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在2020 年5 月關注哪些文化熱點話題?
《著作權法》10 年后再迎修正案,關注四大版權問題
2020.05.05 騰訊研究院 田小軍
《著作權法》制定于1990 年,并于2001 年和2010 年因國內經濟社會發展與國外環境變化進行過兩次修訂。五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將首次審議《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著力解決各界爭議的新型互聯網版權問題。人工智能創作內容的版權保護、游戲直播是否屬于“合理使用”、 平臺版權治理如何真正奏效、賽事直播是否允許 “創造性制播”,上述四個問題將成為《著作權法》此次修訂所需關注的重要問題。
“五五斷更節”:網絡文學產業將因此改變嗎?
2020.05.06 新京報書評周刊 宮照華 李永博
5 月5 日,網文作者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自發舉行“55 斷更節”,抗議閱文免費政策。在從個人的抨擊轉而成為集體的反抗后,“斷更節”可能會為網絡文學產業帶來一些實質性的轉變。網絡文學的未來應該如何健康發展,作家在簽署合約時應當考慮到哪些問題,如何使用版權法案保護創作者自身的權益,這些都將是網絡文學的作者與讀者應當關注的問題。
出版業高流動率背后
2020.05.11 做書 AOI
近些年,一線編輯的高流動率已經顛覆了許多人對出版行業就業穩定的印象。而高流動率又和低薪、績效考核嚴苛兩點緊密相關。加上很多公司僅僅把編輯當成看稿機器,對新人成長不上心,也進一步加重了人員的流動率。文化產業的性質決定了它無論如何還是需要個體的自由創造力,正因為如此,對于量化、標準化對產業造成的傷害,從業者本應有最高度的敏感和警惕。
出版圈職場生態:“后浪”不愛大道理,“前浪”喊話相處不易
2020.05.22《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孫玨
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正迫使出版機構加速轉型腳步,新崗位需求驟增,譬如新運營人才、多媒介內容研發人才、音視頻制作人才、直播短視頻出鏡達人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而在職場中,這些“難以相處”的“后浪”需要的不僅僅是“激活開關”,而是感受到足夠的支持以及對于自身小步成長的積極回應。主管們畫的“大餅”、姿態過于居高臨下的“談心”遠沒有他們切身感受到的某些細微來得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