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正 張恬熙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全面控制,中國酒業也在逐步恢復中。這場疫情對于酒業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為此我們采訪了從生產商到進口商等多位業內人士,分析這場疫情對酒業的沖擊,并為酒業的復蘇提供思路。
With the Covid-19 epidemic gradually under full control, Chinas wine industry is gradually recovering. How much influence did the epidemic have on the wine industry? We interviewed a number of industry players from manufacturers to importer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on the wine industry and provide ideas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wine industry.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起源于2019年末的這場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我們上下一致抗擊疫情,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我們也終于快要迎來疫情得到全面控制那一天的到來。目前全面的復工復產正在進行,在這場受疫情中受影響較大的酒類行業,目前業內會如何去應對新一年新的銷售環境呢?
不幸的是,在這場疫情中有企業并沒有撐到疫情的結束。但更多的生產商、進口商、經銷商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依然沒有放棄努力,展開復工后,他們通過多種方式去維護著中國酒類行業的正常運作。疫情終將過去,而我們也是時候反思這場疫情的影響,并為將到來的酒業春天作準備了!
春節檔期銷售數據大幅度下滑,新媒體渠道展露生機
春節本應是一年中葡萄酒的銷售旺季之一,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整個葡萄酒行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在封城、封路以及停止堂食等聚集性社交活動后,葡萄酒消費大幅度減緩。雖然如今已經逐漸復工復產,但葡萄酒企業和酒商仍然面臨著庫存積壓與資金周轉等一系列問題。
云酒團隊早前做了一份調查,通過對138個葡萄酒生產企業和398位經銷商的問卷調查整理出了一份數據。通過餅狀圖可以看出,在這次全國范圍內的疫情沖擊中,43.48%的生產企業動銷停擺,39.13%的生產企業停工,資金鏈受損的企業數量占比11.59%。
春節期間,葡萄酒銷售受到的影響更是不言而喻。數據顯示,在生產企業中,79.71%的企業今年的春節銷售額比去年下滑,呈上升趨勢的只有13.04%,僅有7.25%的企業是持平狀態。經銷商的情況也大致相同,對比生產企業而言,下滑數據略輕,上升的比重略少。能夠做到銷量上升的經銷商,主要是因為有良好的線上渠道,以及春節期間部分物流仍能做到有效的配送,才得以尋到“一線生機”。
疫情爆發后,都度酒莊就是立馬采取應急措施的酒莊之一。整個過年期間,都度酒莊國內外的高層幾乎都沒有休假。他們一方面忙著捐贈物資到武漢,另一方面緊急召開員工電話會議,落實300多家直營店的安全問題。此外,公司還第一時間為大家安排內部培訓課程,搭建了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各個門店的負責人、員工,以及合作伙伴參與到葡萄酒知識、銷售技巧等學習中來。
“其實我們做得最有效果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新媒體上的推廣。在疫情發生之前,我們也有通過新媒體做推廣,但是速度并沒有那么快,這件事情讓我們第一時間關注到了新媒體。”都度酒莊的負責人慕總表示,疫情剛爆發時,他們就組織各個門店同事和員工在今日頭條、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做推廣,所有的客戶都可以在相應的資料庫中找到產品的文字、圖片以及視頻。在疫情期間,各個平臺的瀏覽量已經超過了幾百萬,相比之前的1-2萬有大幅度提升。“看得出來,大家都很關注新媒體端的推送,我們也將會持續這樣推廣下去。”慕總說道。
復工復產后,葡萄酒銷售何時可以步入正軌?
