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姝潔
摘 要:合唱與指揮課程是高職音樂專業的一項必修課程,屬于各種大型藝術表演中比較常見的音樂表演形式,是進行我國文化藝術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音樂教育專業對合唱指揮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對策進行了分析,針對我國現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下對合唱與指揮課程進行的探索和研究,并且為今后的課程開展提供了相應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職音樂教育專業;合唱指揮;教學改革對策
合唱屬于一種團隊合作的形式,學生們可以通過合唱的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同時也能夠幫助自己形成一定的團隊意識。但是針對我國現如今高職有關合唱指揮課程的教學效果仍然比較低,所以不利于培養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針對這種問題,高職院校必須要及時的發現和解決在合唱指揮課程教學當中出現的問題,采取良好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一、加強教師以及學生對合唱指揮課程的正確認識
目前大部分高職藝術院校在進行音樂專業教學的時候,主要的課程內容包括聲樂演奏、鋼琴表演等,即使合唱指揮的課程有所開展,但是受到客觀和主觀的因素的影響,目前合唱指揮課程教學并不受廣大學生以及教師的重視,所以導致高職學生對合唱指揮教學的認識不夠清晰,同時也會產生厭煩的心理[1]。另外現在大部分高職藝術院校重點培養的是學生們的音樂技能,對于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講授也不夠重視,所以會影響合唱指揮課程的教學質量。所以告知藝術院校必須要加強對合唱指揮課程的重視和關注,從教學資源、師資建設以及資金投入等各個方面加強對合唱指揮課程的投入,只有有了基礎保障,才能夠使合唱指揮教學課程能夠順利開展,高職音樂專業的學生也能夠因此獲得更多的合唱指揮技巧,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二、轉變音樂課程教學理念
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當中,首先就需要改革和創新教學理念,為了保證高職藝術院校合唱指揮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有效發展,首先就必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首先教師要明確合唱指揮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可以考慮以下因素,第一,能力目標。也就是保證高職音樂專業學生在接受合唱指揮課程教學之后,能夠獲取更多的合唱技巧和相關知識,在接受教育之后,具有參與合唱表演的能力[2]。第二,素質目標。高職音樂專業的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將合唱的專業技巧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還要在合唱的過程當中加強學生們的團隊意識以及音樂創新能力的培養,就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第三,行為目標。學生在接受合唱指揮課程教學之后,首先就可以獲取初級的音樂曲目編寫能力以及音樂作品鑒賞能力,這些能力的表現主要依靠學生們的個人情況分別表現出不同的等級,由此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們的音樂創作能力。其次必須要堅持學生們在合唱指揮課程當中的主體地位。在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能起到的作用只是引導和指導,學生們是整個課堂最主要的人,所以教師必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點以及教學方式,凸顯出學生們在課堂當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們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
三、完善合唱課程教學內容
在對高職音樂專業學生培養的過程當中,主要的目標就是要培養當前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幼兒音樂藝術表演、音樂藝術教育、音樂藝術制作等方面的人才,這類人才必須要具有扎實的音樂藝術表演能力以及音樂理論基礎,同時還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素養。在這種種培養目標的引領之下,高職在進行合唱指揮課程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將重點放在培養音樂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方面,不能夠將合唱以及指揮的相關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這樣的話會導致學生們只能夠掌握某一特定音樂作品的演唱方式,但是在合唱隊伍的構建、訓練以及組織等方面的能力就沒有辦法培養和提高[3]。因此教師必須要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將指揮練習、合唱練習以及綜合訓練等方面的內容協調好,也就是說要在培養學生們合唱能力的基礎上,開展相關的指揮訓練,最后要對學生們的綜合能力進行訓練。在對學生們進行合唱訓練的時候,所練習的曲目不應該受到聲部以及難度的影響,學生們可以由淺入深、由簡到難進行曲目的訓練,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整體課堂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表演調控能力、音樂審美能力以及臨場應變能力。在進行指揮訓練的過程當中需要學會靈活變通,不能夠一味的按照標準指示圖來進行指揮,而且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重點向學生們進行樂譜分析、指揮原理解讀以及音樂感受等方面能力的培訓,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們的藝術創造能力以及樂譜分析能力。在對學生們進行綜合素質訓練的時候,需要保證學生們已經掌握了合唱技巧以及指揮技巧,同時通過參加學校合唱隊以及校外實踐活動的方式,來進一步培養自己的合唱指揮能力,并且在合唱的過程當中,訓練自己的發聲、音準、呼吸以及共鳴等方面的能力。另外在選擇合唱曲目的時候,高職音樂專業的學生可以從簡單的二聲不合唱開始,隨著自己能力的提高,也可以適當增加難度。
四、豐富教學形式
在進行合唱指揮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們的合唱技能,所以向學生們進行合唱理論知識講授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合唱技能所奠定的理論基礎。但是針對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進行的合唱指揮課程來說,教師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也就是說在合唱教學的時候要指導學生們進行開聲和練唱,指揮教學也只是通過放伴奏和教動作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固定的教學方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們的學習氛圍枯燥,而且也很難提高學生們的實際技能水平,學生們在課堂上所掌握的技能很容易遺忘。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必須要不斷豐富和發展課堂的教學形式,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對合唱以及指揮的興趣。首先教師要加強與學生們之間的互動,并且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討論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們的合唱技能,另外教師還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們參與到課堂中,可以在進行合唱訓練的時候要求學生們組成小組來進行互相監督和練習,針對不規范的動作也可以進行互相提醒[4]。
五、建立一個高素質的教師團隊
要想提高高職院校中合唱指揮課程的教學效果,最主要的內容之一就是要建設一個專業教師團隊,為學生們提供更加專業和有效的教學內容。首先必須要廣泛吸納專業的教師人才到校入職,在進行教師招聘的時候,必須要嚴格各方面的流程和規定,加強對教師在音樂教學水平以及音樂專業技能等方面的能力,進一步選拔具有高素質的音樂教學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合唱指揮課程的教學效果。其次需要對在校教師進行相關技能的培訓,可以為教師們爭取到外學習的機會,同時也可以聘請著名的合唱指揮專家到校進行指導。最后教師必須要從自身出發,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技能水平,而且還要不斷的學習,及時更新和發展自己的教學理念,并且應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對學生們進行指導。
結束語
總的來說,目前我國高職藝術院校開展合唱指揮課程是一項重要內容,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創新和改革合唱指揮課程教學方式也是必然趨勢。因此學校必須要提高對合唱指揮教學的重視,進一步加強對高素質教師團隊的培養和建設,同時教師自身也要不斷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們在課堂當中的主體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音樂人才。
參考文獻
[1]徐青.高職高專音樂教育專業合唱指揮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初步構想[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09.
[2]趙芳.高職音樂教育的"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路徑[J].魅力中國,2017(46):27-28.
[3]史俊.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合唱與指揮"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北方音樂,2016,36(15):181.
[4]李新榮.淺析新形勢下高校音樂學專業合唱與指揮教學改革實踐[J].北方音樂,2019,39(21):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