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福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洛陽分院 河南洛陽 471001)
當前我國通航企業絕大部分規模很小,經營范圍單一和運營能力較弱,主要與當前我國不完整的通航工業體系有關,雖然目前我國通用航空運輸網絡已初具規模,但運輸網絡的連接能力、覆蓋能力和通達能力有限,與美國相比還存在起步晚、發展緩慢、規模小等問題。
據民航資源網統計,截止目前中國內地擁有通航企業601家,現有注冊通航飛機3229架,經統計2019年我國經營性通用航空企業航空器數量發現擁有10架航空器以內的通航企業占比88%,10~20架占比7%,大于20架以上的占比5%。2019年通航業全年飛行時間為112.5萬h,比上年增加了16.7%,絕大部分的企業年飛行小時數低于500h。而在通航業內較為特殊的是飛行培訓學校,因為飛行培訓學校所擁有的訓練飛機數量以及全年的飛行小時數都會遠遠多余其他的通航公司。他們的訓練量跟維護工作量也會遠遠多余其他小的通航公司。為了能夠保證訓練正常出機,他們的維修工作量也很大。本文就從維修現場管理到維修團隊培養建設方面來進行探討,如何提高通航飛機維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當前的通航企業維修能力存在維修人員數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維修廠房、設施和設備老舊,布局不合理等問題。首先,我國通航機型種類復雜,具有相應維修資質的維修人員數量少。其次,由于通航企業吸引力不高,難以留住優秀的人才。數據表明過去五年間,相關通航企業流失的維修人員達544人,其中維修管理人員112人,執照和放行人員321人。專業維修人員的流失,不僅嚴重制約我國通航的發展,也為通航作業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我國通用航空業規模仍然較小,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通航企業的維修廠房、設施和設備老舊,布局不合理。既沒有引進先進的5S管理或者6S管理,也沒有固定的維修空間和位置。
第一,維修人員的數量不足加上維修工作量的不同,比如超負荷工作或者工作量不足,會使得維修人員工作時沒有達到比較好的覺醒水平,工作表現不佳,精神渙散,從而導致出現差錯的概率增加。
第二,維修人員結構不合理,通航的維修技術相對比較落后,同時由于人員的管理機制不完善,導致維修人員在維修工作時,可能責任心不強,將直接影響到維修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第三,沒有固定的維修空間和位置,維修工作就需要到處找耗材,工具,設備和文件資料。這就使得維修現場的工具耗材管理松散,物件未進行合理科學的布局,缺乏明顯的標志標識,材料胡亂堆積存放,缺乏分類、分組管理意識。這種情況下,維修人員更容易犯經驗錯誤和不習慣現場查閱手冊等問題。
對于如何提高維修質量和效率,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決:第一,引進現代企業廣泛應用的現場管理的6S管理理念;第二重視維修工作的工前準備和維修細節管理;第三重視維修團隊的培養。
6S管理是在5S管理的基礎上加入了“安全”要素,5S管理最早于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的企業興起, 5S由“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五個管理活動組成,是一種對生產現場各種元素實施有效管理的方法,在國內外企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經過逐漸升級和發展,為進一步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衍生出了以5S管理為基礎的新型管理模式,6S管理便是其中之一。6S管理是對傳統5S管理補充和完善,旨在提高生產安全水平。具體的6S管理內容如表1所示。
在6S的幾個要素中,最需要做的就是整頓,合理的定位存放和明確的標識能夠使工作現場清晰,有條理,維修人員開展工作也會有好的心情和表現。但是往往會有企業的整頓只停留在形式化,而形式化的結果就是沒有得到改善。我們給出的建議是劃區域整頓,比如正常的定檢工作或者換發工作,可以考慮劃定一個或者兩個特定的區域作為定檢工作或者換發工作的特定位置且固定不變,對維修人員有相應的培訓并且嚴格地要求貫徹執行,而不受其他工作的影響。在這個特定區域內有定檢工作或者換發工作所需要的常用設備器材,比如干燥氣源,可靠的地面電源,照明,有明確定位標識置物架和開展工作所需要的工具等。在這一兩個特定的區域嚴格執行6S管理,并且要有維修人員在這樣特定的區域長期開展工作。

表1 6S管理的具體內容
6S管理活動一時做好容易,長期做好不容易,時間長會流于形式,需要不斷創新強化。所以為了持續推進6S管理,也需要成立6S管理的組織機構,負責協調各部門工作,保障6S管理工作的正常推進;其次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和細則,保證管理實施過程中的一致性;最后針對6S管理情況制定相應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標準,形成長效機制,確保管理質量。
維修工前準備是機務維修的基礎,可以保障后續維修活動能夠有效率地進行。機務維修工前準備的內容較多,如工具的使用、設備的準備、工作單卡的提前學習等等,同時,還需要對重點的準備內容進行關注,從而使準備活動盡可能地完善。通過工前準備,可以實現對維修人員的合理安排以及維修工作流程的確定,因為每一個維修人員都有屬于自己的專業和擅長的維修方向,所以需要合理安排維修人員,使每個人的能力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另外,維修流程的確定則可以極大地提升維修的效率,同時使維修面擴大,而不會出現重復維修的情況或者維修空白地帶,從而影響維修質量。
維修中的細節管理直接決定了機務維修的質量,故而需要強化機務維修工作的細節管理:細節管理除了嚴格執行制度規定,抓好思想技能培訓外,要改掉之前長期以往在維修中存在的低標準、老毛病和壞習慣。這樣才能保證維修工作的高質量。
維修團隊的建設和培養對維修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有很大的影響,一個好的團隊應該具備有一個好的管理者,負責團隊工作的統籌規劃和工作監督,并且能夠激勵團隊成員;還應該具備有各維修專業的維修人員,以保證能覆蓋維修所涉及的所有專業。維修團隊與團隊之間及維修團隊內部都要需要定期做維修人員的勝任力評價,具體的評價方法可以參考《航空機務人員勝任力評價研究》的“基于勝任力要素間共協整合機理的評價方法”,評價結果對個人勝任力的發展具有明確的指導作用。評價強調的是機務人員的勝任力同崗位要求的吻合度,優先發展瓶頸勝任力,要求機務維修人員勝任力平衡發展,這樣可以避免個人發展的盲目性,提高組織人力資本投資的效益,并將個人勝任力的發展需求同國家軍隊的戰略目標統一起來,從而培養出優秀的維修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