調查數據顯示,56.52%的企業認為,在疫情過后的1-3個月內,企業的生產經營就會恢復并進入正規;26.09%的企業認為需要4-6個月的時間;17.39%的企業則認為需要半年以上。顯然,消費有滯后性,酒類產品的消費也需要一定的緩沖期,疫情結束后,葡萄酒消費何時能夠回到正軌,還要看各家酒商會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有49.46%的企業認為,需要進一步投資品牌打造和構建,以新的品牌影響力保證企業能夠順利過渡;30.11%的企業認為,平價出售、控制產能,短時間內以清庫存、穩定經營為主是合適的舉措;9.68%的企業表示要提高終端價格,給渠道讓利;也有8.6%的企業選擇全線提價,以保證利潤。短期看來,疫情過后酒類產品的價格或許會迎來“降價潮”,用價格優勢來刺激消費,從而清理掉春節期間擠壓的庫存。
廣美德公司的樸總認為,疫情過后葡萄酒整體業務的恢復時間不會太久。“我個人覺得在3月底、4月份左右就會回暖了,所以我們最近一直在訂貨。”樸總說道。在他看來,自己的公司算是“運氣比較好”,由于年前已經將庫存處理得差不多,預定的產品是在3月底才到貨,所以就算沒有疫情,2月到3月期間也不會出現庫存積壓的情況。
目前,樸總已經在做5月至6月產品到貨的規劃。他表示今年產品線和往年相比,不會有太大的變動。“每一年春節之后都會有一波小高潮,但是這波小高潮對于全年出貨量的影響不會太大。其實對我們來說,只是損失了兩、三個月的旺季而已。”在樸總看來,現在主要的任務是籌劃全年出貨計劃,不會因為一場疫情就縮小規模或者什么都不做了。“或許有一些經營不善的酒企會在考慮縮小規模,但以后萬一再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那損失可能就會更大了。”
市場逐漸復蘇,葡萄酒消費是否會出現報復性增長?
如今,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市場復蘇的同時,葡萄酒消費是否會出現報復性增長?在調查中,40.58%的企業認為不會出現;21.74%的企業認為會出現。總的來說,雖然在疫情期間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是中國經濟的韌性以及整體健康的基本面并沒有變,并且疫情反而大幅度促進了線上經濟的發展,從而加速了經濟結構的調整步伐。疫情平復后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出現反彈也并不是不可能。
億麥公司的吳總認為,雖然會出現短期的集中式消費,但并不能稱之為報復性心態。“這很簡單,如果要達到‘報復的話,你首先要有錢。”吳總分析道:“2018到2019年,中國的整體經濟環境都不是很好,大部分人手里都沒有太多錢,2020年初又趕上疫情,大家第一反應是出來掙錢,這很現實。當然,能夠走出家門后,我們都想去餐廳聚會、吃美食,那就肯定會飲用葡萄酒,這就是集中式消費,但維持的時間很短。”在吳總看來,比起花錢,大家更關注如何掙錢。國民經濟情況沒有太大變化,葡萄酒消費的增長,還是要靠人們消費習慣的培養與改變。
都度酒莊的慕總則表示:疫情結束后會有個短暫的小高峰,但是這個小高峰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并沒有太大的意義,不會帶來非常大的收益。“我們當然期待這個小高峰的到來,但千萬不要把寶全部押在這上面。”慕總總結道:“疫情過后,葡萄酒消費一定會逐步回復,酒商應該趁著這個時間做好3件事情,第一是梳理自己的產品,看看手里的產品是否有很完善的體系以及很強的品質保障;第二是梳理客戶,通過標簽來為客戶做分類,從而更好地管理以及和客戶溝通;第三宣傳不能停,因為除了酒莊外,我們基本上就是最上游,只有堅持宣傳,才能讓經銷商和終端消費者了解我們的酒從哪里來,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感。”
總體而言,疫情的確讓葡萄酒市場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春節旺季期間,同比去年的銷售量出現大幅度下滑。部分酒商抓住了線上平臺的銷售方式,使銷量上漲或保證持平。復工復產后,酒水消費或許會迎來一波小高潮。酒商可以利用好這段時間梳理手上的產品以及客戶,及時而有效的宣傳與溝通,更能幫助酒商與客戶之間建立長期且穩定的合作關系。
進口酒供貨不穩定,需提早規劃全年進貨計劃
從目前我們采訪到的進口商和經銷商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酒商已經在積極地復工后新一輪的銷售工作。但目前讓人更加憂心的是,上游生產商的供應是否足夠穩定?
