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亮



作為世界級石化基地的惠州市大亞灣區,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面臨的壓力尤為嚴峻。在加快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謀劃布局綠色石化重大產業項目的同時,大亞灣區自2014年以來,率先在全省開展VOCs“一企一策”綜合整治,探索出一條具有灣區特色的VOCs治理之路,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大亞灣區空氣質量維持良好水平,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96,優良率94.2%,綜合排名位居惠州全市前列。
一企一策,提升治理成效
位于大亞灣區的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宙邦化工”),主要從事鋁電解電容器化學品、鋰電子電池化學品等生產作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VOCs帶來異味,給居民生活帶來不少困擾。
為解決異味擾民問題,同時提高廢氣收集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企業在區生態環境部門指導下,成立工作組專項攻關,拿出治理方案。2015年,企業上馬一個噴涂PFA反應釜,總體反應轉化率更高,減少了含硫異味廢氣的產生。采用集氣罩加強車間無組織廢氣收集,并將收集的廢氣與活性污泥池內介質充分接觸吸收90%以上無組織排放的VOCs,減少VOCs排放量。
2019年,企業新上一套RTO末端治理設施。對污水站調節池、UASB池、初沉池等易產生VOCs(含有硫化氫、硫醇和其他惡臭有機質)的池體進行加蓋密閉收集,再經堿洗噴淋+RTO爐進行處理達標排放。通過上述生產工藝改造、無組織廢氣優化收集、末端治理升級改造等措施,有效削減VOCs排放11.3噸,基本消除了異味擾民投訴問題。
截至2016年,大亞灣區自主開展了75家涉VOCs企業的排查治理,有效提升了企業VOCs無組織排放收集及末端治理效率,異味投訴率較前期下降80%。
作為重點化工園區,大亞灣區各類化工企業的反應釜、原料輸送管道、泵、壓縮機、閥門、法蘭等環節易產生揮發性有機物泄漏,大大小小的泄漏點最終產生的VOCs排放量也是非常大。為此,大亞灣區于2014開始試點推行LDAR(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同時啟動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海石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惠州煉油分公司LDAR試點,并于2015年通過原省環境保護廳組織的專家驗收。此次試點共計檢測并修復35個泄漏點,進一步減少了VOCs無組織排放。
在試點基礎上,大亞灣區建立石化企業LDAR制度。制定LDAR企業清單,督促其按相關技術規范實施泄露檢測與修復技術應用。截至2019年,共計20多家企業把LDAR技術納入日常生產管理中,實現了石化區重點企業LDAR常態化實施全覆蓋,對140多萬個密封點按季度進行檢測,首輪修復實現的年泄漏總減排量300多噸。
總結提升,減少污染排放
位于大亞灣區的廣東立邦長潤發科技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潤發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涂料化工企業。
2015年,針對VOCs治理存在問題,區生態環境部門督促企業啟動全廠VOCs綜合整治工作。先后實施油漆車間加裝隔間密閉改造、原料儲罐氮封+呼吸閥+油封改造、廢水收集池加蓋密閉收集改造等;重做全部廢氣收集管道,并優化廢氣收集風量設置,將VOCs無組織排放轉為有組織收集,收集效率提高至90%以上;重新優化配置VOCs廢氣治理設施,對低、中、高濃度廢氣分別使用不同廢氣處理工藝。通過上述改造,該企業廢氣收集效率和處理效率均達到90%以上,環境效益改觀明顯。
長潤發公司的整治提升,是大亞灣區對VOCs治理實施精準施策,不斷提升治理成效的縮影。
多年來,大亞灣區實施重點VOCs企業綜合治理,截至2018年,已全面排查石化、化工、印刷包裝、表面涂裝、電子、集裝箱等涉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重點行業企業,建立了52家“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重點減排工程企業清單。在此基礎上,以重點行業和重點污染物為主要控制對象,開展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散亂污”企業排查、分類和清理,建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動態清單。截至目前,共完成省控、市控VOCs企業專家現場核查驗收33家、“散亂污”治理126家。
針對不同行業排放特征,大亞灣區通過交叉執法,逐一排查企業的物料臺賬、工藝流程、集氣系統和廢氣治理設施等環節是否合法合規,共計登記造冊34家,對其中20家符合要求予以銷號處理,對14家存在問題的責令限期整改,并于近期召開3次專題會議推進VOCs企業銷號整治工作,引導和督促企業按時按要求完成整改。
多方管控,持續推進治理
除了管住企業排污大戶,對于汽車維修等面源污染和機動車等移動源污染,大亞灣區也不斷強化措施管控,減少VOCs排放。
對于汽車維修行業,大亞灣區通過強化生態環境、交通等部門執法聯動,加強摸底排查,登記造冊并動態更新汽修行業問題清單,引導和督促汽修廠使用水性、高固分等低VOCs含量的環保型涂料,在噴烤漆房內開展噴漆和烘干作業,確保廢氣經收集處理穩定達標排放。
對干洗行業開展整治行動,登記造冊并動態更新干洗店問題清單,淘汰開啟式干洗機,全面推廣使用配備溶劑回收制冷系統、不直接外排廢氣的全封閉式干洗機。2020年已完成了全區32家干洗店的整改,并督促店主加強干洗溶劑儲存、使用、回收等環節管理。
開展餐飲油煙整治行動,督促各大中型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落實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定期維護保養油煙凈化設施,確保達標排放。此外,劃定禁止露天燒烤區域,引導燒烤露天檔口入店經營并配套油煙凈化設施。2019年,依法查處涉餐飲油煙違法行為20宗,規范整治燒烤檔位30處。
在機動車VOCs綜合治理方面,2018年以來,大亞灣區更新新能源車180輛,公交車電動化比例達到100%,出租車電動化比例達到62.5%,共計淘汰傳統泥頭車600多輛,更新新型智能全密閉式泥頭車822輛;同時定期開展機動車尾氣路檢,加強柴油貨車用車大戶入戶抽查,以尾氣排放和汽油蒸發排放控制為重點,推進機動車VOCs減排。
加強油類儲存、運輸和銷售過程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治理,全區16座加油站、9座成品油儲油庫全面完成油氣回收治理,完成率100%。對已安裝油氣回收的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全面加強運行監管,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對汽油儲運銷環節油氣回收系統外觀檢測,視情進行維護和修理,年回收汽油約300噸。
“通過多措并舉,‘十三五以來全區有效削減約8千噸VOCs排放。”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大亞灣分局負責人提到,大亞灣VOCs治理雖然取得了扎實成效,但是依然面臨諸多難題和困惑。接下來,大亞灣區將以臭氧污染防治為核心,協同控制NOx、VOCs排放,持續加強項目準入,落實排污許可制度,重點抓好工業園區VOCs污染防治,繼續實施重點行業VOCs銷號整治,加大柴油貨車整治,推廣港口岸電建設,開展油品質量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削減VOCs排放,預計“十三五”期間可以減少VOCs排放1萬噸以上。同時,加強多部門以及區域聯防聯控,建立和完善跨部門、跨區域VOCs協同防控體系。(文章材料及圖片由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大亞灣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