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九春
摘 要:如果沒有美就沒有藝術,這也可以理解為什么所有的藝術形式都突出強調美的意義。藝術形式有很多,和其他藝術形式對比,可視的美在美術中的體現更突出,也更加重要,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美術造型藝術創作形式美。
關鍵詞:美術造型藝術;創作;形式美
亞里士多德曾經在其著作中提到“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空間的)秩序,相稱與明確”。另外,古希臘畢達哥斯拉學派中的很多學者也發現了音樂基本原則就體現在數量的形式關系上,還把該原則推及到其他的藝術門類中,促進了黃金分割律的出現。其比例就是接近1:1.618,黃金分割律在各個國家也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長方形比例。可以看到,可視的美的重要性,美是要在具體能夠感受到的形式中展示的,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感受到美。
1、美術造型形式美
要是嚴格進行定義,美的形式就是指美的內容體現為具體形象的外在形態以及內部結構,也就是將美的內容進行物化的一種方式。然而我們要清楚,美術作品內在結構是能夠看到的,例如,建筑內空間、雕塑比例、結構等,這些都是內部形式的構成因素,這些和那些外形式因素相同,如,材質色澤、表面裝飾和姿態造型等,都能夠被看到[1]。所以,美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內外形式分析并沒有明顯的界限。對形式美規律和表現方式進行探究,其實就關系到美術作品怎樣傳達以及表現等問題。
藝術作品內容是活潑的、容易變化的,但是形式的法則以及規律則很少變化,這并不代表將內容導入到形式中就可以出現一件作品。藝術家明快亮麗的色彩和流暢且有節奏感的線條等,這些都是帶有個性特征的美,是藝術家藝術風格的特色,能夠體現出藝術家的創造力。這還表現了形式基本法律,和藝術家作品的獨特內容是相互對應的,能夠體現出藝術家的風格特征,因此,整合了創造中的很多因素。
形式美帶有相對獨立性,這也讓很多人都認證了這一點。世界中有大量的事物,它們的形狀和儀態雖然不同,但是人眼是能夠看到的,可以簡單的歸類為一些基本幾何形式,比如,螺旋形、三角形和方形、長方形等,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覺。幾何形狀就是造型藝術形式美中的基本結構元素。
2、美術造型藝術創作形式美表現要點
2.1對稱及均衡
中心相同結合的對象,要是在面積、重量等方面一樣,那么人們就會感覺到其是平衡的,形成對稱。中心點如果距離兩邊的距離是一樣的,就是雙邊對稱,例如,眼睛、鼻子、軀體等。對稱就是意味著量、吸引力是一樣平衡的,讓人感覺到均衡和穩定。雙邊對稱在藝術創作中也是經常會用到的表現手段,比如,圖案紋樣、裝飾繪畫中就有運用。例如,拉斐爾的《雅典學院》、達芬奇《最后的晚餐》都用到了雙邊對稱。均衡就是二者不對等的平衡,基于杠桿原理,中心點到兩邊距離并非是一樣的。一般事物的運動就是在對抗又統一中形成的。雖然形式不一樣,然而量一樣,表面表層分析,要對對稱進行破壞,但是其實還是有對稱法則的。均衡表現手段具有顯著的特點,比如,活潑、輕松和自由等,十分生動還有變化。可以把均衡看作是對稱結構在形式方面的發展,把事物運動升華成美的一個法則[2]。
2.2比例及勻稱
人體就體現出了和諧的美,那是因為比例恰當,對人體進行研究就能夠理解藝術創作中其為何具有重要意義。旋律是在聲音的長短以及高低比例間出現的差異,建筑設計中局部的不同能體現出建筑整體不同的風格。構圖比例在繪畫表現中會影響到基調。北京工業設計院曾經在國內進行了一些大范圍的人體調查,調查的數據也驗證了黃金分割律,人體比例要是比其低,就會讓人顯得粗壯以及笨拙,要是高于這一比例,就會顯得纖細以及瘦弱,所以,比例一樣的人體才能夠體現出和諧以及對稱美。波利克列是一位雕刻家,其就用人體各部位比例創作雕塑《荷矛者》,這也被后來的人們稱作是范例,因為其完美的展現了人體比例。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要重視局部和整體間比例問題,通過適度的差別,形成變化又統一的效果。
2.3對比與和諧
美術創作中就運用了對象各方面的不同,選擇可比成分,互相對照承托,讓各自的對立特征能夠得到顯著的體現,實現更鮮明、以及生動的效果。對于制作技法,一般會運用各種因素形成對比的顯著效果,比如,筆觸、材料以及水分等。
2.4節奏及韻律
節奏是藝術創作中的不可缺少的一個因素,節奏一般通過聲音表現,但是這并不是其唯一的表現形式。節奏是運動形態,其條理也不是單一的重復,也是有組織、變化以及對比的交替,基于加強統一因素之后才得以生成協調的美感,這就是韻律。節奏的不同所表現出的情感也是存在差異的,人內心的反應會根據律動的變化而發生情感上的變化。除此之外。節奏一直都被賦予了審美意義,生活中也需要有節奏,這能夠讓人們生活的更加舒適,同時藝術表現中也要有節奏,其美感能夠讓人感覺到愉悅。
2.5變化和統一
藝術形式美有很多的形態,但是就基本性質方面進行劃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統一狀態,其強調矛盾趨向于穩定;另一種就是變化狀態,其強調的是矛盾激化的對抗、變異和運動等。所以,能夠看到形式美形態基本規律,也就是變化而統一[3]。我國傳統工筆重彩畫和民間年畫就會用鮮艷的顏色,同時也會夾雜中性色,用來襯底或者是消色勾線,這樣就可以讓中性色和顯眼顏色形成對比,在變化中實現統一調和,體現出傳統畫法中的變化而統一。
變化和統一,前者是絕對的,而后者則是相對的,如果固定不變就會顯得呆板單調,而要是缺乏統一,就會顯得無序,所以,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二者的關系就體現在局部變化要在整體統一范圍內。黑格爾在其著作《美學》中就提到過抽象形式的美中的一些因素,這也體現出了其對于美的不同發展階段的說明和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形式美固然很重要,但是其并不是藝術美的全部,黑格爾就把美分成內在美以及外在美,前者是內容,后者就是內在內容的載體,進而展現內容的特性和意蘊。要是將藝術作品內容作為構成藝術形象的所有因素,就代表作品呈現的藝術形象都是可視的,展開進行分析,就能夠認識到美術是最明確、直接和普遍的藝術門類。
參考文獻
[1]樊瑞瑞.美術造型藝術創作形式美[J].戲劇之家,2020(14):130.
[2]王鶴.美術造型藝術創作形式美[J].戲劇之家,2019(10):124-125.
[3]李智.美術造型藝術創作的形式美[J].戲劇之家,2018(2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