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宏
【摘要】裝配式施工技術的本質是在已經預制好的部分或者全部構件的基礎下,在建筑工地所展開的一種全新的施工方式,該種施工方式能夠很好地轉變傳統施工工藝,優勢顯著。例如,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成本和勞動力,受施工氣候與環境條件制約小等。伴隨著國內建筑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裝配式施工工藝技術也將朝著更高水平的方向發展。文章就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技術特點及其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的難點進行探討及淺析。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41
【文獻標識碼】A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建筑行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為現代化進程的持續推進注入了動力。在綠色生產理念下,傳統施工方式在建筑行業發展中呈現出一定的弊端,其不僅施工效率較低,而且會造成環境污染問題。裝配式建筑概念的提出,為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它能夠在保障工程建設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建筑構件工廠機械化生產,縮短施工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只有加強對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的控制,提高施工效率,才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其競爭實力的增強。而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在穩定性和耐久性上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在社會上受到廣泛歡迎。
1、特點
(1)裝配式施工材料多數都是提前做好預制件,在現場加工很少,較少產生建筑垃圾,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環境的保護。(2)建筑構件在加工廠利用機械化數控設備進行生產,保證了PC構件一經確定,誤差很小,應用這樣的預制件進行施工,提高了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3)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多數都是成品或者半成品進行施工拼裝,減少了不必要的勞動力,節省了成本的投入,增加了經濟效益,也提高了工作效率。(4)PC預制構件在加工過程中,采用一體化生產,解決了過去施工過程中不同的建筑材料現場混合使用的現象,省時省工。首先是建筑裝飾工程的施工設計方案,在工廠生產過程中將部件全方位地加工完成,之后再將這些加工好的半成品運輸到施工現場中進行組裝。通過這樣的流程,才能確保在組裝過程中將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與處理。
2、裝配式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
2.1 預制剪力墻施工技術
預制構件的連接效果會對整個建筑的施工質量和工程整體的抗震性、安全性造成影響。在使用預制裝配式技術施工的時候,首先需要對構件進行精密定位,確保構件位置準確無誤,構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在安裝預制構件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在下半層預留插筋,并把它插入內墻提前留好的螺栓孔中,然后施工的時候再向螺栓孔灌入水泥砂漿,以螺栓來固定和連接建筑工程的剪力墻和整個建筑工程,讓它們能夠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將螺栓的連接位置與構建中心的設置剪力墻相連接,這樣才能夠讓剪力墻更加穩定,也可以提升墻體的穩定性。但在施工的過程中,要依照工程的整體實際情況和要求來控制成本,還應該注意對周邊建筑環境的保護。
2.2 梁吊裝施工
吊點位置的確定,是梁吊裝施工的關鍵,應該嚴格根據施工圖紙的要求,保證掛鉤和鎖繩的規范性。對吊繩的夾角進行控制,通常應該在45°以上,在提升時應該保持緩慢的速度,停止上升時應該確保與地面相距至少500mm。對吊具和拴掛的穩固性進行檢查,防止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在局部帶挑邊的梁吊裝中,應該對重心位置進行合理控制,避免因傾斜問題對施工質量和效率造成影響。對柱頭支點鋼墊進行檢查,以定位軸線為依據實施安裝,防止梁的就位出現偏差。校正工作也是在梁吊裝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主要是針對支點和標高,防止出現嚴重的誤差。當存在誤差時,應該視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避免對柱子的垂直度產生影響。
2.3 預制疊合板的安裝施工技術
首先要根據疊合板的安裝方向來調整它的定位,這樣才能夠確保在安裝過程中不出現任何的誤差問題,而且在安裝一塊吊板的時候應該好好保護疊合板,千萬不能損壞構件,否則會浪費施工成本。在安裝預制吊板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模數化這一吊裝模式對其進行處理。這樣能夠讓整體變得更加密實。而且在安裝的期間,應該先在底部安置臨時性的支架,確保整體的穩固性,在完成吊裝工作之后,要按照相關的規范拆除臨時性的支架結構。在安裝雙層建構的時候,應該先考慮到實際的情況再設置雙層支架,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上層疊合樓板的安裝要求對其進行施工,而且在施工完成以后,首先要澆筑混凝土,讓混凝土的強度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當強度滿足需求后就可以對其進行拆除。
3、安全管理措施
3.1 加強安全教育培訓
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計劃;面向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分別邀請業內相關專家講授裝配式建筑生產施工管理知識;推廣交流,組織觀摩示范性工地,學習同行的管理經驗;對工人組織理論與實操考試,對考試合格的工人頒發培訓合格證書,對未通過考試的工人堅決不予錄用;充分運用BIM+VR技術進行可視化安全教育,突破傳統枯燥的教說模式,通過實景演示及模擬操作,利用視覺等感官沖擊,讓工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
3.2 更新傳統的螺母式吊鉤
現工程技術人員對此傳統構件進行改進,在吊裝墻板及疊合梁時,可借鑒船舶吊裝中常用的吊裝平衡鋼梁。專業生產商在制作吊裝平衡鋼梁前,需要對鋼梁進行受力狀態分析及受力核算,根據不同建筑構件尺寸進行通用設計。平衡鋼梁上下設計有兩排孔洞,塔吊的鋼絲繩及吊裝工具連接上排孔洞,預制構件根據吊點數量及布置連接下部孔洞,淘汰螺母式吊具,采用卡扣式吊具。現場在吊裝樓梯及疊合板等板結構時,同樣改進了傳統的吊裝方法,根據現場板式構件尺寸,合理計算及優化設計,制作可調式工具式吊具。該吊具摒棄了傳統的吊裝方式—鋼絲繩及吊具直接與預制構件相連接,消除了應力集中對構件的破壞隱患。
結語:
裝配式建筑施工工藝對于建筑業相對欠發達地區來說尚屬新生事物,但推行裝配式建筑施工工藝是政府導向的大勢所趨,也是有利于建筑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對我們行業主管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跟上時代,跟上新技術,將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是我們面臨的當務之急。只有時刻樹立“安全生產一直在路上”的意識,才能將安全生產工作做得更好,將事故隱患消弭于無形之中。
參考文獻:
[1]吳茂紅.探討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途徑[J].地產,2019(22):95.
[2]孫斐.裝配式建筑項目全過程管理流程優化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04):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