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強

一個頂級聯賽的職業俱樂部消失,原因復雜。當天津天海宣布解散之后,對這個俱樂部消失的調查也戛然而止。真正對這事感興趣的恐怕只剩下了飽含痛惜的天津球迷,連媒體和地方政府都對遷延太長的天海中超準入事件感到疲憊,極少再度提起。
官方理由是天津天海達不到中國足協制定的聯賽準入標準,俱樂部的財務以及運營狀況不達標,無法保持其聯賽俱樂部的地位。俱樂部也確實存在欠薪問題,不能進入聯賽,哪怕降級,天海也沒法在聯賽中活躍,于是宣布解散。
這是中國足球混亂中又一個極端案例。解散之后,其他俱樂部依次遞進,獲得各自聯賽地位。曾經有過的天津德比不復存在,中國足球版圖上出現了一個黑洞。
天海本身就是一家背景非常復雜的俱樂部,兩年前還名叫天津權健,在轉會和建設球隊上有大筆投入,在國際轉會市場上也有一定影響力。權健集團出事之后,俱樂部更名,交由地方政府托管。托管后期,原來權健管理層的一些人士再度接手俱樂部運營。2019賽季該俱樂部還成了實際上的國家隊集訓隊,各種國家隊隊員以及有望歸化后進入中國隊的外援構成球隊班底,實現了保級。
權健出事后,地方政府是肯定不能維系一家成本超高職業俱樂部運營的,誰來接管天海,成了巨大懸念。當時有各種機構希望介入,對很多投資方來講,一家中超俱樂部有著足夠吸引力。談判中,蹭熱度的不少,來自北京的萬通是談判誠意和堅持時長最突出的。這是一家非常有名的房地產企業,也一直在國際上投資足球。
然而,和天海的談判,萬通遭遇了很大阻力。俱樂部內部有多派聲音,不少球員和總經理李瑋鋒都希望能維持俱樂部中超地位。但也有前隊長張鷺等人希望解散俱樂部。權健集團不同代表和萬通談判,態度也不同。
勉強達成協議后,萬通才發現,他們還有更大阻力需要克服:中國足協認為萬通達不到“投資方連續三年盈利”的要求。于是萬通變通,希望以主贊助商方式介入俱樂部,先維持俱樂部中超地位,實現和萬通其它國際足球板塊業務之間互動。足協一度要求萬通直接將2.5億元人民幣資金打入俱樂部賬戶,這種要求對任何一個潛在投資方來說都有巨大風險。
和足協溝通一段時間,萬通回過頭來,又發現在俱樂部方面,特別是權健集團在談判后期更換了談判決策人,一意要放棄足球、終結俱樂部。最后階段,因為權健高層以及球隊內部各種不同聲音,談判流產。
導致天海消散,究竟是內因還是外因?如果俱樂部解散于地方政府支持不夠、投資人沒有誠意,以及足協準入標準過高,那是外因。但俱樂部內部的分裂、權健高層的態度,都說明很多人希望這個俱樂部消失。這當中有人代表俱樂部在球場上有過馳騁經歷,當天海變得面目全非后,他們選擇的不是堅守和再造,而是放棄。這種放棄,等同于天海的自殺。
一個很大變數,是前天海總經理2019年轉投深圳佳兆業,還從天海簽下了好幾名球員。江湖笑談是深圳以中甲班底打中超,降到中甲后,又在構建中超班底。天海消亡,深圳會躺著升級。最終的結果還真是深圳遞進,獲得中超資格,上賽季降級不過是驚險經歷而已。
天海消亡,萬通也要背負很多責任。對他們的指責,仍然是萬通在蹭熱度。其實從資本市場的角度講,中國足球的熱度能實現資產增值的好故事嗎?李瑋鋒傷心離去,俱樂部許多球員面對已經失業的慘狀。這些后續問題如何解決,據說足協有一定的撥款,但關心的人實在太少。
天海未必是一個值得夸耀、能讓資本市場“興奮”的故事,但這曾經是一個天津球迷投入了巨大熱情的足球故事,一個死因不明、卻在中國足球并不鮮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