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萍
摘 要:在嶄新形勢下,如何繼續深化少先隊活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少年兒童培養成合格的“四有”新人,我認為應該首抓少先隊建設。作為少先隊輔導員,更應跟上時代步伐,掌握育人的新思想、新思路。把握好“少先隊建設的幾個亮點” 是近年來自己在少先隊工作中探索出的一條新路。
關鍵詞:小主人;意識;分工;制度
一、讓少先隊的小干部舉起鮮活的火炬
少先隊小干部是少先隊組織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的管理力量,這正如2008年的奧運圣火,如何發揮隊干部的作用,使少先隊小干部全身心的為其他隊員服務,是少先隊管理過程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在不斷的摸索中,我發現只要發揮每個隊干部的作用,讓每個隊干部都有自己的工作,特別是調動隊干部的積極性,鼓勵全員參與,培養自主意識,讓隊干部以小主人的狀態置身于集體中,不斷地完善自己。
(一)按職能進行合理的分工。
隊的組織有自己的職能分工,合理的分工能調動隊干部的積極性,使隊干部與隊員融洽相處,共同奮斗,協調工作。隊干部應充分了解每個隊員,對每個隊員的特長、愛好都應有明確的認識,并記錄入檔。
(二)建立隊干部的輪換制度。
干部輪換制是目前少先隊組織中正大力提倡的一種提高隊員素質的好方法。用在中隊、小隊干部的身上效果比較顯著。中隊、小隊的隊員人數相對較少,而隊干輪換制的周期相對就比較短,就為每一個隊員提供了有利的機會。
(三)培養隊干部的協調能力。
協調能力是隊干部必須具備的能力,是搞好管理的法寶。協調過程中要注意處理好幾種關系,隊干部之間的關系,隊干部與隊員之間的關系。
首先,隊干部與隊干部之間的關系,是平等、互助的,是取長補短的,是偕同發展的。小隊干部是大、中隊工作的執行者,直接貫徹大、中隊的工作計劃,是最基層的少先隊小干部。
(四)樹立隊干部平等、尊重、盡職、主動、團結的意識。
1、平等:教育隊干部:每個隊員,不論成績如何、紀律如何、擔任什么職務,在少先隊組織中都是平等的,沒有身份的高低之分。
2、尊重:教育隊干部隊員們之間應該相互尊重,隊干部更是為其他隊員服務的,不是高于其他隊員一等,對組織中的每一個隊員都應該尊重,沒有權利發號施令。
3、盡職:教育隊干部對自己負責的工作切實負起責任。
4、主動:教育隊干部有問題不推諉,迎難而上,不等不靠。
5、團結:教育隊干部之間、全體隊員之間應團結一致,共同協作,充分調動、發揮每個人的才智。
(五)定期進行培訓。
定期進行培訓能讓隊干部主動積極發揮潛在的能力。可以運用各種活動形式,幫助隊干部通過自主實踐和理性思考,不斷提高素質,在活動中弘揚主體性,學做小主人。
二、展開“雛鷹”的翅膀,引領隊員競飛
“雛鷹爭章”是少先隊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它能推動“雛鷹行動”不斷發展和深化,成為少先隊員提高全面素質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手段。應該怎樣做呢?
(一)讓輔導員充分認識“雛鷹獎章”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雛鷹獎章”活動是根據“雛鷹行動”所確定的宗旨和目標,從少先隊員的興趣、愛好和特點出發,把技能訓練具體分解,量化為若干標準,以“雛鷹獎章”作為激勵手段,引導鼓勵少先隊員通過不懈努力和艱苦的訓練,學會和掌握這些本領,獲得達標章。
(二)讓少先隊員熟悉每個獎章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少先隊員的爭章過程,應該是一個掌握某種技能、學會某項知識、有具體目標的訓練過程,因此,少先隊員爭章,首先就要他們了解獎章的具體要求,活動的內容以及所要學習的范圍,使其在接受訓練的過程中有個明確的目標和行動的準則,防止盲目性。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激起隊員對“獎章”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兒童獲取知識的動力,快樂是兒童追求的目標。爭章活動不應是單調而枯燥的說教,應該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既增加隊員的訓練機會,又激發隊員對爭章的興趣,使隊員在愉快的情緒中自覺主動地接受鍛煉,得到教育。
(四)還給少先隊員爭章的自主權。
在實踐中,我還發現許多少先隊員認為獎章是教師給的,自己沒有自主權,而且許多隊員還認為學習好的隊員爭章更容易。誠然,隊員存在這種錯誤的認識是我們在教育上的失誤,也是輔導員在操作爭章活動的過程中,忽視了少年兒童自身的特點和能力。
三、讓隊員們在社區中品嘗小主人的快樂
實踐體驗活動能使少先隊員們在體驗中加強對責任的認識,并從親身體驗中去理解生活,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而促進道德教育。那么,怎樣有效的開展實踐體驗活動呢?
(一)“從我做起”——培養自我責任感
所謂體驗,是少先隊員在實踐中親身經歷的一種心理活動,是一種情感活動,是對情感的體會和感受,是少先隊員個體的內化。因此在開展體驗活動時,首先讓隊員們要“從我做起”。當隊員們面對困難時,應該鼓勵他們“從我做起”,負起個人責任。
(二)“今天我當家”——培養家庭責任感
讓孩子做思維的主人、自己學習的主人、自己活動的主人、自己組織的主人和學校、家庭與社會“三結合”的小主人,是新世紀兒童教育的重要原則。那么,在獨身子女中,家長如何對孩子實施民主教育呢?首先,讓孩子為父母分擔家務、憂愁,成為父母的參謀。其次,父母要注意滿足孩子尋求溫暖和諒解的需要。再次,父母要善于創造家庭中的民主氣氛。
(三)“走向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感
少先隊教育從廣義上來說就是社會教育。社會是少先隊活動的大舞臺。幫助隊員在社會中尋找一個崗位,扮演一個角色,從而獲得一種體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項本領,使隊員們生活于社會中,成長于社會中。
(四)“競爭與合作”——培養集體責任感
沒有競爭,集體就沒有活力。競爭是激發少先隊員自我表現的動力,又是培養少先隊員責任感的重要途徑。
引導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加集體的各項活動,參與到競爭的行列中來。結合校藝術節“班班唱”、科技節“黑板報評比”、體育節“競賽活動”、“優秀學生、隊員、中隊”評比等一系列內容豐富,靈活多樣的少先隊活動。
總之,在黨的光輝照耀下,我始終尋求小先隊建設的亮點,并把少先隊建設放在首位,通過各種活動,培養隊員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質。相信他們這一只只小雛鷹會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