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南京江寧的網(wǎng)紅警察“江寧婆婆”分享了自己一次看病經(jīng)歷,網(wǎng)友們大呼神奇。事情是這樣的:某天,他打噴嚏把腰給閃了,當時沒什么不舒服,過了兩天卻突然眩暈,一歪頭一起身都天旋地轉。他以為頸椎出了大問題,趕緊跑去醫(yī)院。誰知,各種檢查做了一堆,仍查不出病因。隨后,他到耳鼻喉科,做了一個奇怪的檢查——戴著一個像VR眼鏡的東西,還會往耳朵里吹氣。檢查完,醫(yī)生捧著他的頭擺弄幾下,頭暈竟然就好了。
原來,他的頭暈是耳石錯位導致的,醫(yī)學上叫耳石癥。醫(yī)生捧著他的腦袋左搖右晃,是在幫他復位耳石。
耳石,其實不是真正的石頭,而是碳酸鈣結晶,非常小,肉眼看不見。因為形似石頭,醫(yī)學上稱之為耳石。正常情況下,耳石附著在人耳朵里的橢圓囊斑上,處于脫落和吸收動態(tài)平衡中,幫助我們感知直線加速或減速的運動刺激。但在某些情況下,脫落的耳石跑錯地方了,就會形成耳石癥,造成患者眩暈。比如,外傷、耳部其他疾病、年齡、劇烈運動、高血壓、糖尿病等,都可能導致耳石癥的發(fā)生。
頭暈是耳石癥最主要的癥狀,有的可能還會伴有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出冷汗等癥狀。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yī)師劉文婷表示,耳石癥雖然不危及生命,但有的人嚴重眩暈,非常恐慌,影響正常生活。她曾接診過一名老師,二十多歲時摔了一跤,導致耳石癥,一低頭就天旋地轉,此后三十多年都不敢低頭批作業(yè),得舉著,仰著頭批。
耳石癥雖聽著比較陌生,但并不少見。劉文婷醫(yī)生表示,日常門診中的眩暈病人,差不多有一半都是耳石癥。而且,60歲以上的人群最易中招,其發(fā)病率是18 ~ 39歲人群的7倍。“老年人供血不好 ,新陳代謝慢,會導致耳石膜變薄,粘不住耳石。”劉文婷醫(yī)生提醒,有“三高”、痛風、骨質疏松等情況的老年人,尤其要提高警惕。有的老人家,只是睡覺時翻個身,早上起床急了點,或鍛煉時動作稍微大些,耳石就脫落了。
那么,怎么判斷自己的頭暈是否由耳石癥引起?耳石癥引起的頭暈,有三個特征。其一,特殊體位。只在特定的姿勢或動作時,才會頭暈,換個姿勢,頭暈可能就消失了。其二,時間短。頭暈的持續(xù)時間一般不超過1分鐘。其三,是良性眩暈。雖然暈得厲害,但能痊愈。
上文中“江寧婆婆”所做的叫紅外眼震視圖(VNG)檢查。檢查時,要戴上眼罩,通過眼罩里面的攝像頭,收集眼球震顫情況,傳輸?shù)诫娔X上。往耳朵里吹氣,是為了刺激內耳的半規(guī)管,看其功能是否正常。由此,醫(yī)生便可以確診耳石癥,并判斷耳石掉到哪里,該如何復位。有些耳石癥可以手法復位,醫(yī)生捧著患者的頭擺弄了幾下,就能治好;有些要用儀器治療。
很多人出現(xiàn)頭暈,都以為是頸椎病或腦部問題,或梅尼埃病(一種耳源性眩暈疾病),第一反應去看神經(jīng)科、腦科。“這導致耳石癥很容易漏診。”劉文婷醫(yī)生說,有的患者因此飽受折磨幾十年。所以,一旦出現(xiàn)相關癥狀,應盡快就醫(yī),千萬別自己判斷,也別去網(wǎng)上看教程,試圖自己復位。(通訊員黃月星對本文有幫助)
摘自《中國家庭醫(yī)生》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