因為疫情發生剛好處于春節期間,其實對于很多進口商來說,銷售的旺季是在春節之前,2019年所進的貨很多在春節之前已經完成銷售。目前對于酒商來說,也許更重要的是要保證復工后上游供應的穩定。
一般來說,在春節之后往往會存在一波銷售的小高潮。春節后葡萄酒銷售的高峰,來源于企業業務開展所需的應酬招待,以及節后消費者的延續性消費。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一波銷售的小旺季很可能要延后到全面復工以及餐飲業全面恢復。目前,酒企應該要開始規劃5、6月份的進貨計劃了。目前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餐飲業的恢復只是時間的問題。但我們很有必要去關注國際的疫情發展,特別是對于主攻進口葡萄酒的企業來說,更要有對全年進貨計劃的預判。
3月21日,意大利宣布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國停止所有非必要的生產活動,在非必要情況下應實行遠程辦公。這場疫情對意大利酒莊的影響逐漸浮現。有酒商反映,意大利酒的提貨周期延長了,而且海運費用也在上漲。從其他媒體的報道得知,意大利名莊安東尼世家已經暫時進入了停工狀態,什么時候能恢復尚不得而知。部分意大利酒莊甚至每天只允許工作兩個小時左右,且酒標、酒瓶等的生產也在放緩,對新一年的訂單處理將陷入遲滯。
而法國也在3月17日全面動員抗擊疫情,法國居民只能進行必要的出行,已經有波爾多的酒莊在總統馬克龍的講話后暫停了酒莊的大部分日常工作,其國內的營銷團隊也正處于待命狀態。目前波爾多的期酒周已經宣布取消,對于帶投資屬性的波爾多名莊酒來說是否也會出現如2008年金融危機后價格和銷量的下滑呢?也許我們可以不用太過擔心,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法國名莊酒的價格雖然出現了短暫的下滑,但只是短期的行為。最近,Liv-ex發文表示,葡萄酒價格有所波動,但未出現恐慌性拋售跡象。目前名莊酒價格未出現大面積下跌。
日常餐酒方面,2019年年底有進口商反映VCP級別的餐酒價格有所下降。但總體來看,入門級別的葡萄酒可議價的空間加大,而更高級別的葡萄酒價格還是相對穩定的。而且從我們上一期雜志專題報道的法國葡萄酒采收報告來看,供應量較大的法國南部地區在2019年的收成十分穩定。如果法國的疫情在短期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法國葡萄酒的價格波動應該不會太大。
但我們也留意到,不少深耕中國市場的酒莊在面對突如其來疫情中,出擊更為主動。我們采訪了智利酒莊中對華出口量排前列的智利南方山谷酒業集團亞太區常務董事Claudio Alegria Burgos先生,了解其復工情況。據透露,南方山谷集團早于農歷春節假期結束后便開始了在家辦公模式,并持續與經銷商溝通聯系,并在他們有實際需求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采訪中,Claudio一直糾正我們的說法,他認為不應該將這次疫情稱作“危機”,而應該是種“特殊情況”。對于南方山谷來說,這“特殊情況”是一種考驗,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解消費者消費習慣改變的機會。
至于什么時候業務能夠得到恢復,Claudio認為需要等到5月份才能重回正軌。目前經銷商應該還有一些庫存,但消費者在春節前購買的葡萄酒應該大多數已經飲用完。需求也正在慢慢浮現。至于會不會出現消費的小高峰,Claudio則稱:戰勝病毒后,人們總要喝一杯慶祝呀!
