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麗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其在各領域、各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前眾多學校教室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設備,文章主要闡述了對于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一些看法。由于數學這門學科本身的特點,致使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多媒體技術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化抽象為具體,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快樂學習數學。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是抽象概念較多,一般需要學生具備“測、繪、計、推”(即測量、繪圖、計算、推理)的能力以及空間想象、知識應用的能力,因此不少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淺嘗輒止。在數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改進教學模式,增強感性認識,改善學生的記憶,如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特點,改進數學教學中抽象的概念和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呈現方式;利用多媒體信息量大的特點,改進數學教學中模擬實驗、運動過程的呈現等;利用多媒體效率高的特點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1? ? 變抽象為形象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具有極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但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比較欠缺。立體幾何部分,有些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太差,在傳統教學中學習很困難。此時,用PPT課件,制作圖形,立體感較強,學生學習立體幾何部分就會容易很多。如勾股定理的推導,傳統的教學中,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做一個多媒體動畫,將拼接過程生動地展示出來。多媒體的運用很好地表現了勾股定理的圖形拼接過程,訓練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與實物模型相比,即方便又直觀,較好地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2? ? 激發學生興趣
“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單靠粉筆和老師的口述,感染力是如此的微弱,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相關的場景,使學生身臨其境。多媒體技術提供的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可以極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有利于感官(眼、耳、腦、嘴、手)綜合使用、有利于展示學生的藝術才華和創新能力,打開他們思緒的大門,激發他們智慧的火花。如在橢圓性質的教學中,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場景引入課堂,用多媒體動畫展示人造衛星與地球間的位置關系以及運行過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在過去傳統的黑板教學中是無法實現的。
3? ? 歷史再現
學習的過程需要不斷溫習再不斷學習。人腦畢竟不是電腦,遺忘是再正常不過的。但學生最討厭的就是機械地重復,即使此處知識點他們確實不會。所以在復習相關內容時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把知識擺到學生面前或喂到他們嘴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最好的方式是盡量地給他們再現當時講課時的知識背景,在獨立思考分析的過程中他們會把相關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初,即使不能做到完全理解,起碼知道自己的思路是在哪卡殼的。此時老師再講解,學生自然會洗耳恭聽。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消化、吸收所學的知識,在使用時也就更得心應手。借助多媒體設備,利用f1ash軟件共享庫里的動作按鈕的“stop”“play”和“goto”動作,可以設計出交互性很強的動畫,可以實現隨時停止、隨時繼續、隨意跳轉的效果,歷史再現也就成為一種可能。
4? ? 反饋及時
學生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眼高手低,看著都會、一做就錯。所以,在數學課的學習里必須認真注意學生的動向,隨時糾正他們的錯誤。口頭說教是不會讓學生信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抓“現行犯”。把學生完成的作業在課堂上利用投影儀進行展示,好的進行表揚,錯的先讓同學們糾錯,最后點評。這樣可以及時糾正學生的一些常見錯誤。另外,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堂課展示幾個十分優秀的作業,在好勝心的驅使下,其他同學也會盡量認真地完成自己的作業。
5? ? 實現黑板電子化,增強教學能力
眾所周知,初中學生多數認為數學學習的難度較大,主要感覺是理論性過強、抽象度過高、邏輯性強、推理十分嚴謹,學生不適應數學思維方式。過去復雜定理的證明過程,只能在黑板上用粉筆一步一步書寫,影響學生的思維過程,不利于師生同步思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實現黑板電子化,教師可以隨意控制展示過程。教師一句話能說明白的可以快速展示,甚至不必用展示;需要展示圖像的可以立即展示直觀的畫面,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同時可方便展示學生動手計算、畫圖的結果。黑板電子化,對信息量大的章節,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成模塊結構;可以生成電子教案,詳細介紹概念的內涵、相互關系、背景、應用現場。利用超級鏈接功能還可以播放教材上沒有的內容,擴大了學生的視野,開闊了學生的知識面,極大地豐富了教學的信息量。另外,對圖像、文字可以預先準備,省去了課堂上板書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實現黑板電子化,大大增強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6? ? 良莠兼順
用多媒體教學留給學生時間的思考討論變多,教學中講課的步伐就不會太快。這對于那些反應稍慢的學生而言是有利的,因為在思考討論的時間里他們可以盡量消化老師講課的內容,即使不太理解也可以再和同組的學生一起研究、討論。學生們的思維方式比較接近,所以他們之間更容易溝通,更容易突破思維上的瓶頸。“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樣他們學習興趣的火花會越燃越旺,從而盡量減少學生掉隊的情況。同時成績優異的學生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梳理自己的思路,達到觸類旁通的境界。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只是一種手段,它不是萬能的,也不能濫用。教學上的一切設計安排都是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好、更輕松。如何做到恰如其分、畫龍點暗,需要老師在課前反復研究實驗,這種功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出來的。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鍥而不舍地探索,一定能在數學教學中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最合適的位置,使初中數學教學煥發出奪目的風采和魅力,使學生從心底愛上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