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在互聯網的這個時代,由于媒體的不斷進步和網絡技術的不斷創新,推進了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導致了網絡輿情的“蓬勃”發展。但是,如何使網絡輿情更好的朝健康的方向發展,是我們目前現在需要解決的難題。本文通過分析網絡輿情的定義、特點、原因以及對策等內容,從所有方面詳細了解網絡輿情,并為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輿情;管控;新時代
1 網絡輿情的定義
網絡輿情指以互聯網為載體,以社會熱點話題為中心,人們通過互聯網對網上熱點關注的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是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具有形成速度快、對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等特點。隨著互聯網在世界的快速發展,網絡媒體也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個媒體,同時,也是反映社會輿情的四大載體之一。
2.新媒體時代輿情管理存在的問題
2.1管理模式比較落后
雖然政府現在的輿情引導工作和之前相比進步比較大,但是現在對輿情管理的模式還是以重視管制,輕視引導為主要模式,然而在管制的管理中,又存在重點關注事情發展后的措施,對于輿情前期檢測的過程比較輕視。
2.2輿情管理的能力不夠
到目前為止,在輿情管理工作中,除了管制力比較強之外,其它三項的工作能力相對來說比較薄弱。能力薄弱給輿情管理工作帶來的后果也不相同。其中,判斷力不足使管理輿情工作的后期和引導花費的成本增大;缺乏較強的引導力。如果引導力的力度不夠大,會很難平息網民的情緒;注意力薄弱。如果在恢復輿情工作中缺少注意力,那么輿情再次反彈的力度會增大。
2.3資源不足
由于新媒體傳播的速度具有隱蔽、分散等特點,從而使輿情中監管技術不能夠完全實現管制的目標,造成的后果從公開的大眾傳播變為較為隱蔽的小眾傳播,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一條線傳播。除了造成的后果之外,輿情中監管技術和新媒體中的傳播技術也有沖突。隨著新媒體傳播技術的不斷更新會使輿情監管技術失去使用價值。
3.如何做好網絡輿情的管控
3.1對輿情的收集工作重視,預防和約束一起
3.1.1改善網絡政務平臺體系。對網絡政務平臺的多樣化和系統功能進行加強。將政府網站、微信以及微博等各方面平臺完善,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體制。此工作不僅需要專門的人對它負責,而且還要將平臺的工作細分化,做到專人專崗,重點關注數據信息采集、管理以及分析工作,將這些數據及時的上報給相關部門。在新媒體時代,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問題和工作中的問題,都可能成為輿論熱點。在這些問題還是潛伏期的時候,需要制定相關的方法。
3.1.2對輿情的處理工作重視。如果在互聯網上出現網絡輿情時,相關部門需要及時的將網絡輿情的數據向更高一級的部門反饋,從而運用有效的方法來阻攔輿情的發展,有效的方法不是指通過刪掉文章、封禁賬號等這些簡單又沒有效果的方式,而是通過陳述關鍵詞信息、網民溝通的方法解決問題。在處理互聯網網絡輿情時,與其讓問題堆積倒不如回應網民的問題,同時,采集和分析輿情信息,琢磨原創者發布的視頻、轉發量等一些重要數據,掌握信息的源頭、流向等內容。只有掌握好這些數據,才能在問題發生時可以更好的應對它。
3.2促進新媒體輿論的引導作用
3.2.1培育專業型人才,創造有較高的影響力的新媒體信息平臺
通過傳播積極的、科學的醫學健康知識,幫助網民提升健康的素質以及能夠使網民更加客觀的判斷網絡信息,從而使輿論方向走向正確方向,這對促進新媒體輿論領導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我們需要培育具備傳播學和醫學知識的專業性人才。傳播的信息要和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使專業知識能夠在生活中可以使用,要讓民眾能夠理解專業知識的意思并且將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健康的信息不僅知識過硬,而且還要表達出觀點,這樣才能使影響力得到提高。創建目標明確的新聞發布會制度,并且定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制度,對于每段時期內意見不和的話題由專業人士進行解答;選出一些業務精湛并且有很好輿論領導能力的新聞發言人團隊。
3.2.2對于不同的傳播平臺,擬定不同的傳播戰略
通過研究和分析新媒體健康類信息傳播結果,發現信息的質量和信息的來源以及信息的可信度對網民的健康傳播效應有著明顯的影響,但是信息質量對傳播效應產生的影響比信息來源對其產生的影響較小。大部分人更傾向于借助外部線索對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因此面對不同的網絡傳播平臺,要采取不同的傳播方法。微博是一個面向公眾的開放型平臺,可以在此平臺上發布專業知識或者一些具有權威性信息,借助微博這個開放型平臺的傳播方式,可以迅速且高校的對信息形成全方位覆蓋,從而有利于對社會熱點關注的問題進行跟進;微信平臺的用戶之間的聯系比較高,微信平臺的傳播對用戶產生的影響比較強,比較適合傳播健康科普的實施。
3.2.3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
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導致目前的法律不能夠適應它。變化多樣的輿情事件也反映出現有的相關法律規定需要進一步完善。在保護互聯網信息安全和用戶隱私的基礎上,可以迅速的解決互聯網在傳播中的違規法律的事件?,F在實行的互聯網安全和信息建設的法律,也應該隨著高科技技術的進步、輿情的發展及時的將相關法律進行更新,必須做到在互聯網工作中做到有規章制度可以遵循、相關法律法規要完善,解決問題時要有法可循。
3.2.4提升對輿情管理工作的認知
對輿情管理工作的認識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目前,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爭執的主要地方,只有將輿情管理用好和管理完整,才會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發揮著有利影響,反之,企業形象和生產方面受到嚴重影響。從政治角度來看,認真做好輿情信息的采集工作,仔細分析搜集到的信息,從而用正確的觀點引導輿情的方向,使網民不盲目跟隨大眾的方向,從輿情的多方面考慮,不被表面現象迷惑。
4.結束語
從總體來講,輿情管理工作應該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從傳統的管制型模式向引導型管理模型轉變,產生這種轉變的原因是由新媒體時代輿情變化的客觀規律影響的,這些客觀規律主要包含輿情監測的困難性、管制輿情結果的不全面性、輿情反復出現的長時間性。其次,政府應該將引導作為核心增強管理輿情能力的建立。這是治理輿情管理的根本方法,同時也要注意判斷力和注意力兩個弱項。最后,政府應該
參考文獻:
[1]游慶輝.新媒體時代輿情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8,4(16):74-75.
[2]蘆彥清,趙建國.基于新媒體的網絡輿情政策化議程設置研究——以多源流理論為視角[J].電子政務,2018(03):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