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冬 張淑玲

【摘要】目的 對心腦寧膠囊聯合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在急性腦梗死中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在進行樣本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診治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患者采用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進行治療,觀察組需要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以心腦寧膠囊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采用心腦寧膠囊聯合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進行治療后,患者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3.33%,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僅為73.33%,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當前的臨床治療中,急性腦梗死患者通過采用心腦寧膠囊聯合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的治療方案,能夠顯著的實現治療效果的改善,為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心腦寧膠囊;丁苯酞;依達拉奉;急性腦梗死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5..02
從當前的神經內科疾病來看,急性腦梗死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高發疾病,主要是因為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人體的腦部血管狹窄,甚至出現閉塞的情況,常見原因主要有血栓與腦部動脈粥樣硬化等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除此之外,血管內異常液體與固定等,同樣會經過血液循環,使得患者出現腦血管阻塞的情況,導致患者的腦組織出現血流灌注不足,使得腦組織產生病理改變[1]。在臨床中,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在不斷提升,同時體現出了較高的病死率與致殘率,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了嚴重的威脅。因此,本研究在選取60例患者作為樣本的基礎上,對心腦寧膠囊聯合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在急性腦梗死中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樣本是本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作為樣本,分組的依據為治療方法的差異。從患者的基線資料來看,本次選取患者在年齡構成方面,年齡46~75歲,平均(62.13±3.54)歲;男36例,女24例;從患者的病程來看,病程3~12年,平均(7.54±2.32)年。此次研究在開始之前,已經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患者在知情自愿的基礎上參與此次研究。在基線資料方面,經比較不存在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在治療之前,均需要采取常規的治療方案,包括營養支持腦部神經細胞、抗血小板聚集以及體內脂肪水平調整等等,從而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對照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采用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進行治療,其中丁苯酞軟膠囊的計量為每次0.2 g,每天3次,依達拉奉則需要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在濃度為0.9%的100 mL氯化鈉注射液中,加入30 mg依達拉奉,每天2次[2]。觀察組患者需要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口服心腦寧膠囊進行治療,每次3粒,每天3次。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在進行樣本數據收集之后,均需要采用SPSS 19.0作為統計學軟件進行計算,在計數資料方面采用組間率(%)進行比較,同時進行x2檢驗,而計量資料則需要進行t檢驗,在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性的過程中,采用的標準為P<0.05。
2 結 果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采用心腦寧膠囊聯合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進行治療后,患者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3.33%,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僅為73.33%,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隨著環境的惡化與生活方式的改變,高強度壓力的持續作用,使得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在不斷的提升,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了嚴重威脅。為了更好的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必須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通過采用心腦寧膠囊聯合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的治療方案,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總有效率,提升生活質量[3]。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采用心腦寧膠囊聯合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進行治療后,患者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3.33%,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僅為73.33%,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臨床治療中,急性腦梗死患者通過采用心腦寧膠囊聯合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的治療方案,能夠顯著的實現治療效果的改善,為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鵬會,趙金梅,劉 博.心舒寧膠囊聯合左卡尼汀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研究[J].中國藥業,2019(16):142-143.
[2] 袁 州.脈絡寧注射液聯合腦苷肌肽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7,32(12):2363-2367.
[3] 陳金喜,高寧博,牛廣義,et al.丁苯酞預處理對急性腦梗死rt-PA靜脈溶栓療效及安全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9(12):1351-1357.
通訊作者:張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