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清
技法點撥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中學生要能“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對這一要求,我們可從兩個方面來解讀:一是文章的表達要有明確的中心;二是不管選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都要服務于表達中心。文章中心明確與否,是判斷一篇文章優劣的重要標尺之一。事實上,一篇作文,不管你選材多么新穎,語言多么優美,如果你的文章中心不明,也只能得到一個較低的分數。
綜觀近年來的中考作文,有些考生在文章的中心表達上普遍存在下列誤區:
一、貪多求全導致文意迭出
有些考生為求全面,這個要說,那個也要說,不能集中于某個主題,寫到中途常常又轉向另一個主題,從而使得已經確立的中心不能貫串始終,閱卷老師看了半天也理不出個頭緒來。
二、收束失度導致主旨模糊
一些考生由于寫作時間太緊,或是由于取舍失度,導致結尾時草草收筆,造成主旨模糊、立意含混或殘缺,影響了文章的表達效果,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還有的考生在全文已經結束、意思已經明了時,卻遲遲不肯收尾,繼續說著一些與內容無關的話,有拖沓之嫌,且沖淡了主題。
三、思維膚淺導致立意不深
許多同學常常停留在對事物表面現象的羅列和敘述上,不善于從常見事物中去挖掘事物的本質,缺乏深入的感受、思考和領悟,使得文章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究其原因,是沒有掌握分析事物、綜合事理的基本方法,也是由于有些同學的思維能力不是很強。
一般來說,每篇文章都蘊含著作者的思想、觀點和主張,我們把它叫作文章的中心。具體到各種體裁,議論文要有中心論點,記敘文要有中心思想,小說要有主題,等等。在考場作文寫作中,我們不妨采用下面的方法來強化文章的中心。
一、一“綱”布局
動筆前,列一個簡要的寫作提綱。有不少考生作文時沒有這種習慣,拿起筆就寫,想到哪寫到哪,沒有一個清晰的寫作思路,文章內容讓人不知所云。這實際上也是導致作文中心不明的原因之一。鑒于考場作文的特殊性,我們主張平常作文訓練時要“主題先行”,即在審題時,應該首先明確自己這篇文章究竟要說明一個什么問題,或者要表達一個什么主題,然后列一個簡要的提綱。待文章寫完后,再把提綱拿出來看看,檢查一下自己行文是否偏離中心,若偏離,該怎樣改正。經過這樣的長期訓練,相信在以后寫作時出現多中心或無中心的情況就會大大減少。
二、一“脈”相承
如果把文章的組成部分比作一個人的身體構造的話,那么文章的中心則是人的中樞神經。中樞神經出現了問題,人就成了廢人。所以,我們寫文章要善于把握文章的命脈。一篇緊扣中心的好作文,往往是一“脈”相承的,或標題新奇引人,或題記“占據要路”、奪目搶眼,或分設小標題使情節既獨立又環環相扣。無論哪種,都要緊緊扣住文章中心演繹,給閱卷老師一個脈絡清晰、中心突出的印象。
三、一“點”突破
考場作文一定要讓閱卷老師看了之后明白你想通過這篇文章表達什么。文章的中心如果不鮮明、不突出,那么,閱卷老師看了半天還是如墜云里霧中,不知道你到底想要表達什么。因此,我們在行文時,不妨把表達中心的語句放在突出、顯豁的位置,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清楚地了解你的觀點或主旨。
佳作展示一
別擔心,我可以的
一考生
6月11日? 星期四? 晴
陽光透過楊樹的罅隙照射下來,斑駁的樹影落在人來人往中,模糊得看不真切,盛夏明晃晃的太陽,更是將我的惴惴不安照耀得無處安放。
中考步步逼近,我開始廢寢忘食地學習,為的就是一雪前恥。然而,不久后的段考成績卻猶如晴天霹靂,讓我的心情變得非常沮喪,整個人都提不起勁兒。心如死灰的我想到那挺拔的楊樹,我的心中開始有了點點光亮,宛如死灰復燃。楊樹那一圈圈的年輪、參差不齊的樹枝、蒼翠欲滴的葉子似乎在告訴我,一棵樹的好壞不在于它的品種,而在于它的生長過程,以及陽光與土地對它的栽培,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別擔心,我可以的。
