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將兩極分化,一面是小而美的品牌利用圈層資源在特定渠道銷售,另一面是奔富、卡思黛樂等大品牌的市場集中度將越來越高。
—在卡思黛樂進口商韋志丹看來,疫情過后,人們的健康意識、品牌意識都會增強,進口葡萄酒也將像國產葡萄酒那樣回歸到品牌上來。
02
面對疫情,關注新零售,品牌投入要繼續“踩油門”!
—天鵝釀酒集團董事長李衛表示,疫情不會改變葡萄酒市場繼續發展壯大的趨勢,但可能會對行業帶來周期性變化,成為過去幾年低迷狀態的轉折點。此時要關注、參與新零售,包括電商和社交電商,要形成線上線下打通的銷售模式。
03
波爾多的促銷郵件雪片一樣發到國內進口商郵箱里。
—法國波爾多已出現價格戰的苗頭。上海云酒倉總經理張海嘯向媒體透露,波爾多的原酒價格在2018年沖到歷史最高點,2020年初的時候跌到最近十年的最低點,每百升的價格從150歐左右跌到了100歐左右。
04
葡萄酒市場一定會出現價格戰,但是這個和疫情沒有直接關系,是本來的趨勢,疫情是催化劑,加快了價格戰。
— 漢凱菲斯奈特集團中國品牌推廣代表顧育平表示。一方面,進口葡萄酒價格長期比較混亂,因此價格戰一直存在。另一方面葡萄酒的變現能力不如白酒,價格戰顯著效應沒有白酒強。
05
現金流對所有酒商都是考驗。
—上海云酒倉總經理張海嘯認為降價促銷,導致經銷商和終端店現金流吃緊,他們的采購意愿不確定,并不看好價格戰帶來的短期效應。他建議進口商在不降價的前提下,可以多給客戶一些別的市場支持。同時進口商降低今年銷售預期,上半年控制進貨,穩住現金流,消化手中庫存,堅持熬到疫情結束。
06
低端戰無可戰、中端早已亂戰、高端不愿開戰。
—法國維隆古堡莊主、法國首選創始人馬杰認為。低端產品本就是裸價,能控價的也不多。中端產品雖然占據較大市場空間,但是定位尷尬,向下無法跟低端產品拼價格,向上無法跟高端產品比品牌。高端產品利潤豐厚,具有品牌標桿意義,但是在疫情期間打價格戰的代價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