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勇


去年以來,汕頭市生態環境局黨組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作為永恒的課題常抓不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和污染防治攻堅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人民為中心,激發污染防治攻堅動力,為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污染防治攻堅取得了階段成效,飲用水源水質持續保持100%達標,去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95.3%,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全省排名第二,梅溪河升平國考斷面水質達到Ⅲ類,練江海門灣橋閘第四季度水質達到Ⅴ類,達到階段性目標。今年1—5月,汕頭市空氣質量達標率98%;練江海門灣橋閘和梅溪河升平國考斷面水質月均值也分別達到Ⅴ類和Ⅲ類。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深化思想認識,永葆政治機關本色
將管黨治黨責任貫穿到生態環保工作的全過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學習教育持續加溫,突出“真學實做”,堅持理論學習第一議題制度,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生態文明理論作為首要議題、首要政治任務和長期堅持的主題,通過中心組理論學習、“三會一課”和“不忘入黨初心、當好時代先鋒”主題黨日等活動,全力提升黨員理論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廣大黨員干部深入理解把握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使政治理論入腦入心,以學促行,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用過硬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擔當有效保證生態環保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堅持嚴管厚愛結合,勤檢視轉作風,提高行政機關效能
堅持嚴管厚愛,強化監督體系建設。堅持落實好黨組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監督責任,形成上下聯動的責任網絡。開展“三轉一做”(轉觀念、轉職能、轉作風,做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創建模范機關黨建創新工程,抓早抓小落實談話機制,通過日常談話提醒防范問題出現,體現黨組織的關懷,激發“想干事”的動力,積極引領生態環境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在各自的崗位中創新績立戰功。黨組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推動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的聯動局面。持續在檢視問題上下功夫,把開門納諫、調查研究與檢視問題貫穿起來,推動深入基層開展堵點痛點問題調研。圍繞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管理措施、審批效率、辦事流程等環節,以及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服務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等,開展調查研究,既查找差距不足,又剖析問題根源,落實針對性、建設性舉措。全系統環保行政審批全面提速,審批效率進入全省前3名。堅持每月開展服務企業日活動,實行執法監管正面清單制度和減排幫扶服務措施,當好服務企業發展的“店小二”。疫情形勢下指導各區縣對接重大環保項目承建單位,幫助解決用工、施工原料和防疫物資緊缺問題,在建環保基礎設施項目復工率達100%。
堅持黨建引領,干字當頭擔當作為,推動治污攻堅出成效
將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模范機關創建一體部署、同步落實,織密黨建引領一張網,充分發揮領導干部表率帶頭、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形成全市上下“一盤棋”攻堅污染防治合力。
推進科學系統全面治理,打好碧水攻堅戰。統籌協調推進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整治不斷深化。用好“1+3”(練江辦+督察整改辦、污染防治攻堅指揮辦和市環保項目建設專項指揮辦)四線共促,專班督導,人技共用,監測評估,推進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整治項目建設。練江綜合整治全面加速。加快完成練江整治“2+2+13”工程,不斷深化“五清”行動,協同整治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染源,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1878家。推動傳統印染企業入園集聚發展、優化升級,潮南、潮陽印染中心入駐企業達159家。針對目前練江整治中急需解決的“雨污分流”和管網建設問題,牽頭潮陽區和潮南區全面開展“雨污分流”工程自我檢查、自我完善,進一步優化截流井設置,全面鋪開新建接駁管網建設,推進精細化做好雨污分流管道與污水管網有機對接;加大污水管網排查整改工作力度,強化監測調度,以污水處理廠進水量、進水濃度倒逼管網完善。深入推進梅溪河升平斷面水質達標綜合整治。牽頭金平區和龍湖區大力加快推進流域內黑臭水體和截污工程建設,強化重點河道及支流整治,推進流域內已建成的21個一體化處理設施發揮效益。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強力打擊違法排污行為,清查“散亂污”企業740多家,已關停取締406家。建立2個專班組日巡檢、周小結制度,督導全市1157個自然村“雨污分流、源頭截污”建設,987個自然村已竣工,竣工率達85.31%。
