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的娛樂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其中媒體占著最重要的地位。過去媒體的傳播形式和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但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媒體的傳播形式也發生了改變,新媒體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從而出現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簡稱融媒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有效地進行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本文將具體研究融媒體電視新聞節目當今的傳播情況,以及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探索出新的電視新聞節目傳播途徑。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新聞節目;傳播途徑
融媒體的誕生并非偶然,而是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媒體的優點有很多,它打破了傳統傳播方式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縮小了社會間的距離,這也是為什么新媒體能夠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但與此同時,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也迎來了巨大挑戰,我們必須結合科學的對策,總結出恰當的電視新聞節目傳播途徑,解決每一個難題。
一、電視新聞節目在融媒體時代中的必要性
(一)突破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困局
傳統電視新聞節目形式呆板,內容追求娛樂,使新聞節目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除此之外,還受到技術和設備的限制,這些因素都導致了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始終停滯不前。為了擺脫這種困境,必須從節目內容、傳播途徑做出新的改變,才能滿足觀眾們的心理。
(二)新媒體電視新聞節目優勢日漸凸顯
互聯網為人們當今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通過網絡可以獲取到最新消息,不再像傳統的紙媒,需要跨越時間和空間再獲取新聞。像新浪新聞、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App都是當今民眾必備的App之一,在這里不僅能夠獲取第一手的新鮮資訊,還能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和網民們進行討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眾的體驗感。所以人們也不再選擇觀看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了。
二、電視新聞節目在融媒體時代中的傳播阻礙
(一)重視程度不足
由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選擇的都是觀看電視新聞節目來獲取最新新聞,導致電視臺形成了主觀的態度,并不重視觀眾對節目的態度。實際上,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無論在任何時刻都應該以觀眾為準,而不是通過主觀臆斷,播出一些人們并不感興趣的內容。長此以往,會讓觀眾產生厭煩,從而嚴重影響了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途徑。
(二)缺少互動性
在融媒體如此發達的當今,互動成為了群眾最關注的熱點。而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并不能滿足人們的這一需要,只能單方面地向觀眾輸出新聞,大幅度地降低了觀眾的體驗感。雖然之前也開展過閱讀來信、熱線電話等方式,但由于其操作難度大,對節目的制作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所以也沒有得到長遠的發展。
三、電視新聞節目在融媒體時代中新的傳播途徑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要想使電視新聞節目得到持續發展,必須要創新電視新聞節目,不僅要依靠各種新媒體技術,還要采用精彩的新聞內容,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齊頭并進的效果,真正達到電視節目的創新性,從而在媒體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依靠新媒體技術,促進節目創新發展
電視新聞節目的受眾群體是廣大群眾,為了有效提高收視率,必須要積極迎合觀眾的心理,制作出符合群眾需求的電視節目,像《中國輿論場》這一節目就是最為典型的融媒體節目,該節目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應用的很好,觀眾們在網絡上就可以參與到新聞互動中來,將現場和線上觀眾聯系到一起。通過這種形式,不僅能提高觀眾們的觀看興趣,也激發了主持人和現場嘉賓的積極性,從而打造出具有自身特點的節目,吸引更多的觀眾。與此同時,也達到了我們最初創辦節目的目標,提高了電視新聞節目在媒體行業中的競爭力,打造出節目的品牌價值。
融媒體時代的特點是發展迅速,技術復雜,所以電視新聞工作人員必須要緊跟技術的發展潮流,用長遠的眼光考慮節目的發展方向。新媒體技術種類繁多,例如數據分析、運營維護等,如果能合理的將這些技術引入電視新聞節目中,將會為節目內容的生產、發布提供大量保障。及時的更新技術,完善功能,會提高用戶們的體驗,也能精準的傳播新聞,不斷的擴大傳播范圍,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