中國酒之春
另一方面,我們更加關心中國葡萄酒的生產情況。目前國內的全面復產復工正在穩步進行,對于寧夏、新疆等產區3月份和4月份正處于葡萄藤出土的關鍵時節,對于酒莊來說這是一年之計的開始。我們留意到,目前多地的行業組織已經對酒莊的復產復工提供了不少扶助措施。
寧夏是本次疫情受影響較小的省份,截至3月22日寧夏確診病例已經全部治愈并且連續兩周沒有新增確診病例,各項生產復工正在穩步進行。3月7日,中國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究院組織了賀蘭山東麓葡萄出土及春季管理視頻培訓。這場培訓邀請了中國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華教授主持,而來自寧夏大學的顧沛雯教授等也分享了春節葡萄園管理的技術性講座。國內的葡萄酒專家在疫情中及時為酒莊的復工提供技術性指導,以便酒莊復工后能夠盡快進入正常的工作軌道。
我們也及時采訪了寧夏紅寺堡產區的凱仕麗酒莊,這是目前寧夏葡萄種植面積最大的酒莊之一。據酒莊介紹,目前凱仕麗酒莊的葡萄園維護、生產等工作正有序恢復。酒莊除了日常的生產外,也正陸續開始了新一年的銷售維護。但疫情的影響依然是很明顯的,目前銷售狀況明顯不如往年同期。所以酒莊將工作的部分重心放在了調整銷售模式上,將主推適合家庭飲用的高性價比產品。另一方面,酒莊也開始了電商平臺的建設,和加大了品牌推廣的投入。酒莊方面認為,在目前中國葡萄酒行業受沖擊的局面下,更不能停下工作的步伐。積極面對的態度有助于讓消費者建立起對凱仕麗這一品牌,以及中國國產葡萄酒的信心。
而新疆焉耆等地,也在三月中旬逐步開展了新一年的葡萄出土、葡萄園維護等工作。天塞酒莊于3月17日正式展開葡萄出土的工作,由于酒莊固定的工作人員大多為省外人員,在當地政府的組織下,對接了部分附近村莊的人員,前后后共有100多人參與葡萄園的工作。春耕時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也一直在及時回應當地復產復工遇到的“堵點”和“痛點”。總體來看,疫情并沒有對新疆寧夏等地的春季農耕造成太大的影響。
受國外疫情影響,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對華出口較多的葡萄酒產國目前部分酒莊已經陷入停工狀態。對于主營進口酒業務的酒商來說,需要密切與上游生產商保持互動,在目前國內疫情態勢向好的情況下,應當盡快思考新一年的產品布局。另一方面,目前進口酒供應、價格不穩定的情況下,是否我們也應該將更多的目光投向正在發展中的中國葡萄酒呢?
餐飲行業何時恢復,報復性消費會來嗎?
春節期間,全國多地宣布停止外出堂食、聚餐等活動。春節銷售旺季應酬、聚會等活動的全面叫停,對于酒業來說,這是一個很多年未曾遇到過的寒冬。
目前由于疫情尚未結束,不少城市的餐飲業恢復緩慢,而夜場渠道受到的沖擊最為明顯。對于酒吧、KTV等場所,酒水方面的營業占比十分重要,客流量的銳減造成資金壓力巨大。而且一線城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更高,受到的沖擊更為明顯。日前,有媒體報道,上海多家餐吧、酒吧宣布停業,魔術酒吧Blackstone Magic Bar于2月29日宣布停業;而開業6年的網紅酒吧Barules也于3月3日關閉。有酒商表示,目前三四線市場酒吧倒閉的現象反而不多。不少行業人士預測,酒吧等夜場渠道會在4月初逐步恢復營業。這對行業來說是個利好消息,短期內很可能出現一波消費反彈,對于“宅”在家中已久的我們,也真的需要好好出來聚聚,放松一下了。
但消費的反彈能持續多長的時間?在我們采訪的酒商中,普遍對此表示謹慎。北京億麥酒業的吳總表示,疫情結束后短期內會出現集中的餐飲消費情況,對葡萄酒銷售會有所改善。但2018-2019年度葡萄酒銷售的大環境其實并不理想,除非整體環境的改變,才能促進葡萄酒消費環境的改變。
都度酒莊在采訪時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葡萄酒的消費還是要取決于人群的交流和溝通恢復。酒莊方面預計可能需要到下半年,聚會、出門聚餐等行為才會逐漸正常化,消費的回暖是逐步增加的。雖然疫情過后也許會出現短暫的消費小高峰,但是對企業的意義并不大。此外,酒莊方面提到,目前是生產商、經銷商等培養消費者信任感的關鍵時期。目前都度酒莊一直在持續展開對門店的培訓工作,同時也加大了在線上推廣的投入。在酒莊方面看來,即使疫情使得行業整體銷售不景氣,但酒莊這時更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經銷商和消費者,以自身的積極面貌去給予這個行業信心。另一方面,消費者在疫情期間也對食品的安全有了更高的關注度,身為生產商的都度酒莊,也在此時透過線上平臺向消費者展示酒莊種植、生產等各方面,正是讓消費者建立起對其產品質量信心的好時機。
走在廣州的街頭上,我們也看到開業迎客的各類餐飲食肆正在增多。這個遲來的春天,終究還是會到來。雖然寒冬中,不少酒業公司受到沖擊。現在,我們更需要為行業的全面復蘇提早做準備,疫情無情,但我們依然有能力去為更好的明天做鋪路。