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梅


【摘要】目的 分析綜合康復護理在大面積燒傷患者護理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5月~2019年4月在我院進行大面積燒傷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實驗組(n=50)和對照組(n=50)。對照組仍舊采用醫院常規護理方式,實驗組在常規性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康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燒傷護理效果(痊愈、顯效、有效、無效)以及燒傷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肢體、心理、社會)評分。結果 在對患者進行一段時間護理后觀察得到:實驗組患者護理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生活質量改善評分比對照組高,兩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醫院實施綜合康復護理能夠從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功能等多方面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綜合康復護理;大面積燒傷;臨床價值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5..01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現代化發展,對于大面積燒傷患者的術后護理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在實際護理過程中,患者極易出現潰爛、瘙癢、紅腫等情況。[1]。因此,對患者開展康復護理,能夠進一步有效地改善患者術后現狀,減少心理負擔。本研究對本院100例大面積燒傷患者實施綜合康復護理,現將相關病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9年4月在我院進行大面積燒傷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分配的方式細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n=50),男23例,女27例;年齡20~45歲,平均(32.5±12.5)歲。對照組(n=50),男30例,女20例;年齡24~60歲,平均(42±18)歲。納入標準:①100例患者均為大面積燒傷患者②所有患者生命體征良好且燒傷面積相差較小。經統計學軟件SPSS 22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就診資料齊全且已經簽署護理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仍舊采用醫院常規護理方式,并注意叮囑和指導患者家屬科學用藥,時刻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定期協助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翻身和其他身體區域擦拭、復查等。
實驗組在常規性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康復護理計劃,方法如下:①在實際治療過程中,使用最為先進的表皮再生技術對患者創傷面進行科學的處理,在此基礎上確保患者身體各方面機能吸收營養物質。②針對不同患者的創傷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創傷面清潔并將失去彈性的表皮組織進行及時地切除。③在實際護理過程中,對患者生命體征和各項生理指標展開密切的監測和記錄,例如:心率、血壓、血糖、意識形態等等。④在患者接受二次治療后,相關護理人員要時刻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以溫和的態度來提供相關康復護理服務,并主動詢問患者近況和困惑,以專業的話語來消除患者的顧慮和擔憂。⑤當患者在接受康復護理階段時,可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制定合理、營養的飲食計劃表,鼓勵患者多攝入維生素、蛋白質成分高的食物,并在患者失水的情況下,進行液態鹽的有效補充。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經過一系列治療和護理后,結合本院《大面積燒傷患者護理標準》[2],以患者燒傷護理效果(痊愈、顯效、有效、無效)以及燒傷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肢體、心理、社會)為實際觀察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為[n(%)],予以x2檢驗;計量資料為(x±s),予以t檢驗。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 果
2.1 兩組燒傷患者護理效果對比(見表1)
2.2 兩組燒傷患者生活質量改善具體情況對比(見表2)
3 討 論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在對患者進行一段時間護理后觀察得到,實驗組患者護理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生活質量改善評分比對照組高。因此,為進一步有效地改善大面積燒傷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在傳統的護理體系基礎上進行有效地創新和優化,施行綜合康復護理的方案,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貼心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張 琳.綜合康復護理對大面積燒傷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06):210-211.
[2] 王石鳳.綜合康復護理在大面積燒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7):22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