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先 郭延祺 徐寧波 岳祥琦
摘要:網絡信息復雜,而且很多網絡信息不僅包括廣大群眾個人的信息,也包含了社會以及國家的信息,這意味著整個國家的信息都處于計算機網絡當中,一旦遭受黑客攻擊或者病毒攻擊等,就會帶來巨大損失和危害。所以,需要切實了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增強人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安裝防火墻和病毒查殺軟件,做好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確保信息安全。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護對策
1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存在的安全隱患
1.1操作系統面臨的風險
計算機信息傳輸主要依靠操作系統,若是操作系統存在漏洞,則會給信息傳輸安全帶來一定的危害,容易導致用戶個人隱私的泄露。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技術也在不斷創新、改進,操作系統的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加快,但目前其對個別風險還是難以抵御,如遠程操作功能,一些不法分子借助漏洞,對操作系統進行攻擊,從而達到獲取信息數據的目的。為了避免這樣的現象,必須提高操作系統的風險識別功能,避免黑客利用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漏洞竊取信息的問題。
1.2信息數據面臨的風險
計算機網絡信息數據,主要依靠內盤或外盤存儲起來的,若是內盤或外盤這些存儲設備出現損壞,則會導致數據信息的破壞、損失。同時,計算機軟件運行過程中或者是安裝軟件的時候,容易植入病毒,病毒的本質是惡意程序代碼,計算機網絡一旦遭受病毒入侵,便可以迅速復制,破壞數據及計算機功能。同時,CIH病毒、熊貓燒香病毒等病毒也能以硬盤、軟盤為媒介傳播,造成巨大的危害。
1.3網絡安全面臨的風險
網絡安全風險是威脅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征,只需要IP地址,便可以進入到網絡世界之中,再借助相關技術手段,便可以竊取數據信息。例如,黑客可以利用網絡探測技術獲取企業的IP地址,并以此來入侵企業內部網絡。企業的IP地址遭受攻擊后,便會發生網絡斷開現象,無法連接網絡。若是在協議傳送報文的時候出現IP地址受到攻擊的問題,黑客便會提供一個虛假認證,將自身偽裝網絡主機,進而將TCP/IP地址復制下來,騙取返回的報文。由于網絡受到攻擊發生沖突,企業內部網絡遭受破壞,便會導致信息泄露,若是被競爭對手獲得,便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策略
2.1應用信息加密技術
加密技術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算法,它通過對信息進行加工使信息轉變為入侵者難以理解的密文的方式來實現計算機保護;二是密鑰,對信息進行編碼或對信息進行解碼的過程。在日常的信息保護活動中加密技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現如今,我們可以根據數據信息的實際情況,包括重要程度等對信息采取不同層級的加密措施,從而有效確保計算安全。隨著計算機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加密技術也得到了發展,并逐步發展成為全新的保障計算機信息安全手段。從控制訪問來看,加密技術可以對計算機的使用權限進行限制,除了在數字符號密碼外,用戶可以通過設置智能卡、筆記、指紋等加密功能,對網絡信息安全進行防護。
2.2安裝防火墻殺毒軟件
正確安裝防火墻壁和殺毒軟件,可以對木馬病毒進行有效攔截,防火墻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進一步加強計算機對黑客和病毒攻擊的防范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防火墻的安裝,雖然能夠阻礙病毒和黑客的攻擊,但其本身不能夠處理病毒,因此若想徹底清除網絡病毒,計算機用戶就必須采取安裝殺毒軟件的方式實現殺毒。除此之外,廣大計算機用戶定期運用殺毒軟件對計算機進行殺毒并清除病毒,有效降低病毒對計算機網絡的危害,將計算機內潛藏的病毒徹底清除掉。根據調查顯示現階段安裝防火墻和殺毒軟件已經成為了確保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最有效技術之一。為了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級別,用戶還可以設置病毒監測,對日常訪問的程序和網頁進行全面的監控和攔截,避免因為失誤在點開網頁病毒程序,而造成嚴重的損失。
2.3網絡監控入侵檢測技術
想要進一步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就必須實現對網絡的監控以及對網絡的入侵檢測,用戶要應用靈活運用各種監測手段,對局域網內的計算機進行全面監控,進而確保計算機網安全。網絡監控除了是對基本上網行為的管理控制以外,還包括對上網內容以及屏幕監視和IP網絡等方面的監視,可以說網絡監控的內涵非常廣泛。在此基礎上,用戶需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安全意識,定期對系統程序進行維護,并做好數據云信息的備份,避免因為意外情況造成信息丟失,用戶還要及時對系統漏洞和各類軟件程序進在修復和升級徹底消除安全隱患風險,并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定期更換網絡密碼,確保安全信息不被破解,從而使計算機網絡信息在多項安全防范技術下,實現全面的安全防護。
2.4加強硬件系統維護
雖說軟件質量直接影響信息安全,但計算機硬件的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軟件系統相比,不僅要考慮硬件系統的安全性,更要注重硬件的使用年限。通常情況下,計算機硬件的使用質量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步下降,必須加強維護與維修,才能提高計算機硬件的使用壽命。同時也要及時更換硬件,如硬盤的最佳使用年限為2年,一般不可超過4年,為避免信息數據損壞,應盡量及時更換老化的硬盤。
2.5維護網絡安全環境
每一位互聯網用戶都是維護網絡安全的重要者,應當竭盡全力去營造更加安全的網絡環境。當發現存在網絡安全隱患時,需要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以便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軟件技術偵查部門要加強偵查力度,嚴格打擊不法軟件的下載,加快對不良網站的甄別速度,凈化網絡安全環境,對于一些公共場合的免費Wi-Fi需要進行嚴格監管,避免出現通過免費Wi-Fi來獲取用戶后臺數據的情況。所有的用戶也需要對自己的互聯網接入設備進行安全檢測,使用一些正規的殺毒軟件進行防護。
結語
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用戶要加強安全管理,定期對系統程序進行維護升級,對存在的漏洞要及時修補存檔。同時,用戶自身還應加強自身安全意識,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心理,定期對計算機進行查殺,更換網絡密碼,為了確保信息安全應養成良好的備份習慣,從而有效保障網絡信息安全。
參考文獻:
[1]王涵彬。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對策[J]。科技傳播,2019,11(4):110-111.
[2]于中華。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4):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