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言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
世界衛生組織在6月28日宣布,本次新冠疾病的患者數量超過了1000萬人,死亡人數將近50萬。到28日為止,日本患者數量為18584人(相當于美國的0.7%),死亡972人。
按《朝日新聞》的報道,在日本感染新冠疾病的可能性為0.02%以下。東京高一些,達到0.05%。感染后的死亡率,日本為5%。換句話說,在東京有0.05%的可能性感染新冠疾病,在感染的人中有5%的死亡可能性。說起來,患病及患病后死亡的比率都不高,但事關個人的生命大事,病毒又看不見,在日本可謂談新冠色變。
病毒能很大程度地改變社會。14世紀歐洲流行黑死病(鼠疫)后,教會掌管的監獄及維持社會秩序的監督及執行部門開始分化出來,形成了近代的監獄及警察系統。本次疫情到來后,日本那些特別愛強調隱私、自治的輿論,開始呼吁國家保有更多的限制私權的職能,反而是國家在集中權力方面顯得猶猶豫豫。
日本是信息通訊技術(IT)十分發達的國家,手機的普及率、消費者使用手機的熟練程度均很高,但疫情到來后,既沒有普及健康碼,也沒有導入顯示行程軌跡的軟件。不是開發不出來,是保護個人信息的重要性,比整個國家國民的衛生安全要高很多。
負責衛生的厚生勞動省也推薦過一款軟件。這款軟件能追溯確診為新冠疾病的人,以及在過去某個時段里和他相處時間超過15分鐘的人。確診患者被收容后,相關人員能夠得到警報。該軟件使用了手機藍牙技術,通過藍牙自動記錄下與他人接觸情況,數據龐大,處理起來也相當繁瑣,推行沒有三天,軟件本身就開始漏洞百出。
東京一地6月26日一天確診54人,27日57人,28日為60人,輿論期待中央政府或者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重新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媒體重視“人權”“隱私”,反對開發手機追蹤軟件,到了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搖身一變將希望寄托在保守的執政黨自民黨、寄托在右翼思想非常嚴重的小池百合子知事身上。反而是安倍晉三首相、小池知事現在行事相當慎重,對再度宣布進入緊急事態、宣布東京都實施警戒,遲遲不能做出決斷。
在人口數量為美國的1/3、患者人數只有美國的0.7%時,日本在野黨特別強調國家在保護民眾生命安全上的作用,做出比自民黨要更加關心民眾生命安全的姿態。新冠病毒給日本帶來的危害絕對沒有在歐美國家那般嚴重,但絕對能讓日本國家更加集權。民眾的生命需要民眾自我保護的時候,日本輿論、在野黨、執政黨想通過國家來推行保護生命的相關政策,強化國家的統治力量。
人們在日本社會看不到健康碼,大部分國民拒絕使用電子貨幣,所有人都知道電子交易、外賣、快遞在避免新冠感染上能發揮效果,但大家同時不愿意去大力推進。最后的結果是讓國家愈發強權,愈發保有了對民眾的統治。
新冠沖擊給日本社會造成的混亂,讓日本國家在戰爭、自然災害之外,在發生疫情的時候也有了巨大的限制私權的能力。這愈發集中的國家權力,在疫情結束后會恢復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