(二)變革形勢,讓節目更具吸引力
合理地運用現代技術,充分利用融媒體平臺,能夠使電視節目的受眾范圍更加廣泛,也就是電視新聞節目的兼容性。舉個例子,在當今的疫情防控期間,很多節目都利用現代技術構建虛擬觀眾席,民眾們可以在互聯網上觀看節目,還可以用發彈幕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和主持人進行互動,激發了觀眾們的樂趣。同時,還能吸引很多路人觀看節目,從而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使節目更有吸引力的方法,就是要保證節目內容的豐富。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更新速度較慢,本身就不及新媒體有魅力。所以必須結合新媒體方式,拓寬新聞的來源,經過多次的篩選,找出最值得播放的經典新聞。
(三)打造平臺,提升節目的互動性
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觀眾們可以在觀看新聞節目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的看法,提供反饋意見。所以節目組也要重視與群眾的互動,加強民眾的參與感,認真回答和解決他們的問題,采納有用的意見,穩固受眾群體。構建多媒體平臺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群眾通過平臺回答問題、提出意見,節目組在平臺上采納觀眾的意見。觀眾不再是單純的旁觀者,也加入了節目的制作過程,改變電視新聞節目的本質,攜手共進,為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作出貢獻。
(四)升級與優化電視節目內容,實現信息共享
根據調查顯示,新媒體終端用戶的重點閱讀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即突發新聞、民生新聞、網絡熱點等電視新聞內容。為了保證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應該結合受眾群體的愛好,制作出能讓觀眾滿意的電視新聞節目。領導部門也要嚴格篩選選題策劃,選擇最符合當前受眾群體喜好的新聞稿。在新聞節目播出時,再將信息挖掘到更深的層次,但是也不能脫離新聞的真實內容。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只依靠電視機前的觀眾,已經不能幫助電視新聞節目在行業內立足,必須將他們變為忠實的線上粉絲群體。不僅能在電視上觀看節目,也可以通過微博、手機新聞客戶端等網絡手段了解最新資訊,這種方式值得大家學習。
四、關于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傳播途徑的相關建議
(一)節目創新始終堅持以內容為主,杜絕耍“花架子”現象
無論媒體行業怎樣發展,都不能忘記新聞節目的創作宗旨,必須堅持以內容為主。雖然我們倡導大家利用新媒體途徑,以便和群眾更好的互動和引導輿論,但是實際上,很多電視新聞媒體并未真正體現出新聞的創新性價值,而是一味地追求形式。
這種問題已經普遍存在,嚴重違反了融媒體時代的相關要求和創作新聞節目的初心,必須及時解決問題,擺正工作態度。沒有良好的新聞品質,就無法實現新聞節目的有效創新。
(二)明確新媒體碎片化信息問題,甄別不真實、博眼球的信息
網絡傳播的威力是巨大的,而且大多數新聞具有碎片化特點,一旦發布虛假信息,就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所以在篩選新聞的過程中,編輯人員就要本著嚴謹的態度。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是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也是必須承擔的責任。例如一些災情報道,很多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博主會在第一時間發布消息,但是卻引來了很多居心巨測的媒體,進行不實的報道,即所謂的“標題黨”,通過增加點擊率賺取錢財。
結語
隨著我國互聯網水平的不斷提高,傳媒行業已經進入了融媒體時代。由于新聞傳播方式的增加,給電視新聞節目的生存帶來了很大壓力。如果想在行業內繼續立足,就必須找出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補全漏洞。可以從節目內容、節目互動和媒體平臺等方面入手,找到電視新聞節目新的傳播途徑和發展策略,使電視新聞節目在融媒體時代中也能屹立不倒。同時,新聞工作者也要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緊跟時代要求,創作出更優秀的電視新聞節目,使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
參考文獻:
[l]田勇.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創新與發展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8,2(31):105.
[2]周芳.融媒體時代新聞直播節目的優勢及發展初探[J].采寫編,2018(04):96-97.
[3]安芳.媒體融合時代電視新聞創作創新途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8):239+241.
[4]王英.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策略探析[J].傳播力研究,2019,3(24):45.
[5]李洪林.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報道的創新與發展[J].電視指南,2017(11):190.
【作者簡介】劉姣姣,邯鄲廣播電視臺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