6月15日? 星期一? 雨轉多云
雨后的一切更加親切自然,不像艷陽高照那樣燥熱。遠山如黛,在雨后慢慢地暈開來。小村莊的炊煙緩緩地升騰,萬家燈火伴著裊裊炊煙若隱若現,看倦了那一本本滿是知識點的中考復習資料,不如攜一縷書香整理思緒。“馬云”這個名字印在書的封面,不禁撥動著我那好奇的心弦,經過囫圇吞棗般的瀏覽,我知道了馬云的成功也不是輕而易舉得來的,他堅持,他刻若,他努力,最終才在失敗過后成功。盡管有些時候我們努力奮斗的結果并不盡如人意,但那也是與眾不同的經歷,它會引導你走向成功的殿堂。人生皆如此,世事白云蒼狗,明日陰晴未定,但是我會一如既往地努力,這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心。中考依舊在倒計時,別擔心,我可以的。
6月23日? 星期二? 雨轉晴
一場滂沱大雨拉開了中考的序幕。坐在這神圣的考場上,往日的努力如蒙太奇般在眼前回放,我無怨亦無悔。屋外蒼翠欲滴的樹葉好像在為我加油,蟬鳴聲組成美妙的樂曲,好像在為我鼓勁兒。一陣風吹來,為我拂去焦慮,風中夾雜著的天地氣息給我送來祝福。監考老師已將考卷發至我們手中,這是檢驗努力成果的最好時機。作文題目一剎那闖進我的眼簾,我的嘴角揚起一道弧線,胸有成竹地下筆,成文。
愿在成績出來的時候,撥云見日,我的努力能夠得到肯定。別擔心,我可以的!
【評點】
本文用日記體的形式來表情達意,通過講述中考前“我”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出了“我”對中考、對人生的一種獨特的感悟和情懷,讓人讀來頗感親切和自然。雖然文章分為三部分,但是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構思精妙,富有創意,選材貼近生活,且表達了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佳作展示二
感恩風雨,助我遠航
一考生
繁星感恩黑夜的映襯,故而將黑夜點綴得愈加迷人;四葉草感恩大地的滋養,決定為大地獻出一抹翠綠;雪花感恩松樹的支持,因此將松樹裝點得更加挺拔。世間萬物皆懷感恩之心,那么,我又應該感恩些什么呢?
我要感恩風。夾雜著點點蒲公英種子的風,予人以希望,予人以涼爽。悲傷時,逆風而行,感受困難,與風拼搏而行,做一把利劍,劃破風的阻撓,享受著戰勝困難的歡欣和鼓舞。愉快時,隨風奔跑,感受著風給予自己的力量,讓風伴我飛翔。我可以迎著風超越理想,從風中汲取希望和力量。與風同行,我獲得了搏擊的力量,一路遠航。
我要感恩雨。雨,仿佛能融化萬物,夾雜著淡淡草香。急躁時,淅瀝小雨如輕柔的羽毛,撫平我心湖中的粼粼波紋;悲傷時,溫順的小雨在耳邊輕柔細語,使我愈發冷靜,靜心面對一切困難。我在夜雨中漫步,感受雨中的淡雅情愫,盡情呼吸著雨中夾雜著的沁涼的空氣,感受著月光在積水中映出的點點寒光。六樓的家中,暖色燈光夾著溫馨,照著窗外的雨中世界,使人不由得感謝這一切美好,感謝雨的陪伴。與雨相伴,我感受到了溫暖,一路遠航。
風風雨雨,并非全是坎坎坷坷,有時也是一種饋贈。“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在我看來,狂風驟雨也好,微風細雨也罷,它們都是大自然賜予我的禮物。我可以從中吸取無窮的力量,獲得無盡的鼓舞。佇立于風中,向困難發出挑戰;挺立于雨中,向挫折發出怒吼。在風雨之中,做一個強者,才能屹立不倒!那么,何為強者?懂得感恩,知道回報。感恩大自然賜予我的風和雨,感恩風和雨賜予我的鼓舞和力量。
有了風雨,我才變得更加堅強,才能更加勇往直前。風雨帶著我在人生這條長河上駛向勝利的彼岸。
【評點】
本文以“風雨”作為感恩的對象,來寫“助我遠航”。標題直接點明寫作對象,直抒寫作意圖,結尾呼應標題,進一步升華文章的中心思想。文中的“風雨”既指自然界中的風雨,也指生活中的困難和坎坷。作者將“有形的風雨”和“無形的風雨”有機統一起來,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因為“風雨”,“我”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勇往直前。文章選材新穎獨特,層次清晰,主旨顯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