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高


2019年,惠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5.3%,珠三角最優,排名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12位;PM2.5年均值25微克/立方米,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屬“十三五”以來最優水平。今年1—5月,全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8.7%,PM2.5濃度21微克/立方米,在168個重點城市排名第5位。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東江干流水質符合Ⅱ類標準,西枝江水質良好,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2019年第四季度起15個國省考水質全面達標。
惠州市污染防治攻堅戰之所以能夠取得突破性進展,根本在于把握住了加強黨的領導這個總抓手,扭緊了落實黨政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通過政治建設、政治意識的加強和夯實,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政治責任更深入地納入到黨的工作的方方面面,和黨的領導、黨的建設發生了更加緊密的聯系,更充分地論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作為惠州市污染防治攻堅的牽頭部門,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深刻認識到要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這場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的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強化黨的領導,以黨建引領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任務完成。
深化黨建工作,加強黨的領導,引領惠州污染防治攻堅取得突破性進展
自2018年啟動污染防治攻堅戰以來,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同步將污染防治攻堅戰納入黨建重要內容,堅持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不斷提升政治站位,轉變作風,推動解決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的問題和困難,取得顯著成效。
主動落實“第一議題”制度,以專題學習研討、中心組擴大學習、專題黨課教育等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提升全局黨員干部的政治站位,強化參與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全局黨員領導堅持高處站位,主動站在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高度,謀劃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各項工作。如主題教育期間,全局副處以上黨員領導干部結合實際,深入調研,共撰寫調研文章11篇,對全市污染防治攻堅、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系統思考、積極探索。
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堅持將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最核心、最重頭的工作來抓,厘清本職工作與污染防治攻堅的關系,明確了“一切為了攻堅”的工作思路,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一體推動本職業務工作和污染防治攻堅同步開展,形成各項環境管理業務工作與污染防治攻堅無縫對接、一體相融的閉環系統,通過優化環評審批、嚴格執法監管、全面監測監控、科學分析論證等手段措施,全面為污染防治攻堅提供有力支撐。各科室和各縣區生態環境分局主動配合污染防治攻堅,積極安排業務骨干參與污染防治攻堅下沉督導工作,堅持每月下沉10天以上,落實周研判、月調度、季報告制度,身體力行支持污染防治攻堅。
積極實施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全面開展黨支部“六有”規范化建設,積極參與市“創一流支部、建一流城市”主題創建活動,推動建設“五強”黨支部,深化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顯著提高。全體干部職工,尤其是黨員同志工作主動性、積極性明顯提升,堅持以身作則、主動作為、敢于碰硬,積極投身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作風明顯轉變,有力、有效推動全市污染防治攻堅任務逐個落實。
以黨建為引領,惠州市生態環境局主動履行全市污染防治攻堅戰牽頭部門職責,推動全市各項治污工作進度明顯加快。推動建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6座、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34座,提標升級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33座,新建截污管網1034公里,整治入河排污口2246個,37條河涌消除劣Ⅴ類,27個黑臭水體全部達到“初見成效”標準,全面完成47處市、縣級水源保護區環境問題整治,清理非法養殖場1000多家、生豬14萬頭、禽類500多萬羽,清理養殖廢棄場地及糞污塘70萬平方米;實施121臺鍋爐的天然氣改造,更新電動公交車2541輛,公交車電動率達84.7%,注銷老舊車1.5萬輛,治理重點VOCs企業154家,整治生物質鍋爐506臺,推動近500個施工工地安裝揚塵噪聲監測設備,投入使用新型全密閉智能渣土車2220輛。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需要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
雖然惠州已經取得了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階段性成果,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仍存在不少問題、不少短板,對比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不小的差距。
水環境全面達標基礎不夠牢固,水污染整治系統性還不夠,截污管網不配套問題仍較突出,部分區域污水處理能力仍然不足,河涌和黑臭水體常態化管理還不夠到位;空氣質量持續提升壓力較大,臭氧污染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大氣精細化管理水平還不夠高;土壤污染防治體系仍不夠健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土壤環境底數還未全面掌握,污染管控體系仍有待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監管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多部門聯合監管和信息共享機制不夠順暢,全鏈條監管效果不夠好,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建設仍較薄弱。
當前,惠州正處于高質量發展、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關鍵時期。這些問題與群眾生活質量、生存環境息息相關,也影響惠州的發展質量,如果解決不好,將直接影響黨的執政公信力。
現在距離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時點,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客觀要求必須在污染防治工作進入深水區后,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以黨的建設為引領,進一步發揮生態環境局牽頭抓總職能,統攬全局,協調各方,集中優勢兵力決戰決勝,走出一條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共贏的生態文明新路。
堅定不移把黨的領導落到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方方面面
2018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聯合下發《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一項重要任務。下來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不斷發揮黨建優勢,加強黨的領導,全力引領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發揮黨的思想引領力,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生態環境隊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思想起點、邏輯起點和實踐起點。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將進一步全面組織學習,學深悟透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引領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發揮黨的政治領導力,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將站在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高度,堅決擔負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全力以赴推進這場史無前例的攻堅戰。
堅持黨的頑強戰斗力,既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也要打好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一方面,繼續將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當前最重要、最核心的政治任務抓好落實,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推動補齊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深化河涌和黑臭水體治理,強化機動車尾氣和揚塵污染控制,加強固體廢物全過程監管,持續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另一方面,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建設全過程,落實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強化生態環境的常態化管控,推進綠色發展,全面開展生態建設和修復,久久為功,不斷夯實生態環境全面穩定達標的基礎,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生態環境資源支撐。
發揮黨的社會號召力,大力構筑全民參與的生態環境共治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集中優勢兵力,動員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一個戰役一個戰役打,打一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人民戰爭。我們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調動企業和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大格局。我們還要積極發揚黨內民主,調動全市生態環境系統黨員干部的積極性,把全系統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大局上來。
發揮黨的組織凝聚力,強化綠色選人用人導向,打造生態環境鐵軍。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導我們,要建設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生態環境系統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我們要把加強生態環保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推進作風和紀律建設,形成嚴、真、細、實、快的作風;要選賢任能,主動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撐腰打氣,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支撐保障。(作者系惠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