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包括聯合國對內的信息聯動和互助機制以及對外的機構主導外在輔助傳播機制,這兩種機制針對不同的內容展開,相互補充,形成了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中的重要內容。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具有其獨特的優勢,但也有其不足需要改進。
【關鍵詞】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信息聯動和互助機制;機構主導外在輔助機制
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包括聯合國對內的信息聯動和互助機制以及對外的機構主導外在輔助傳播機制,這兩種機制針對不同的內容展開,相互補充,形成了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中的重要內容。為確保這兩種機制的順利開展,聯合國衍生了一系列包括協調機制、監督機制、秘書長發言人機制等,以促進這兩種機制的順利實施。分析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的表現如何,有何優勢劣勢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的優勢
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具有其獨特的四點優勢:互助協調機制保證信息傳播的一致性、監督機制保證信息傳播的公正性、秘書長發言人機制促進信息傳播的公開化以及外媒輔助機制擴大信息傳播范圍。
(一)互助協調機制保證信息傳播的一致性
鑒于聯合國信息傳播的任務和優先事項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在多成分系統的聯合國中全面協調信息傳播是一項挑戰。信息傳播工作可能會分散脫節,有時甚至會相互抵悟。構成聯合國系統的各個組織,有其自身的目標、信息和受眾,但這并未成為一個障礙,組織就全系統的共同傳播標準達成明確的一致意見。聯合國報告顯示,就復雜的系統而言,協調一致的傳播方針更有效率和效力,最終將推動建立正面的集體聲譽。
根據聯合國ST/SGB/1999/10文件規定,全球傳播部在全系統信息和傳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具有總體上的組織和管理作用,還通過聯合國宣傳小組的秘書處協調各部門的信息共享。聯合國在協調上采用統一規劃信息傳播機制。聯合國在集中的信息傳播的基礎上,將公共信息和傳播機構實體責任化,由不同的責任部門負責處理不同的事宜,確保信息的一致性。“一體傳播”作為“一體行動”倡議的一部分,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聯合計劃和行動基礎上開展公共信息和傳播的一致方針。
另外,聯合國還通過會議實時協調各個機構之間的信息傳播。不同的組織,不同的結構,實時協調的頻率和周期不同,這取決于每個組織的規模、性質和業務要求。在總部或外地辦事處,負責公共信息和傳播的機構實體以及工作人員之間,每日、每周或每月會舉行會議。這些會議涉及信息傳遞方面的信息共享和活動的規劃。此外,一些組織有專門的協作平臺,統籌日程、信息銀行、標準作業程序及培訓材料等。
(二)監督機制保證信息傳播的公正性
由于聯合國對信息的獨創性與權威性,使得聯合國信息傳播更需要強有力的監督機制,確保聯合國按照聯合國憲章和各種規章制度進行信息傳播。對聯合國信息傳播進行定期監測和評估,評價其對特定受眾的影響,能確認良好做法和經驗教訓,幫助管理層制定聯合國信息傳播系統的公共信息和傳播舉措。聯合國信息傳播的監測機制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
外部監督主要來自于外部媒體,專門的私營公司提供在線媒體情報和監測服務,通過提供實時媒體分析提高媒體監測的效率。這些服務涵蓋了大范圍的在線新聞和媒體,具有廣泛的地域和語言的覆蓋面。通過外部媒體,對聯合國的信息傳播的真實性、有效性進行第三方評估,能有效監督聯合國信息傳播的不足,找出無法從內部發現的問題。
內部監督是通過聯合國負責公共信息和傳播的實體機構進行的,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將在線分析軟件、網絡統計、自動提醒、新聞評論,有時還有估測得來的活動/出版物吸納量結合在一起。聯合國系統各組織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進行媒體監測,其中聯合國新聞中心在監測當地語言信息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但同時,許多部門和辦事處也在記錄各自的活動。在內部監督中,內部監督審查工作確認對公共信息和傳播活動的實時監測和評估,包括公共信息和傳播活動(媒體曝光率、互聯網流量、下載等)以及特定的外聯活動(會議、專題活動)等等。
(三)秘書長發言人機制促進信息傳播的公開化
