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暢
腸系膜淋巴結炎是兒童多發病,一般由消化道或者呼吸道感染所致,是引起腹痛的常見病。目前西醫針對腸系膜淋巴結炎以抗感染治療和對癥處理為主,相關報道[1]指出該病容易反復,單純抗感染治療的效果不一,如何縮短療程,提高治療效果對兒童的的健康發育有重要的意義。研究資料[2]表明腸道感染會造成菌群紊亂,也是造成反復的因素,因此有研究提出使用益生菌來改善腸道微環境,促進治療效果。本文探討修益升在腸系膜淋巴結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80例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納入標準:①伴有腹痛、腹瀉或發熱或嘔吐癥狀,腹痛為持續性鈍痛或陣發性絞痛,位置在臍周、左上腹至右下腹;②經腹部彩超檢查確診,腹腔淋巴結>1.0 cm;③均源于上呼吸道感染同時還是腸道感染之后。排除肝腎功能不全和其他病因所致腹痛。將所有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90例。觀察組男52例,女38例;年齡3~7歲,平均年齡(4.86±2.12)歲;病程2~14 d,平均病程(7.65±2.12)d。對照組男48例,女42例;年齡3~7歲,平均年齡(4.92±2.06)歲;病程3~13 d,平均病程(7.72±2.18)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確診后均給予抗生素、抗病毒藥物配合中醫治療,使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403),50 mg/kg,靜脈滴注,3次/d,持續用藥1周。中藥方劑:姜厚樸、陳皮、木瓜、白芍、木香、萊菔子、藿香、山楂、茯苓、醋延胡索、佛手、麥芽、甘草。隨癥加減,水煎劑,1劑/d,分早晚2次服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為復合制劑,在感染疾病中有顯著的效果,并根據患兒癥狀給與退熱、止痛、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治療。觀察組使用抗生素1周后使用修益升,60 ml溫水沖服(水溫<37℃),1袋/次,2次/d,1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癥狀緩解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①療效判定標準[3]:痊愈:治療后腹痛癥狀消失,腹部彩超檢測提示淋巴結縮小正常,且1個月內復查無復發;有效:治療后腹痛癥狀緩解,腹部彩超檢測淋巴結較治療前縮小,4周內無復發;無效:治療后癥狀消失但停藥后彩超檢查淋巴結腫大,或治療后癥狀減輕,但彩超檢查未見改善,或癥狀和彩超檢查均未見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腹痛緩解時間和退熱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n,%)
2.2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腹痛緩解時間和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h)

表2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h)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腸系膜淋巴結炎多發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繼發于腸道感染過程中,有研究[4,5]指出該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導致腹痛為主要表現,同時可伴有腹瀉、嘔吐、發熱等癥狀,兒童是高發人群,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利的影響。腸系膜淋巴結是免疫器官,參與機體的免疫反應,當外來病原微生物入侵時可發揮免疫調節功能,但兒童的淋巴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對外界病原菌的抵抗能力不足,呼吸道感染和腸道感染均會誘發該病。呼吸道感染后病毒能夠依靠血液循環直接進入腸系膜淋巴結,聚集此處,代謝物增多,誘發炎癥,進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相關研究指出兒童對炎癥刺激要更為敏感,感染發生5 d后腸系膜淋巴結增大明顯。如果不及時控制,該病會反復發作,影響兒童的身心生長。西醫以抗感染為主要治療方案,能在較短時間內緩解癥狀,但相關報道[6]指出單純抗感染治療后復發可能性較大。
兒童是特殊人群,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善,腸道系統的功能直接影響其對營養的吸收,該病是由微生物感染所致,致病微生物同樣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進而導致兒童腹瀉,營養得不到良好的補充也是造成病情反復的一個原因。兒童腸道菌群有一個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腸道菌群發育不完善加之抗生素使用造成腸道微環境的破壞。中醫治療基礎上加用合生元制劑可以改善腸道菌群結構并通過菌群代謝產物調節腸道微環境等發揮作用。已有大量研究[7,8]指出腸道菌群和機體的健康存在顯著關聯,就腸系膜淋巴結炎來看,兒童的腸道菌群受到破壞,而機體無法代償,因此通過使用益生菌來緩解菌群紊亂對該病的治療可能有促進作用。本文對修益升在腸系膜淋巴結炎治療中的效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1.11%高于對照組的78.8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李秀娟[9]報道益生菌聯合復方谷氨酰胺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臨床效果,益生菌聯合抗感染藥物治療效果要明顯好于單純使用抗感染藥物,修益升包含益生元與益生菌,屬于合生元,療效會比一般益生菌更明顯,結果說明修益升可提高該病的治療效果。修益升主要成分包含低聚果糖、嗜酸乳桿菌、嬰兒雙歧桿菌、兩歧雙歧桿菌、麥芽糊精、香蘭素,以上成分能夠對腸道微環境進行改善,從而緩解因菌群紊亂對兒童造成的影響,盡快恢復兒童的營養吸收,提高抗感染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腹痛緩解時間和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結果分析,修益升縮短了癥狀緩解時間,這對腸系膜淋巴結炎的治療有顯著的臨床意義。針對兒童疾病的治療,除了安全的治療原則外,盡可能短時間內緩解癥狀對兒童的成長也非常重要,也是家屬所期望的。兩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均未發生嚴重副作用,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副作用的關鍵。
綜上所述,腸系膜淋巴結炎容易復發,在抗感染治療的基礎上使用修益升治療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療效顯著,縮短癥狀緩解時間,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