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镕 劉遠忠



“謝崗將高標準推進生態建設,全域開展海綿城市規劃,整體統籌公園碧道工程,全面打造美麗幸福村居。”
6月11日,東莞市人大代表、謝崗鎮委書記胡毅峰在東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以下簡稱“人代會”)上表示,謝崗鎮將按照“突出打造生態”的要求,不斷加大生態基礎設施投入,把建設“海綿城市、生態公園、百里碧道、美麗幸福村居”作為推進生態建設的重要抓手,著力構建謝崗南有森林公園、生態旅游區,北有濕地公園、“百里碧道”,生態綠廊穿城而過的優美生態格局,全力打造生態建設的亮麗名片。
開發濕地公園,打造旅游勝地
據東莞市生態環境局謝崗分局副局長羅志成介紹,位于謝崗鎮西北部的銀山市級濕地公園,原來屬于一片低洼河漫灘涂地,少有人問津,利用率不高,但現在通過整治卻是舊貌換新顏。
羅志成說:“去年,我們市把銀山濕地公園的提升作為重點改造工程列入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投入了8500萬元進行改造提升。現在濕地公園煥然一新,總用地面積105.06公頃,濕地率達到65.86%。去年年底新公園開始啟用,為市民就近休閑游玩提供了一個既便利又舒適的場所。”
走在銀山市級濕地公園,可以看到來往散步的人群三三兩兩。很多人說,經過一天忙碌的工作,下了班到湖邊走走,吹吹風,看看花,滿眼的青蔥,感覺十分愜意,整個人可以瞬間放松下來。
對此胡毅峰評價說:“銀山市級濕地公園不僅是謝崗鎮人民的福祉,更是生態建設助力城市品質提升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點睛之筆。公園建成后帶來了豐富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生態效益方面,公園生態保育區綠化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綠道總長1500米,為銀山構成一道堅固的綠色屏障;濕地凈化區利用水生植物吸附原理達到水質凈化的目的,強化濕地自我修復能力,對降低城市內澇、充分涵養水源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在社會效益方面,濕地公園游覽區與觀賞區為市民提供休憩、娛樂、科普、健身的綜合性區域;在保育區內設立三座觀鳥屋,以豐富的鳥類打造水鳥天堂,營造“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的美景,成為市民的觀鳥圣地。
在經濟效益方面,濕地公園開發后,周邊的環境都得到了改善,而且西部片區粵海產業園的周邊配套建設也得到完善,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附近地塊價值,增強了對優秀企業和人才的吸引力。
羅志成告訴筆者,目前謝崗十分重視生態保護工作,在東莞第一高山——銀瓶山的山下,一座規劃用地面積184.90公頃的銀瓶湖濕地公園正在建設中,該項目總投資約3.8億元,計劃在2020年底基本完成一期建設。該濕地公園通過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立起以河流、庫塘、灘涂組成的復合型濕地生態系統保護體系,維護區域生態安全,保護和豐富區域生物多樣性,力爭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內一個高品質的重要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
羅志成說,不僅如此,謝崗的鐵路公園、羅中山公園、人民公園等一批生態公園也在籌劃建設中,謝崗鎮將通過這些品質生態項目的打造,最大限度發揮資源和生態優勢。
提升水岸環境,推進碧道建設
胡毅峰在“人代會”上發言說:為了將“良好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個理念貫徹落實,高標準建設生態,謝崗鎮始終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堅持規劃先行。
“我們委托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的‘土人設計團隊進行了生態基礎設施規劃,并編制完成了海綿城市規劃、碧道建設規劃等,通過完善一系列規劃,將河涌整治、水污染治理與城市帶狀濕地建設結合起來,因地制宜、有章可循地推進全域海綿城市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力爭使生態優良成為謝崗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名片。
謝崗鎮擁有7萬多畝原始山林和湖泊,森林覆蓋率達48.12%,生態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為此謝崗發揮所長,將城市建設與治污攻堅結合起來謀劃推動,高標準規劃建設31.7公里的百里碧道工程,著力打造“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兩岸水生態環境,讓生態廊道滲入城市,連通南山北水和兩個濕地公園,成為城市綠廊、中心公園。
羅志成介紹說:“今年我們重點將對謝崗、大厚、黎村三條截洪渠的兩岸水生態環境進行提升,實施總長5.7公里,總投資約3.8億元,總面積約104公頃,碧道平均寬200米,最寬處達300米。兩岸建設有綴化草坡、慢道系統、親水棧道、生態島等,預計年底能基本建成。”
同時,作為東莞全市唯一全域海綿城市試點建制鎮,謝崗鎮目前已編制完成《銀瓶創新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謝崗鎮海綿城市建設政策文件》等7個海綿城市建設指導文件,希望通過編制和完善一系列海綿城市規劃,形成因地制宜、有章可循的全域海綿城市建設環境。而作為全市7個水污染治理示范鎮試點之一,2020年謝崗鎮還把開展河涌原位生態修復列為全鎮十三件民生實事之一,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生態修讀、河道保潔”的“5+1”要求,開展總長13.12公里四大截洪渠修復工程,力爭年底實現全部水質達標。
有付出總有收獲。2019年,謝崗鎮獲評市住房城鄉建設工作綜合評價先進單位第一名、東莞市美麗幸福村居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黎村美麗幸福村居建設項目獲評“東莞市十大美麗幸福村居”……謝崗鎮生態文明建設正呈現日新月異的面貌。
建設美麗村居,增進民生福祉
近年來,謝崗鎮立足生態文明建設,根據《東莞市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范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范區建設,尋求發展的新動力、新優勢;增強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6月6日,謝崗鎮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范建設項目如期開工建設,為鄉村振興戰略再添一抹亮色。
該連片示范項目規劃面積約6.3平方公里,總投資估算為16383.37萬元。計劃實施大龍舊村片區、銀瓶山出入口片區、銀瓶客鄉村居區、森林戶外拓展區和環境綜合整治5大建設內容,包括先秦古跡文化展示、舊村改造、農田河道景觀提升建設、廢舊房屋改造民宿試點、銀瓶山森林公園商業街提升建設等亮點工程。
據謝崗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事實上自2011年起,謝崗鎮就開始以改善鎮村整體面貌為目標,以村居環境綜合治理為抓手,全力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著力于活化閑置用地、完善基礎設施、整修道路建筑、整治市容衛生、綠化美化環境、建設特色村居等工作。
經過近8年的不懈努力,至2018年9月,謝崗鎮12個村(社區)中的8個村(社區)已完成美麗幸福村居建設,建成率達67%,上述8個村(社區)也全部順利通過東莞市宜居辦的綜合驗收。
胡毅峰表示,接下來謝崗鎮將積極利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還原生態,進一步用鄉村振興建設理念增進民生福祉,通過生態文明建設來提升城市品質,突出謝崗本地特色,形成“南山北水,城在其中”的山、水、城共融空間格局和生態資源優勢,打造山水輝映、產城融合的生態智慧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