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克揚
林徽因寫到過梁思成是多么想去看應縣木塔——它的大名其實是“佛宮寺釋迦塔”:“我原本對這木塔沒有太多的熱心。原因是思成自從知道了有這塔起,對于這塔的關心,幾乎超過他自己的日常生活。早晨洗臉的時候,他會說‘上應縣去不應該是太難吧;吃飯的時候,他會說‘山西都修有頂好的汽車路了;走路的時候,他會忽然間笑著說‘如果我能夠去測繪那應州塔,我想,我一定……”
梁思成欲言又止。這是一種古老的心理禁忌,他怕輕言的事情往往落空,而這心愿對他來說又太重要了,在即將形成的中國古代建筑史的輪廓中,應縣木塔將是幾個“之最”之一。了解了這一節,或許人們就可以理解,后來這個32歲的年輕人真的去測繪這座建于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的木建筑的時候,為什么能“豁出去”——愿意冒著生命危險,雙足懸空地爬過高達60多米的塔頂。
是的,不像我們早已從各種圖片中熟悉這塔的形象,當時的梁思成,甚至連它的真容都不得而知,因而,才有了那個廣為人知的故事。他寫了封信發往應縣,想要獲得一張木塔的照片,由于不知道該寄給誰,他的地址寫的是:“探投山西應縣最高等照相館”,沒想到當真有人給他回信。“寶華齋”,應縣當時唯一的照相館,給他寄來了木塔的照片。梁思成拿到這張木塔照片以后如獲至寶,林徽因打趣說:“阿彌陀佛,他所傾心的幸而不是電影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