多點發力統籌協作,打好藍天保衛戰。聚焦大氣臭氧、顆粒物污染防控,摸清底數、精準施策,狠抓源頭治理。全面推進178家揮發性有機物(VOCs)省級、市級重點監管企業“一企一策”綜合整治和減排,開展2020年夏秋季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達標排放百日服務行動,對全市308家VOCs重點企業開展銷號式整治,對154家加油站油氣回收開展全覆蓋大檢查,強化營運柴油車用車大戶監管,對62家柴油車用車大戶入戶檢查。聯合市公安、交通部門上路檢查執法,依法查處排放不合格車輛上路行駛違法行為;敦促各區縣加快推進禁燃區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工作,確保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禁燃區燃煤鍋爐淘汰改造任務。強化施工工地、道路揚塵治理;加強空氣質量預測,及時啟動污染天氣多部門聯動應對措施,切實減緩污染天氣過程縮時削峰。
穩扎基礎嚴格規范,打好凈土保衛戰。全力推動危險廢物焚燒處置項目建設。為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前啟動并完成15噸/日的危險廢物焚燒處置二期項目建設。兩期設施的建設均在全省各地市同類處置設施中居領先地位,疫情發生以來在不影響本市醫療廢物處置情況下還協助應急處置兄弟城市的醫療廢物。建立市固體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工作機制。積極推進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化,強化全程監控和大數據輔助管理功能。
高標準嚴要求,全力推進環保督察整改。重點加強黑臭水體整治、練江支流整治、集中供熱項目建設等整改任務的現場檢查指導,督促牽頭責任單位全力加快整改。定期通報整改工作進展情況,做好整改調度及整改任務銷號工作。對整改工作滯后的進行通報、約談;對工作不力、整改嚴重滯后或存在“表面整改”“虛假整改”情況的依法依紀進行問責。汕頭市環保督查整改任務共61項,分解為215項具體措施,截至目前,110項具體整改措施已完成,98項具體整改措施達到時序要求。
聚焦執法效能提升,重拳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深化“環保+警察”打擊環境違法運作機制,開拓環保與各職能部門聯合的“1+N”模式。發揮市生態環境執法局統一指揮,各區縣局“局隊合一”的優勢,全市統一調度,以在線監控篩查、“雙匿名”有獎舉報、信訪核查、便衣駐點摸排等方式排查環境違法嫌疑,開展“靶向”執法,亮劍斬污,重典治理,持續強力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今年1—4月,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8319人(次),檢查企業2898家(次),下達處罰決定書100宗,有力威懾環境違法行為。
堅持一以貫之抓作風,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持久戰
接下來,全市系統將以持續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為抓手,深化學習深刻領悟生態環境保護與黨的使命宗旨的關系,準確把握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使命擔當,深學篤用新思想,馳而不息轉作風,鍥而不舍優服務,勇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服務生”,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持久戰。
要在科學謀劃規劃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高標準謀劃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及各項專項規劃,研究污染防治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凝練一批帶動作用強、影響大的重點項目。以“三線一單”為核心,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宏觀管控、源頭防污,簡政放權,為服務重大建設打造審批“高速公路”,為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落實“一區一核”戰略提供環境保障。
要在統籌聚力服務大環保格局上下功夫。要發揮生態環境部門“統”“分”“督”職能,起牽總頭作用,優化生態環保責任考核制度,明晰生態環保責任清單,加強統籌協調,使目標統一,同向發力。聯合各負有生態環保職責的部門,積極服務區縣、基層,俯下身子沉下心,與基層干部群眾干在一線,讓國家政策落實在一線,問題發現在一線、解決在一線。
要在監管幫扶并重服務企業規范化上下功夫。嚴格執法和正面清單監管制度結合,圍繞排污許可證全覆蓋、強制清潔生產、總量減排和VOCs等重點企業整治銷號目標,主動上門服務企業,做好政策宣傳和技術服務,降低企業合規成本。鼓勵和推進大氣、水、固體廢物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等領域的專項研究,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促進守法成風尚。
要在解決距離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和提高群眾獲得感上下功夫。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提升人民滿意度為目標,聚焦在影響民生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上攻堅發力,著力保護好作為城市名片的“汕頭藍”、城市的“水缸子”“米缸子”“后花園”和“菜籃子”。堅持群眾投訴無小事,及時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小”污染“大”擾民問題,科學引導妥善化解涉環保建設項目“鄰避”問題,以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真真切切的“幸福指數”。(作者系汕頭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