聯合國采用獨特的秘書長發言人機制。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的職責包括:提供每日新聞簡報、采訪和背景討論的信息;安排秘書長的媒體采訪;代表秘書長向媒體通報相關工作等。聯合國新聞發言人,由聯合國秘書長任命,由一個新聞團隊負責支持其工作。聯合國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既是一個自然人,也是一套信息傳播的制度。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機制,是聯合國信息傳播中一個重要的傳播平臺,建立了聯合國與社會公眾信息交流和傳播一個重要渠道。通過秘書長發言人機制,聯合國建立了聯合國(傳播主體)→大眾傳媒(傳播渠道)→社會公眾(傳播對象)暢通無阻的信息傳播鏈。通過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促進了聯合國信息公開化和透明化,規范信息發布渠道,擴大公眾的知情權,對維護聯合國信息的權威性、提升聯合國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四)外媒輔助機制擴大信息傳播范圍
由于聯合國本部和直屬全球傳播部門的人力、物力和影響力的限制,單純依靠聯合國自身機構進行信息傳播無法滿足聯合國受眾的信息需求。采用外部媒體、他國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公眾資源進行外部媒體的輔助信息傳遞,已經成為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中影晌力非常重要的內容。世界范圍內的各個媒體和團體,是傳播范圍最廣、涉及傳受者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傳播機構,目前這些機構在聯合國信息的傳播中,貫穿了全過程。除聯合國以外的其余所有非政府部門,可以看作是第三部門,第三部門位于聯合國和大眾的中間,融合政府與組織的特質,結合兩者優點,不僅具有外部媒體的活力,也能承擔起促進公共利益的責任與使命。
二、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的不足
第一,聯合國信息傳播機制的主動性不夠。聯合國信息傳播系統職能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認識。聯合國有關的大會決議強調應將信息傳播職能置于聯合國戰略管理的中心位置。但是只有24.3%的聯合國宣傳工作人員確信“公共信息和傳播切實納入了本組織的戰略決策過程”(43.2%的人在某種程度上同意此說)。聯合國信息傳播系統的工作人員往往將聯合國信息傳播系統描述為“反應性的,而非主動性的”,這使得其傳播職能受到很大的局限,更多時候成為一種例行的、終端的、技術性的職能。
第二,聯合國多種語言機制仍需繼續改進。聯合國官方網站是一個聯合國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之一,擔當著傳播新聞和事務、發布消息、與全球受眾進行雙向交流的任務,某種程度上來說,聯合國網站可以被視為聯合國的“窗口”,由于其受眾群體的廣泛性和多元性,語言上存在的問題也就尤為重要。雖然聯合國已經在多種語文機制上做了諸多努力,但是聯合國網站上各正式語言之間長期仍然存在差異,不僅表現在六種正式語言的使用不均衡,也表現在非正式語言的使用范圍過于狹窄,許多國家仍然難以通過本國語言獲取聯合國日常信息以及全球議題信息。
參考文獻:
[1]Papa Louis Fall:《聯合國系統內的公共信息和傳播政策和作法》,JIU/REP/2015/4.
[2]Cees B.M.van Riel,"The management of corporatecommunication”,Revealing the Corporation:Perspectives onIdentity,Image,Reputation,Corporate Branding and CorporateLevel Marketing,2003,pp.161-170.
[3]聯合國ST/SGB/ 1999/ 10文件.
[4]Ansgar Zerfass:European Communication Monitor,Challenges and Competencies for Strategic Communication.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urvey in 42 Countries,Brussels,2012,EACD/EUPRERA.
[5]聯合國大會第67/292號決議(第11-27段)和第69/96號決議(第21-25段).
[6]聯合國文件JIU/REP/2011/4《聯合國系統的多種語文制度:執行情況》.
[7]龐中英.贏取中國心(第十章)聯合國在華公共外交[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年版.
[8]James E.Grunig,“Symmetrical systems of internal com-munication”,Excellence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1992,pp.531-576.
[9]聯合國大會第68/86 A-B和69/96B號決議.
【作者簡介】王敏,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