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妍

【摘要】目的 對鹽酸左氧氟沙星應用于婦科盆腔炎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共選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120例盆腔炎患者納入本次實驗,將其隨機均分為兩組,對其進行不同的治療方式,對照組患者實施氧氟沙星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實施鹽酸左氧氟沙星進行治療,對兩種治療方法下的治療有效率進行對比。結果 經過對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對比發現,實驗組為96.67%,對照組為76.67%,實驗組研究結果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具有差異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盆腔炎應用于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效果優于氧氟沙星治療,可減少藥物引發的不良反應癥狀。
【關鍵詞】鹽酸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盆腔炎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5..02
盆腔炎即盆腔炎癥,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宮周圍的結締組織及盆腔腹膜的炎癥,慢性盆腔炎癥往往是急性期治療不徹底遷延而來,其發病時間長,病情較頑固,細菌逆行感染,通過子宮、輸卵管而到達盆腔[1]。主要臨床癥狀為下腹疼痛、白帶增多、食欲不振以及月經異常等,盆腔炎不及時治療還可能會導致不孕不育、異位妊娠,甚至出現彌慢性腹膜炎等嚴重并發癥,還會有復發的可能性,臨床中應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的治療較為廣泛,具有較強的耐藥性,本文主要是對其臨床療效進行研究,選取本院接受治療的盆腔炎患者,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與我院進行治療的盆腔炎患者為研究對象,且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共隨機抽取120例,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60例,年齡21~57歲,平均(35.95±1.42)歲,已婚患者41例,病程1~9個月;實驗組患者60例,年齡20~56歲,平均(34.28±1.43)歲,已婚患者46例,病程2~8個月。本次研究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并無差異,具有可比價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氧氟沙星靜脈注射治療,將0.4 g氧氟沙星溶解于入100 mL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中,每日進行兩次注射,兩星期為一療程;實驗組患者進行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療,將0.2 g鹽酸左氧氟沙星溶解于100 mL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中,與對照組相同,每日兩次注射,兩星期為一療程。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并計算總有效率。經過一個療程治療后,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分類,共為三類,顯效:患者病情好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檢驗結果數據達標;顯效:患者病情有所減輕,癥狀未完全消失,檢驗結果數據部分未達標;無效:患者病情并無好轉,癥狀無減輕,檢測結果數據與初期相似。總有效率(%)=(顯效+無效)/總人數x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進行的實驗,所有相關的數據資料,包括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均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x2與p值對數據進行測量,P<0.05證明具有統計學價值。
2 結 果
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選定為總有效率,對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進行計算,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29%)高于對照組(78.24%),存在統計學差異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 論
盆腔炎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組感染性疾病,好發于性活躍的生育期婦女,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臨床上以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炎最常見[2]。引發病因種類多樣,不良的衛生習慣、產后感染、周圍器官出現炎癥侵襲等,常見癥狀為下腹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時、徹底治療,可導致不孕、輸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癥反復發作,從而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與社會經濟負擔。鹽酸左氧氟沙星是氟喹諾酮類抗菌藥,其可作用于細菌DNA旋轉酶和(或)拓撲異構酶Ⅳ,抑制DNA的合成與復制而導致細菌死亡,其生物利用價值較高,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婦科盆腔炎的治療[3]。本文為具體研究其治療療效,選取本院120例盆腔炎治療的患者,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實施鹽酸左氧氟沙星組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實施氧氟沙星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鹽酸左氧氟沙星應用于婦科盆腔炎治療中,其療效顯著,不良反應較少,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龔鐵梅.鹽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婦科盆腔炎的療效和安全性[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14).
[2] 高瑩瑩.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估[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4).
[3] 趙麗珠.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盆腔炎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