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夢君
摘要: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油田建設項目越來越多,為國內經濟建設與民生規劃給與支持。油田采收作為施工建設的關鍵環節,其開采方法和技術直接影響著工程整體質量。在石油儲量和結構發生變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在逐漸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礎之上,確保油田的發展方向是當前油田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基于此,本文對油田改善開發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技術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油田;改善開發效果;提高采收率
引言
當油田進入開發后期階段以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原油產量會大幅下降,目前,我國部分油田已經進入了開發后期階段,油田企業的經濟效益大幅下降,同時,隨著社會對能源需求量的提升,如何減緩油田開發后期階段的產量遞減問題成為了一項重大難題,只有減緩油田開發后期階段產量遞減,改善開發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技術,才能為石油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才能滿足社會的基本需求。
1當前油田開發采現狀分析
最近幾年,我國基礎工程項目建設越來越多,特別是油田建設發展速度十分迅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量大面廣的油田開采需求與當前國家施工技術和管理落后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一些油層過早地見水或者被水淹,使得油田產液量不大,降低油田開采率,遠遠影響著油田開發的經濟效益。從目前油田開采實踐情況來說分析,老油田含水量已經達到96.4%,部分達到98.8%,地下剩余油田在空間上呈現分散狀態,分布十分廣泛且復雜,而且挖潛難度也越來越大。現階段,油田開發技術和方法還存在很多問題,由于開采技術和相關設備受限制,導致開采量遠遠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從開采程度來看,地下依然有60%左右的儲量沒有開采出來。特別是進入老油田開采后期,產油量明顯不足,無法實現油田開發的經濟效益。此外,我國油氣資源分布范圍不集中,油田資源相對比較貧乏,我國人均石油占有量在世界平均水平中不到六分之一。雖然我國中西部地區石油資源比較豐富,但我國是人口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踐證明,無論是新原油儲量還是老油田,其開發難度越來越大,對油田開發采收率技術和方法要求越來越嚴格。
2油田開發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2.1過熱蒸汽提高采收率
過熱蒸汽是水的一種特殊狀態,即溫度高于相應壓力下飽和溫度的蒸汽,超過的溫度值稱為過熱度。其提高采收率機理與常規蒸汽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其特別之處。(1)高溫降粘、熱膨脹作用。過熱蒸汽的熱焓比濕蒸汽高,因此蒸汽腔內溫度高,降粘作用、熱膨脹作用強,降低了油水流度比和原油的滲流阻力,有利于提高蒸汽波及體積。(2)蒸餾作用強,驅油效率高與普通濕蒸汽相比,過熱蒸汽熱焓和比容值都高,蒸餾作用強。采用一維填砂管模型巖心驅替裝置,填砂管內徑為25mm,長度為370mm,20℃原油粘度380mPa·s實驗是在250℃的相同溫度下,在熱水驅的基礎上轉飽和蒸汽驅、再轉過熱蒸汽驅的實驗。控制驅替速度為2.609mL/min。(3)過熱蒸汽與原油間的水熱裂解反應與過熱蒸汽作用后,原油的物理性質發生了顯著變化:反應后飽和烴與芳香烴增加,膠質、瀝青質含量降低,反應后原油中的碳原子含量降低,氫原子含量明顯增加,硫原子含量減小,表明發生了明顯的水熱裂解反應。
2.2注氣開采
很大部分油藏中的原油化學成分組成與物理特性較復雜,呈現在同一油藏中原油在濃度梯度和原油物性密度上的非均質性。由于非均質油藏的這一特性,使鉆井開采難度增大,采集效率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油氣的開采成本。在非均質油藏的開采過程中,注氣開發和注水開發同屬二次采油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含油藏地層壓力,提高油田產能和采收率。而相較于注氣開發而言,非均質油藏田注水開發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注水壓力高,注水量小,補充地層能量困難;易受污染,滲透率進一步降低;水質要求高,注水成本高;產能低,采收率低;投入大,產出小,經濟效益差等。對于非均勻程度較為嚴重油藏而言,注氣采集具有明顯的優勢,注氣壓力較低,吸氣能力強;注入氣體不會和地層中的地層水和巖石礦物,尤其是和粘土礦物發生物理和化學反應造成儲層傷害。注入的氣體在地層條件下易溶解在原油中,使原油粘度降低,有利于開采。若在地層條件下能實現混相或者半混相,則能大大減小毛管力的不利影響,有利于提高驅油效率。這對孔隙孔道細小的低滲透油田十分有利。注入氣體種類有:干氣、富氣、二氧化碳氣、氮氣、空氣等。注入方式上還可采用氣水混注的方式。因此,在非均質油藏開采過程中使用注氣方式需要緊密結合油藏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注氣方式,提高采集效率。其中,CO2是在注氣開采中使用較早、范圍較廣的氣體。CO2混相驅是一種較理想的氣驅方法,CO2易溶于原油,使原油粘度降低,混相壓力也較低。
2.3強化技術創新
提質增效必須強化技術創新。當前,油田部分重大、重點項目,還存在問題聚焦不夠、攻關發力不強的現象,創新團隊建設亟待加強。繼續保障科研投入,加大基礎研究力度,項目開題立項聚焦增儲上產、聚焦提高采收率、聚焦智慧化油田建設等重點方向,確保技術創新的集約發力。優化資源配置,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強化創新團隊建設,提升科技攻關能力,加大成果轉化應用推廣力度,推動創新驅動由“后驅”變為“前驅”。
2.4強化動態跟蹤
通過強化動態跟蹤技術,可以對小層進行較為細化的動態分析,持續的跟蹤油井的變化情況,然后通過使用封堵以及分注等多項措施,保障油井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通過使用層間挖掘的措施,可以使地層中的含水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進而達到持續穩產的目標,從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石油開展的不斷發展,大部分油田開采已經進入中后期,提高老油田開采率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老油田開采實踐中,影響機采井泵效的因素多種多樣,必須在掌握油田開采實際情況基礎之上,采用高效的泵效提升方法和技術手段。文章就當前老油田開采面臨的現實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幾點開采技術措施,以提高油田采收率。
參考文獻:
[1]孫鐸.D區塊三元復合驅開發效果影響因素數值模擬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9.
[2]賈江芬.杏六區西部注水開發效果影響因素及精準注水技術界限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9.
[3]王興,周瑾瑤,王家麟,康立恒.周期注水改善水驅開發效果研究[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8(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