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生豬養殖業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如何保障百姓餐桌上的豬肉產品供應成為很多老百姓關心的話題。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目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連續5個月回升,生豬存欄環比增長2.8%。2月份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新生仔豬數量環比增長3.4%,自去年9月份以來首次環比增長,生豬生產繼續保持恢復向好態勢。
山東作為畜牧業大省,也是生豬養殖加工外調大省。受非洲豬瘟疫情疊加豬周期等因素影響,2018年,全省生豬產業遭受較大沖擊。2019年以來,山東省堅持一手抓非洲豬瘟疫情防控,一手抓生豬生產恢復,率先出臺了生豬生產扶持政策,先后制定了穩產保供、無疫省建設等5個政策性文件,落實穩產保供12條硬政策措施。綜合運用種豬直補、保險提標、貸款貼息、標準化改擴建等系列扶持政策,爭取省以上財政資金近5億元扶持產業發展。為生豬產能恢復奠定了基礎。
今年以來,山東省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疫情防控與穩產保供兩手抓,制定出臺扶持政策,一企一策加快復工復產,優先保障暢通交通運輸,創新機制促進產銷銜接。
據了解, 2月中旬以來,全省畜牧產業運行情況總體向好,產銷秩序有序恢復;交通問題基本解決,飼料及原料、仔畜雛禽、活畜禽、畜禽產品等運銷通暢;復工復產全面加快。截至3月22日,重點監測的1687家飼料企業有1650家復工,復工率達到97.8%,春節以來累計生產飼料667.21萬噸。重點監測的376家禽類屠宰企業已全部復工,春節以來累計屠宰6.11億只。重點監測的195家生豬屠宰企業已全部復工,春節以來累計屠宰生豬154.25萬頭。
暢通運輸渠道,加快恢復生產經營
飼料產業在我國是一個大的產業,產值7千多億元,動物缺飼料跟人類缺糧食是一樣的。
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于交通受阻,一些飼料、獸藥、屠宰企業未能按計劃復產,部分養殖場戶動物防疫、種豬投放、仔豬補欄受阻,以及新建和改擴建豬場復工時間被迫推后。
對此,山東省積極落實好鮮活畜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實行“三不一優先”便捷通行,不得攔截畜禽及產品、飼料獸藥及原料運輸車輛。對承運的企業和車主,地方財政可適當補助。“一企一策”支持飼料、屠宰及配套企業復工復產;加大玉米等儲備糧投放,落實重點企業包保聯系制度。
發揮產銷對接平臺作用。建立畜牧業產銷對接服務平臺,組織發布飼料、養殖、屠宰加工、物流運輸等供求信息,明確12個對接渠道,促進信息匯通、撮合市場交易。支持有條件的屠宰加工、冷鏈物流企業擴大鮮活畜產品收購。按照分類管理要求,在暫停各類市場活禽交易和宰殺期間,暢通養殖屠宰“點對點”活禽銷售通道。
加大政策支持,促進生豬產能恢復
生豬產能加速恢復離不開扶持政策的推動。
據悉,今年以來,山東省財政已籌集資金7.41億元支持生豬穩產保供和動物防疫;省自然資源廳將加大對生豬養殖用地服務保障力度,提前預留養殖設施發展用地空間,對養殖所需的永久性配套設施項目,加快辦理用地手續;生態環境部門將會同畜牧部門加強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和管理,將禁養區信息統一納入全省智慧畜牧大數據平臺,強化違法超劃禁養區情形整改……
在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方面,山東省立足全產業鏈、盯緊盯實關鍵環節,要求生豬買賣雙方在交易前要依法主動向所在地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手續齊全檢疫合格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后方可買賣調運。在生豬運輸環節,必須使用備案并清洗消毒的生豬運輸車輛。跨省引進種豬、調入膠東半島無疫區的生豬,要在隔離場或者飼養場內的隔離舍進行隔離觀察,合格后方可繼續飼養或調運。屠宰企業要嚴格落實生豬進廠關、待宰觀察關、屠宰規程執行關、肉品品質檢驗關、出廠“兩證兩章”關和非洲豬瘟自檢制度。
“在落實好財政、土地、環保、審批等政策的同時,我們組織8個巡回指導組到一線,推廣豬場實用技術方案22項,引導養殖企業、屠宰企業及時補欄、出欄,投放庫存,增加供應。”省畜牧局局長唐建俊說。
據了解,大型養殖集團、自繁自育適度規模場成為支撐生豬產能的主力軍。截至2月底,新希望六和、牧原、漢世偉等20家龍頭企業生豬存欄同比增長20%以上,預計今年出欄能力達到1400萬頭,較去年增加1倍多。規模豬場尤其是大型龍頭企業補欄擴產意愿較強,將進一步加快提升生豬規模化養殖水平,預計今年全省生豬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2%以上。
在穩控豬肉市場價格方面,山東省及時啟動價格應急監測,做好凍豬肉儲備調節,共計收儲豬肉3.2萬噸,今年元旦、春節期間全省統一投放10099噸。目前,豬肉價格波動較緩,生豬、豬肉價格分別比全國低1.5元/公斤、2.5元/公斤左右,處于全國中游水平。另外,據對17家交易市場的監測數據,豬肉市場交易量已連續5周呈現環比增長,周環比增幅達到25%,白條肉走貨加快,顯示消費趨旺。
發展規模養殖,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
為提高規模化養殖水平,山東省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優先支持畜禽規模養殖場提高良種應用、設施裝備、疫病防控、糞污處理水平,開展標準化示范創建,推廣生豬立體養殖。調整優化規模畜禽養殖設施用地范圍,適當放寬畜禽養殖附屬設施用地比例,允許養殖設施建設多層建筑。養殖設施確屬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允許使用少量永久基本農田但必須補劃。調整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對規模養殖設施設備應補盡補、敞開補貼。
此外,為加強金融支持,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公司要發揮政策性擔保機構作用,對符合條件的畜禽規模養殖場貸款給予擔保和貼息。推進生豬價格保險試點,開展“保險+期貨”試點。支持發展養殖合作社,完善社會化服務,強化監督指導,提升中小場戶養殖水平,逐步降低散養比重。
環保問題也是生豬生產不得不面對的一大挑戰。
山東省立足自身優勢,充分用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支持配套建設糞污收集、貯存、利用和除臭除味設施設備,基本實現畜牧大縣全覆蓋。支持畜禽糞污第三方集中處理中心建設。暢通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渠道,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使用和沼氣、發電并網入戶。
另外,要足額落實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資金,推進無害化處理與畜禽保險聯動,加快建成布局合理、覆蓋全面、運轉高效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