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路

位于烏江、長江交匯處的涪陵擁有三座旋轉立交橋和一座雙子塔高樓,遠離重慶主城區一百公里卻同樣繼承了重慶魔幻城市這一屬性。午夜的烏江二橋,行駛的車輛像移動的彩燈裝飾著這座720度旋轉大橋,散發出迷離的色彩。

“塔間朝天門,魔幻夢山城”,重慶市區三面臨江,一面靠山 ,倚山筑城,建筑層疊聳起,道路盤旋而上,城市風貌獨特,由此形成奇麗夜景。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我是吳正杰,目前是視覺中國以及美國Getty Images簽約攝影師,同時也是一名職業風光建筑攝影師。從三年前接觸航拍開始,無人機可以說是給了我第三只眼睛,可以讓我以上帝的視角去探索俯瞰這個世界。目前無人機已經累計飛行近500次,總里程超過1000公里。
我之前一直在廣東讀書,不過呆了三四年也沒學會廣東話,反倒是偶爾的機會接觸到了一個玩“御”Mavic Pro挺好的師兄,后來經常跟師兄一起出去旅游,慢慢地熟悉了航拍,后來這個師兄工作忙,沒怎么飛,我就干脆把他的“御”Mavic Pro收購了過來,從此開始了我的航拍之路。
我覺得自己并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拍攝風格,我啥都拍,只要看見啥漂亮或者比較有意思的都會想去拍,風景人文的都喜歡。至于為什么會愛上航拍,我想大概是因為上帝視覺本身就比較有沖擊力,大部分人都沒法通過自己的眼睛看到,而我享受這種獨特的視角。
拍攝前我一般都會在衛星地圖上看好地點,然后挑個適合的時間去拍,比如拍天際線一般都選日出日落的時候,藍調時刻華燈初上非常迷人,當然有時候正午也適合垂直俯拍。一般我都是連續飛3塊電池,實在高度不夠還可以接片,之前去湖南高椅嶺,就有張圖是航拍20多張垂直拍的接起來的。
夜景是航拍的痛點,我拍夜景的話,一般要用到AEB連拍,就是相機上的包圍曝光,首先關掉運動模式,開啟三腳架模式,然后手動對焦,我經常會先拍幾組包圍合成HDR,然后再把這幾張HDR堆棧一下,比如拍5張的話是-1.3ev、-0.7ev、0、+0.7ev、+1.3ev,后期再進行HDR合成,這樣動態范圍會大很多,能夠進一步提升畫質,堆棧后可以降低信噪比。
未來我最想去的地方是納米比亞,有個紀錄片叫《輪回》,我看了不下十遍,里面有好幾個場景都是出自納米比亞,后來了解了一下相關資料,非常向往這個一半沙漠一半海洋的地方,另外曾經喜歡過一個很出色的人文攝影師——葉子飄天下,可惜不幸在納米比亞車禍去世了,所以就更想這個去葉神走過的地方看看了,算是一種悼念吧。

2019年9月攝于甘肅七彩丹霞,張掖七彩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積大、集中,層理交錯、巖壁陡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斕而稱奇,有紅色、黃色、白色、綠藍色,色調有順山勢起伏的波浪狀,也有從山頂斜插山根的,猶如斜鋪的彩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層紅色的輕紗,熠熠泛光,色彩異常艷麗,讓人驚嘆不已。

航拍視角下的高椅嶺,像一條巨蜥盤臥在這碧藍的湖面。有人評價為“世之所有,此盡有之”。由于航拍角度限制五百米,拍不全巨蜥和臥龍同框的畫面,此圖為手動拍攝20余張,全景拼接合成。

從珠峰回拉薩的路上路過滿拉水庫,冰封的水庫和粉色的山嶺交錯相間,像是回到了遠古時代的冰河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