組的血清TNF-α、 IL-8、 hs-CRP 水平比較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P <0.05。
組別 時間 TNF-α (ng/L) IL-8 (ng/L) hs-CRP (mg/L)研究組 治療前 72.13±16.22 13.03±3.62 44.23±11.99(n=43) 治療后 33.24±9.25* 6.85±1.58* 13.21±3.95*參照組 治療前 71.69±16.23 12.95±3.56 44.54±12.23(n=43) 治療后 48.52±12.32* 9.62±2.13* 17.78±5.23*t 組間治療后 6.504 6.849 4.572 P 組間治療后 0.000 0.000 0.000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尚未明了, 有研究[5]認為與暴飲暴食、飲酒、 膽管阻塞、 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 據相關研究[6], 當前急性胰腺炎的總體病死率高達5% ~10%。 因此, 給予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并科學地選擇藥物相當關鍵。
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理是胰腺自身水腫、 壞死引起的炎性反應, 炎性因子在該病的發生、 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TNF-α 是由單核-巨噬細胞、 B 細胞、 T 細胞等多種細胞分泌的一種多肽類細胞因子, 參與體內的炎性反應, 可破壞胰腺的微循環, 促進胰腺內毒素的大量產生, 造成炎癥級聯反應, 促使病情進展, 造成機體多器官功能的障礙; IL-8 是一種趨化因子,能夠趨化和激活白細胞, 引起機體的炎性反應; hs-CRP 是最為敏感的炎癥標志物, 在炎癥早期即可大量合成釋放入血[7]。生長抑素能夠抑制胰酶的分泌, 同時還能調節和增強免疫功能, 與天然生長抑素作用完全一致。 外源性應用生長抑素能夠降低患者迷走神經興奮性, 阻礙炎性反應的進程[8]。 奧美拉唑能夠抑制H+-K+-ATP 酶的活性, 阻斷胃酸分泌, 作用強而持久。 本研究對43 例患者進行生長抑素聯合奧美拉唑治療, 結果顯示該組患者的血清TNF-α、 IL-8、 hs-CRP 水平較治療前顯著下降, 且下降程度大于單一生長抑素治療, 表明聯合用藥能夠有效減輕胰腺的炎性反應, 緩解病情。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用藥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0.70%, 顯著高于單一生長抑素治療, 表明聯合用藥療效更佳, 分析原因可能是生長抑素能夠抑制胃酸、 胰酶分泌, 阻斷炎性因子的釋放; 奧美拉唑能夠特異性抑制胃酸分泌, 有效保護腸黏膜屏障功能; 兩者合用能夠發生協同作用, 延緩炎癥進展, 有效縮短癥狀、 體征改善時間。
綜上所述, 生長抑素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療效顯著, 可有效縮短癥狀、 體征改善時間, 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