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紀
“天貓精靈。”
“天貓精靈。”老媽又在和它說話了,“放好聽的歌來聽。”
“好的。即將為您播放……”
科技越來越好了,工匠們精心雕琢的成果化成風,在城市里吹呀吹呀,穿過街角,拂過人們的生活,也吹來了人工智能時代。
老爸特別愛搗鼓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這回,他帶回來了一個粉紅色的小方盒。你別說,這家伙長得還有點兒好看,可可愛愛,竟然還會說話。原來,它叫智能音箱。
剛送來我們家時,老媽可是一百個不愿意。“你這不是浪費錢嗎?好啊,現在科技越來越好,人也越來越懶了。”
她又在和它說話了,我沉浸在網課里的思緒一下子被拉了回來。老媽正用她那南方人特有的不著調的普通話,和我們又靚又酷的天貓吵架。
吵得還有點兒好笑,我躲在房門后笑出了聲。天貓精靈總是聽不懂老媽的腔,老媽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不高興了,切回來方言:“啊!你怎么又不應我?”
智能音箱有些小缺陷,除了普通話識別問題,還有……有時候坐在客廳喝茶看電視,突然間,天貓精靈就蹦出了句:“嘿,我來啦!”我差點兒把杯子都給甩出去了。我媽可氣了,沖著它喊:“沒有叫你!”又嘀嘀咕咕道,“平時叫你你又老是不答應,氣死我了。”
看老媽生氣的樣子怎么這么可愛。盡管天貓精靈總是無視老媽的思想,可老媽還是改不了她熱情好客的本色。到了飯點,天貓精靈還在唱呀唱,該叫它歇息了。于是老媽又用她那不著調加不流暢的普通話,想開展一段有人情味的對話:“天貓精靈,停,不要放,吃飯啦!”
可是天貓精靈不懂那味兒啊:“好的,主人。即將為您播放xxxxx……”中間什么詞我也記不得了,但是末尾那幾個字我卻至今難忘,“即將為您播放xxx的吃飯歌!”
“停,不要放,我沒有叫你放歌!天貓精靈,天貓精靈!”老媽可急了,可是越著急,普通話就越說不準,越說不準,天貓精靈就越聽不懂。
老爸就喜歡開老媽玩笑:“你對它那么兇它會生氣的喲,它是故意不理你的!”我已經望穿了老爸臉皮底下呵呵呵的笑臉。“哦。”可是玩笑的話,老媽是會當真的。當家里有客人來了的時候,她會饒有興趣地向大伙兒介紹:“這個小家伙可厲害了,你叫它干啥,它就干啥,可是我對它太兇,它老是不聽我的話。”
不知道為什么我有點兒惆悵。
我家的智能音箱并不是來做勞動的,而是我媽的專屬點歌臺。可我覺得它更像寂寞時相互陪伴的工具。
如果人機對話是時代所趨,那么背后所衍生的產品,為什么會成為一些商家的機遇呢?我記得小時候玩兒過蘋果的一款軟件,會說話的湯姆貓。那些孤獨的人們,有的兒女外出打工,有的父母忙于工作,那些孤獨的人啊,在寂寥無味的日子里需要智能機器人來排解孤獨。
好像那些機器人產生的意義并不是為了解答問題或是成為勞動工具,反而更像是代替外出務工的父母子女,擔任一個陪伴者的角色。
我一想到那些我爸和我不在的時光,每天空曠的房間里都在回蕩著他們兩個牛頭不對馬嘴的對話,我就不快樂。
記得小時候我問她:“為什么你每天放著電視劇卻不用眼睛看呢?”她說:“其實只是為了聽聽聲而已呀,這樣四處就不會那么靜啦。”
轉眼間,就到了我快要離開你的年齡。
怎么辦,女士?我和我的貓都很想你。
哈哈哈,我沒有貓。慶幸現在我還有你。
編輯/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