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泰


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再次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揚‘右玉精神”。“右玉精神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斗,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生態環境領域是踐行“右玉精神”的最前沿陣地,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將以堅定的政治自覺學習弘揚“右玉精神”,全面推進“四個建設”,讓“右玉精神”在嶺南名城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加強隊伍建設,永葆為人民
服務的初心
把“右玉精神”作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內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永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組建善謀善為、善作善成的環保鐵軍。一是以“右玉精神”提升隊伍凝聚力。全體干部職工要深入學習右玉縣干部群眾勠力同心、共治黃沙的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凝聚全局上下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二是以“右玉精神”強化隊伍執行力。以實際行動踐行“右玉精神”,嚴格落實《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十不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在實際工作中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細落實。三是以“右玉精神”增強隊伍戰斗力。“右玉精神”是右玉縣干部群眾知行合一的生動實踐。全體干部職工要堅持以學促知“強本領”,以知促行“求實效”,增強環保工作的前瞻性、精準性。
抓好制度建設,將制度優勢
轉變為治理效能
制度建設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障,佛山將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科學精神,尊重規律,構建完善具有佛山特色的生態環保工作制度。一是嚴格干部生態環保考核制度。嚴格實行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制定佛山市直機關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讓生態環境保護考核融入全市社會經濟發展全過程,成為領導干部考核任用必答題、重點題,尤其防止部分領導干部因疫情防控壓力,放松環保工作要求。二是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結合《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構建具有佛山特色的環境治理體系。要著力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確保2020年底排污許可全覆蓋。深化“三線一單”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改革,加快確定管控單元和準入清單,并推動成果落地應用。進一步深化環評改革,結合佛山市“區域環評+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等改革措施,落實對10大類30小類行業項目實行豁免環評手續,將17大類44小類行業納入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三是構建“有溫度”的監管體系。嚴格落實《市生態環境局關于落實污染源差別化環境監管的通知》要求,將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企業,民生保障重點行業等相關的1384家企業納入正面清單,免于現場檢查及減少現場檢查,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按照2020年佛山市環境執法工作要點,推進生態環境領域依法行政,嚴格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強化能力建設,為治污攻堅提供堅實基礎設施保障
加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全面推進環保項目建設,切實增強城市環境治理能力和環境承載能力。一是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管網建設,尤其是加快重點流域、生活污水排放重點領域、黑臭水體周邊等區域污水管網建設。蹄疾步穩推進固廢處置能力建設,強化醫療廢物環境處置監管,確保醫療廢物處置終端安全有序。提升完善危險廢物貯存收運體系,以完善環保基礎設施提升污染治理能力。二是提升環境監測感知能力。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大數據、區塊鏈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運用,推動生態環境大數據首期項目,建設飲用水源自動監測預警及水質自動監測站,探索建立固定污染源管理平臺。三是提升隊伍環境執法能力。扎實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提升執法裝備水平,大力加強環境執法教育培訓;強化市區鎮三級聯動執法;開展跨市聯合執法,聯合治理邊界污染。四是提升環境應急能力。加強與應急、三防等部門的聯動合作。加快推進全市環境應急預案備案、環境安全標準化整治和區域環境風險評估工作。充分做好處置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準備,提升城市應對環境突發事件的韌性。
推動營商環境建設,為高質量發展安裝“綠色引擎”
加大力度培育和支持節能環保產業,讓“綠色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一是開展生態環境領域掃黑除惡。結合中央、省環保督察任務整改工作,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精準查找環境違法的高風險行業企業,嚴查違法偷排有毒物質和違法處置、轉運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以典型案例推動“以案治本”,形成長效常治機制。持之以恒推進行業治理,建立行業治理全過程良性循環,規范行業行為,促進行業發展,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落實《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鼓勵群眾踴躍舉報環境違法犯罪。二是優化環保服務。嚴格落實《佛山市生態環境系統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穩定發展和服務企業十條措施》要求,繼續推進暖春行動、企業直聯、企業家接待日等活動,切實解決企業面臨的環保難題。三是用好環保信用評價“指揮棒”。強化環境信用評價結果運用,多平臺公開發布評價結果,并在生態環境、發展改革、經信等部門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對守法合規企業在環保補助資金、優先辦理環保行政許可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逐步建立“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監督機制,倒逼企業進行整改。四是大力培育節能環保產業。對全市環保產業進行合理布局,促進節能環保產業整體推進和結構升級。鼓勵龍頭企業開展VOCs治理等環保關鍵領域攻堅,促進科研技術成果與環保治理需求對接,推動成果落地應用。(作者系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