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君



摘要:在進行油田開發的時候,如果遇到出現供液不足問題的時候,間抽是比較有效的方式。間抽可以適當的恢復液面,避免由于供液不夠導致不能符合抽油設備實際需要,降低了運行時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運行效率,是一種比較實用并且簡單的方式。但是在運行的時候,會因為壓力升高,降低地層壓差和流量,所以,怎樣保障高效運行的時候,還盡可能發揮最大功效是未來研究的重點,建立一種合理的間抽制度就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
關鍵詞:抽油機井;合理;間抽制度;研究
一、合理間抽制度研究的總體方式
泵效是分析和研究供液不足井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決定油井產量多少的根本就是地層流量的大小。所以,只有發現理想的地層流量以及泵效的共同區域,才能夠合理的找到一種高效、高產的間抽制度。想要找到兩個物理量共同的理想位置,需要在同一坐標中建立一定的變化曲線,并統一量綱。當理論排量一定的時候,泵效以及泵抽產量具有相同的變化形式,地層流量與泵抽產量具有相同的量綱,因此,可以適當的尋找地層流量和泵抽產量具有的高產共同區域,從而發現理想的地層流量和泵效的共同區域,依據實際地層流量和泵抽產量的特點來進行分析。
二、間抽過程中相關變化特點
第一,泵抽產量的特點。經過大量數據表明,下圖一為泵抽產量的變化特點曲線。曲線是一種雙平臺曲線,兩端是相對穩定的平臺,中間出現比較劇烈的變化,經過運行一段時間以后,泵抽產量逐漸穩定在q0附近,然后經過一定的劇烈變化,又可以達到穩定,q=qmax是漸近線,qmax實際上是連續生產的產量,供油能力越高,就具有越長的平臺[1]。
第二,隨時間變化的泵抽沉沒度特點。依據大量實驗表明,沉沒度變化曲線如圖二。依據曲線圖可以發現在最開始的時候,沉沒度大量下降,隨后出現緩慢,這種曲線類似于電壓變化曲線,充分考慮整個過程以后,適當的把電容器放電電壓的模式引進,提高效果,得到一定的變化曲線[2]。變化方程為:
h=He-t/r 在上述公式中h為在時間為t的時候的沉沒度,H為泵掛深度,t為泵抽時間,r為在t處于零的時候的切線與時間軸相交的交點坐標。
第三,地層流量的特點。一般情況下,地層流量基本上都遵循沃格爾方程為。
在上述公式中,q是流壓處于pwt時候的地層流量,qmax是當流壓為零的時候的地層滲流量,pwt是井底流壓,pr是地層壓力。
沃格爾方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隨著流壓變化地層流量變化情況,找到相關變化的函數關系,也就可以發現地層流量變化的情況。流壓與沉沒度處于一種正比的關系,因此,隨著時間變化的流壓也能滿足上述數學模型。
第三,恢復液面時候的變化特點。依據大量實踐表明,圖三為隨時間變化的液面會復讀,在剛開始關井的時候,會迅速恢復沉沒度,但是時隨后就開始逐漸變小,最后開始接近于h=H,不合理的僅僅追求片面的高效,會導致液面恢復過高,從而影響油井的產量。
三、確定合理間抽制度
確定合理間抽制度不僅需要確定泵抽的時間,還需要確定關井恢復的時間。但是不管是確定哪種時間都與間抽制度是否會高效、高產具有密切聯系[3]。
第一,確定泵抽時間。為了能夠合理的發現地層流量以及泵抽產量之間的共同高效區域,需要適當的把隨時間變化的產量曲線以及隨時間變化的地層流量曲線體現在統一坐標上。如下圖所示,泵軸區域適當的選為ABCD,并且相對的時間為t1、t2,實際的泵抽時間為t2-t1,在B點的左側具有穩定高效泵抽產量,在A點的右側時候,擁有很高的地層流量,所以,應該在此區域選擇泵抽區域,表現出高產、高效的原則。
第二,確定關井恢復的時間。如下圖三所示,在圖中找到t1和t2隨影的點CD,在兩點之間作時間軸的垂線,與縱軸相較于A、B兩點,依據A、B兩點做與h軸垂直的直線,相較于E、F兩點h1、h2,這兩點對應的沉沒度就是隨時間變化的泵抽沉沒度范圍。然后在圖四中,找到h1、h2在圖中對應的點E、F,在A、B兩點做一定的垂線,相交與h軸,與時間軸相交于C、D兩點,與時間軸相對應圖t3、t4兩點,那么關井恢復的時間實際上就是t4-t3,從而有效的完成間抽制度[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合理的間抽制度在實施的時候需要保障具有一定的供液能力,發揮抽油機井的最大作用,依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理的間抽制度,找到間抽井高產、高效的區域,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劉合,高甲善,王雪艷等.關于抽油機井合理間抽制度的研究[J].石油鉆采工藝,2010,22(1):69-72.
[2] 劉良華,劉虎,劉凱波等.低液面抽油機井合理間抽制度的確定[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石油/農學中旬刊,2014(11):122-124.
[3] 郭洪斌.關于供液不足抽油機井合理間抽制度的探討[J].科技創業家,2013(12):116-116.
[4] 劉莉莉.對抽油機井間抽制度合理性的探討[J].中國科技縱橫,2010(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