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祥召 肖金來
【摘要】建針對當前精準扶貧工作臺賬化管理,扶貧現狀和扶貧成效不直觀;鄉村治理體系分散、未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合力;產業發展薄弱,產品流通不暢,鄉村振興亟待機制和技術創新等痛點。本文以納雍縣董地鄉為例,從時代背景、技術保障等方面論述了利用時空大數據及信息化平臺支撐極貧鄉鎮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探索與實踐的方法路徑。
【關鍵詞】時空大數據;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1]2019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將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等工作相互融合、統籌推進,做到脫貧攻堅和各方面工作都有新進步。當前,全國各地正積極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在一張圖支撐脫貧攻堅動態監管、精細化管理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物流電商助力產業振興等方面開展了豐富的實踐。本文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螅Y合貴州實際,充分利用當前測繪地理信息、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運用鄉村網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一套多源數據采集融合及常態化數據動態更新機制,構建鄉鎮跨行業部門的全方位時空大數據庫,夯實鄉鎮數據基底,為極貧鄉鎮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時空信息支撐;搭建集脫貧攻堅指揮監管、政府工作管理、社會治理、民生服務、農產品溯源等于一體的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力、便捷化民生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信息化支撐。
1、時代背景
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同時,新時代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全面依法治國任務依然繁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強等困難挑戰。
面對新時代機遇和挑戰,黨中央做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等戰略部署。
2、技術保障
當前,我國基本建成陸??仗斓匾惑w信息化測繪體系,為數據快速獲取更新提供了基礎保障;互聯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提升了智能泛在感知、萬物互聯的能力;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推動政府企業技術變革和管理創新;地理信息二三維一體化集成日趨成熟,為時空大數據分析應用提供強大的平臺支撐。
3、方法路徑
3.1體制機制建設
立足鄉鎮實際和長遠發展目標,建立網格化管理、數據動態更新、信息化平臺運行維護、數據審核、信息共享與安全保護等長效機制。
3.2時空大數據建設
利用PostgreSQL開源數據庫平臺,以高分辨率影像、傾斜三維模型等時空基礎信息為底板,以地理實體、地名地址為關聯紐帶,融合精準扶貧、戶籍、人口、交通、水利、教育、醫療、產業發展等各行業專題數據,關聯視頻監控、氣象地災監測等物聯網實時感知數據,集成移動執法監測、手機終端等位置及運動軌跡信息,補充互聯網在線抓取數據,構建極貧鄉鎮全方位跨行業的時空大數據庫,為信息化平臺分析調用提供豐富的時空信息支撐。
3.3信息化平臺建設
依托現代地理信息、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整合各類小城鎮資源,以OpenLayers開源類庫包及Cesium開源三維地球GIS引擎為基礎,采用B/S架構搭建集門戶網站、脫貧攻堅指揮監管、政府工作管理、社會治理、民生服務、農產品溯源、數據庫管理、運維管理模塊等于一體的二三維一體化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力、便捷化民生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信息化支撐和輔助決策支持。
(1)建設門戶網站,通過公開政務信息、展現鄉鎮特色和資源優勢,增強極貧鄉鎮對外宣傳能力,讓外界發現和了解極貧鄉鎮。
(2)建設精準扶貧作戰指揮系統,實現脫貧攻堅全要素上圖和一張圖動態管理,為精準扶貧指揮調度、產業扶貧利益鏈接分析、扶貧成效動態監管和決策提供信息化支撐。
(3)建設政府綜合管理平臺,疊加融合鄉情一張圖,通過自然資源管理、工作任務管理信息化集成辦公模式,提升極貧鄉鎮工作管理信息劃水平。
(4)建設政府社會治理系統,充分利用搭建的物聯網監控體系和發動大眾力量,結合鄉鎮社會治理需求,建立事件快速發現上報審批處置機制,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力。
(5)建成大數據動態監管中心,實時動態接入各子系統的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輔助鄉鎮管理者宏觀掌控鄉鎮家底,動態監管工作任務、社會事件處置情況,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保障分析平臺。
(6)建設農產品溯源系統,通過掃碼,實現一碼溯源農產品信息,建立生產者、產品、管理者、消費者之間信息流通渠道和信任通道,助力黔貨出山,為鄉鎮產業扶貧、產業振興提供創新機制和信息化支撐。
(7)搭建民生服務APP, 實現惠民信息快速獲取、便民服務網上申辦、治安隱患事件一鍵上報,為大眾提供在線便捷化服務渠道。
(8)搭建政務管理app,實現移動端數據采集上傳,平臺數據管理系統進行動態更新,支撐數據采集更新、巡查反饋等日常工作任務管理。
結語:
當前,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特色小鎮和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將為推進全省智慧小城鎮信息化平臺建設及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應用前景。下步工作中,我們將積極探索智慧鄉鎮綜合信息管理平臺與其他行業系統的協同機制,特別是在深入對接電商平臺和公安警用信息系統方面尋求突破。電商扶貧是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貴州省作為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在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的背景下,不斷創新電商扶貧模式,促進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并助力實現鄉村振興。[2]同時,不斷總結積累建設經驗,將建設成果向全省其他鄉鎮進行推廣應用,發揮測繪地理信息大數據優勢,助力全省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
參考文獻:
[1]汪三貴,馮紫曦.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邏輯關系、內涵與重點內容[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9).
[2]黎星池.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商扶貧發展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中國商論,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