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悠久歷史是當前工藝美術設計的靈感來源,在現代工藝美術設計中對傳統文化進行有效借鑒和創新,不僅能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促進我國現代工藝美術設計的有力發展。
一、現代工藝美術設計對傳統文化元素借鑒和創新的意義
不同的文化元素讓時代的發展與演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而在現代工藝美術設計中添加傳統文化元素,則能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進行連接,在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借鑒和創新過程中,有效弘揚我國的民族精神。我國目前的工藝美術設計體系不夠完整,大多工藝美術設計受西方的影響。將現代工藝美術設計與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能有效提升工藝美術設計的競爭力,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大力發揚。
二、現代工藝美術設計中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借鑒
(一)色彩借鑒
我國的傳統工藝作品大多色彩豐富且搭配大膽,這種色彩元素被現代工藝美術設計完整傳承下來。在工藝美術設計的顏色借鑒中,較為常見的顏色借鑒包括青銅器、陶瓷、絲綢等。合理的色彩應用,能提升工藝美術作品的視覺性,達到吸引觀看者的效果。另外,現代工藝美術設計除了對傳統工藝色彩的借鑒,還根據實際情況對傳統色彩進行了相應的改造和提升,這不僅提升了工藝美術作品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工藝作品的意境和品位。
(二)造型借鑒
現代工藝作品的造型大多受到傳統工藝作品造型的啟發,而現代工藝對傳統工藝的造型借鑒,大多來自石器、玉器、雕塑等傳統工藝品。因此,我國的工藝品造型具有較高的藝術感,其中目前受人喜愛的格子、鏤空、流蘇等設計,也都出自我國的傳統工藝造型。
三、現代工藝美術設計中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創新
(一)工藝方法創新
相較于現代高效、快速的工藝制作方法,傳統的工藝制作方法大多效率較低。雖然傳統的工藝方法制作技藝精湛,但不能滿足現代大眾的需求,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工藝作品的機械化生產方式不僅有效提升了制作效率,而且能讓工藝品的制作滿足市場需求。
(二)材料創新
我國傳統工藝作品的材質大多采用自然材質,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的工藝作品材質除了自然材質外,合成的新型材料使用也較為頻繁。現代工藝作品新型材質應用不僅有效降低了工藝作品的制作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讓工藝作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讓人們獲得個性化的追求。
(三)應用傳統紋案
我國的工藝作品紋路,除了大量借鑒陶器和青銅器作品的制作紋路外,對我國特有的剪紙、書法、畫像等文化元素也多有借鑒,將這些文化藝術的形式和紋路等元素應用到現代工藝作品中,不僅讓工藝作品保持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內涵,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現代工藝美術設計大多通過對傳統文化元素的研究進行相應的設計優化,這種優化將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精髓和現代工藝美術設計進行融合,不僅能讓工藝作品更好地表達中華傳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通過工藝作品對傳統文化進行了有效傳承與弘揚。
在現代工藝美術設計中熟練應用傳統文化元素,能有效提升現代工藝美術設計的發展力度。在現代工藝美術設計中,我國的傳統文化占據著重要位置,在現代工藝美術設計和工藝作品中大量借鑒和創新傳統文化元素,是未來工藝美術設計的重要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繼俠、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福建茶葉,2018(8):106.
[2]劉馨.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新應用淺析[J].長江叢刊,2018(34):144-145.
作者簡介:
郭能興(1970-),漢族,江西九江人,大專學歷,九江日報社編輯。
1994年10月到九江日報社行政辦公室,從事文件編排和圖文處理工作。2000年7月調至總編室,擔任《九江日報》新聞版編輯,后來擔任理論版責任編輯。在同一編輯工作崗位工作20年,期間,編輯排版的版面被評“A版”(最佳版面)無數,在擔任理論版責任編輯時,也抽空寫評論,如近期寫的《微信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2019年8月8日)獲得讀者一致好評。工作認真負責,從未有過重大差錯。個人每年年度考核都合格,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
作者單位:九江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