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成
【摘要】通過加強對員工的心理疏導,搞好員工思想教育,消除員工工作、家庭、學習、生活等方面產生的沖突與矛盾,減輕思想壓力,給員工思想和行為帶來積極的作用,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突出人性化、情理化、情感化,從而改善員工的工作和生活質量、促進建立和諧企業、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實現企業和社會的長治久安,持續發展。
【關鍵詞】心理疏導;安全;健康;持續發展
心理影響著行為,只有心理健康,人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精神狀態、工作能力乃至思想道德才會正常并不斷提高。不健康的心理必然帶來不健全的人格。一個企業如果不關注員工心理健康,不對員工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疏導,就會引發員工的不滿情緒,帶來負面影響;不僅影響員工身心健康,還會影響到家庭的和諧、企業的安全持續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因此,做好員工心理疏導是非常必要的。
隨著企業之間競爭激烈,各企業大力進行降本增效,減人增效等措施來提高市場競爭力。企業內部人員減少、工作節奏加快已成為企業持續生存與發展過程中的顯著特征。對于現代企業員工來講,要想保持自己的崗位或職位、獲得晉升機會,或者是謀求到更好的發展機會,在工作中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伴隨而來的員工與工作、與家庭、與學習等諸多方面的沖突和矛盾增多,員工與企業及管理者間的隔閡加深。眾多實例說明,這種揮之不去的不良情緒,困擾著企業的各級管理者。
1、影響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公司工會通過職工懇談會等途徑對員工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進行深入調查,分析發現影響員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家庭責任難以兼顧。由于員工長年倒班或者在離家較遠的各分廠、分公司工作,對家庭無法很好地照料,工作與 家庭關系的調和難以顧全。尤其是夫妻兩地分居的員工和有子女的員工,一定程度上存在生理、心理上的不適癥狀,矛盾、焦慮的情緒不同程度存在,生活質量以及精神健康水平不太高。
(2)缺乏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企業員工的工作特點決定了員工之間、員工與社會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較少,雖然公司和廠想方設法開展不同形式的文化娛樂活動和溝通交流活動,但是部分員工仍有情緒波動、抑郁和自閉傾向。
(3)工作任務不斷增加。隨著企業內部組織機構調整,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改革后員工數量較過去大幅度減少,而且生產壓力大、產品質量要求高,員工工作飽滿持續時間長和高度的責任心,這對員工的體力、精神消耗比較大,使人感到身體透支,心理壓力增大,思想倦怠。
(4)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由于受社會大環境影響,當前職工對企業衰退的失望,以及過去的人員富余、工作輕松安逸等歷史遺留的原因。對企業的管理者而言,現在的員工思想比較活躍,自主意識強,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已不能滿足員工的心理需求。
2、加強企業員工心理疏導的必要性
企業如果不對員工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疏導,就會形成更大的“心結”,累積更多的不滿情緒。不僅影響員工自身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到家庭的和諧、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1)部分管理者安排各項工作任務時,忽視了精神因素對于人的付出程度、貢獻的影響。在工作任務繁重時,員工的心理焦慮會成正比增加,在煩躁不安中必然影響工作進程和工作質量。因此,在工作壓力暫時無法緩解的時候,需要加強心理疏導來使員工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
(2)企業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特別是長年工作倒班在生產一線和距離家庭較遠的員工,現實中存在著照顧不到家庭、孩子、夫妻分居等矛盾,在未得到相應解決時,員工的心理失衡、心理困惑會演變成工作中的不安心、不敬業、思想波動大等負面情緒,這就需要通過心理疏導增強信念,加深理解,從而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
(3)工作的責任心、上進心匱乏,需要心理疏導加強員工責任意識。理想退化、“越來越現實”、職業榮譽感欠缺等會導致員工上進心不強。這些深藏在內心的東西往往會通過工作上的被動應付、職業倦怠、缺乏新意來體現。在對付這些心理上的惰性時,要減少或不至產生“逆反心理”,心理疏導比起僵硬的說教更能讓員工接受,更能激發員工的活力,更能增強員工作為企業主人的責任意識。
(4)生活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各種物質和欲望會不時地刺激著員工們的感官,引起心理上的波動和心理渴求。杜絕是不現實的,放縱也是不負責任的,這時需要心理疏導使員工得到心理上的平衡。
3、做好企業員工心理疏導的主要途徑
目前,加強員工心理疏導是一項無法回避的課題,從現實和長遠的角度出發,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更好地發揮心理疏導在企業員工隊伍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1)思想重視,規劃在先。各級部門,特別是領導者要以人性化的視角,重視員工的心理疏導,把這項工作作為員工思想教育和能力提高的基本環節加以研究,在通過深入基層進行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心理疏導工作。
(2)內培外聘,強化學習。首先要引導政工干部、各作業區(室)黨支部書記參加心理咨詢方面的知識培訓,通過學習掌握心理學知識與技能,運用心理學知識開展員工思想教育。其次要與心理培訓機構取得聯系,聘請心理學專家對員工進行心理健康知識輔導,使員工懂得身體保健的同時,如何做好心理保健,保持身心健康。
(3)重點突出,有的放矢。心理疏導是科學性較強的手段,在實踐中,必須堅持科學的工作態度,并遵循成人心理特點和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以凸顯實效。具體應體現三條原則:一要堅持正面疏導;二要從分析入手,查找員工的心理問題,幫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三要堅持因人而異,關注員工心理的差異性,根據不同的需要和“個例”,實行必要的“專家門診”,以便對癥下藥,提高疏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貼近實際,注重實效。應善于把握員工的心理動態,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使大家能樂于聽、能聽進去,使他們得到切實的關心和理解。
(5)全面啟動,形成制度。人的心理是比較敏感的,因此在實行心理疏導時,講究方法尤其重要。從構建長效機制考慮,有必要制定出相應的制度來確保疏導取得成效。一是應實施日常疏導制度。建立年度工作計劃,列出專題,細化內容,建立廠、作業區、班組三級網絡,定期開展活動。二是應完善談心交流制度。心理疏導是一種溝通教育,在個別教育中,要發揮行之有效的談話交流的作用,不僅可以由廠、作業區、班組主要負責人與員工談話,也可以委派“知心人”進行朋友式的交流。要發揮工、青、婦等組織的作用,實施心理援助,幫助解決員工的心理問題。三是設立專家顧問團。聘請或從企業內部選拔具有心理咨詢資質的心理專家,開設心理健康教室,開展專業教育和引導。同時由專家形成并提供一個時期的員工心理報告,以備企業領導更好地開展針對性思想教育工作。四是實行工作保障制度。企業應重視心理疏導工作,并保障有充足的人、財、物。如心理健康師資隊伍的培養、專家的聘請及專業資料的組織等,都需要必要的投入。
結語:
總之,把心理疏導作為搞好員工思想教育的切入點,對于消除員工工作、家庭、學習、生活等方面產生的沖突與矛盾,減輕思想壓力,將帶來積極的作用,從而也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突出人性化、情理化、情感化,這對于員工工作和生活質量的改善、企業快速發展以及建立和諧企業、和諧家庭、和諧社會都將產生有益的影響,才能實現企業的長治久安,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